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广谱哲学概论 1
第一节 广谱哲学的含义 2
一、广谱哲学的名称 3
二、广谱哲学的类属 6
第二节 广谱哲学的建构思想 8
一、广义结构观及其功能 8
二、结构主义的扬弃 11
第三节 广谱哲学的形态特征 13
一、广义公理化 14
二、广义模型化 15
三、广义数学化 16
四、广义程序化 18
第四节 广谱哲学的立场与任务 20
第二章 广谱本体论 22
第一节 从物质范畴到客观存在范畴 23
一、物质范畴的辨析 23
二、客观存在范畴的普适性 25
第二节 客观存在的性质与判定 26
一、客观存在的简化描影 27
二、两派唯物主义的统一 32
第三节 客观存在的奇异形态 34
一、无限存在 34
二、非存在 36
第四节 柏拉图与贝克莱的失足 38
一、柏拉图颠倒了的“理念世界” 38
二、贝克莱无对象的“自我感觉” 41
第一节 初级公理系统 44
第三章 广谱联络论 44
一、异同公理 45
二、联络公理 47
第二节 从联络范畴到系统范畴 50
一、作为子联络的系统 50
二、由联络公理引出的系统原理 52
第三节 联络观及其应用 54
一、联络分析技术 54
二、新联络的发掘 57
三、联络的控制和建构 58
第四章 广谱阴阳论 60
第一节 从矛盾范畴到阴阳范畴 60
一、频起争端的矛盾范畴 61
二、广义阴阳范畴及其意义 64
一、广义阴阳的结构 66
第二节 阴阳偶的基本形式 66
二、状态阴阳与动力阴阳 70
第三节 复杂系统的阴阳结构 75
一、主序阴阳与非主序阴阳 75
二、基核阴阳与非基核阴阳 77
第五章 广谱演化论 82
第一节 系统演化及其类变 82
一、系统两种类变模型 83
二、系统类变的方向性 86
第二节 演化的动力与稳定性 91
一、系统演化与动力阴阳关系 91
二、稳定性的一般判据 94
第一节 认识结构的广义映像观 98
一、作为客体广义影像的认识 98
第六章 广谱认识论 98
二、主观能动性的映射形式 101
第二节 认识客观性的广义判据 104
一、结构模拟型判据 105
二、机理模拟型判据 107
第三节 认识深度的推移与转化 110
一、感性与理性:两类映像 110
二、感性到理性:生成程序 112
第七章 广谱哲学的数学基础 118
第一节 哲学问题数学化的症结 118
一、传统数学的局限性 118
二、现代数学的新视野 121
第二节 广义数学观 123
一、广义数量观 124
二、广义运算观 129
三、广义量化观 131
第三节 哲学问题量化建模的基本思路 133
一、广义结构的单值对应思想 134
二、寻找哲学问题的结构内核 135
三、发掘数学模块的事理背景 136
初步应用 138
第八章 文艺创作的若干模块 138
第一节 文艺创作的取象与合成 138
一、文艺取象模式 139
二、人物影像合成 143
第二节 情节结构及其生成 146
一、情节 :现实关系的艺术变换 147
二、结构:情节 织成的宏观网络 149
一、“人”的考察前提 152
第九章 人的本质问题的子场网理论 152
第一节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飞跃 152
二、费尔巴哈的“自然人”与马克思的“社会人” 154
第二节 “社会人”的子场网构造 156
一、人社关系场网 156
二、“场网人”的生成 158
第三节 “场网人”的基本性质 159
一、人社关系场网对个人的约束 159
二、个人在人社关系场网中的主体性 162
第十章 成才的轨道跃迁理论 166
第一节 人才及其才能向量 166
一、人才的基本概念 166
二、才能向量的基本性质 169
一、成才的能级轨道 172
第二节 成才的轨道跃迁 172
二、成才道路与定向培养 176
第十一章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问题 1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阶段的交缘结构 181
第二节 特色社会主义的阴阳支配关系 184
第三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序同构性 187
第四节 “共同富裕”思想的偏导调控理论 189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危机论”的逻辑与方法问题 1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非单值因果性 195
第二节 历史望远镜中的社会形态 200
附录Ⅰ 探索哲学现代化之谜——关于广谱哲学的对话 汪宏 204
附录Ⅱ 试论广谱哲学的理论特色 高新亚 217
名词索引 225
人名索引 234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