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张岱年先生序 1
引言 1
一、范畴疏释 1
二、研究中医理论范畴的意义 3
(一)粉碎中医理论的外在形式、把握理论的本质特征 3
(二)揭示《黄帝内经》在先秦、秦汉之际是如何将医学经验升华为理论的 5
(三)总结《黄帝内经》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锻炼和提高中医理论的理论思维能力 6
三、研究中医理论范畴的目的 6
四、研究中医理论范畴的方法 7
(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7
(二)站在理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历史 8
(三)实事求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9
第一章 哲学范畴 10
一、道 10
(一)“道”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10
(二)《黄帝内经》“道”的涵义及作用 12
二、气(精气) 14
(一)先秦“气”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15
(二)《黄帝内经》引进“气”范畴奠定了中医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17
三、阴阳 21
(一)阴阳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21
(二)《黄帝内经》阴阳范畴的涵义 23
(三)由阴阳范畴形成的阴阳学说构筑了中医辩证逻辑体系 26
四、五行 41
(一)五行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41
(二)“五行”范畴为中医理论引进的认识论和构筑的五行五脏结构系统 42
(三)《黄帝内经》引进五行范畴形成五行思维方式的意义 47
(四)需要说明的两点问题 48
五、四时 50
(一)四时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50
(二)“四时”范畴形成《黄帝内经》的重时观念 54
六、日月 60
(一)日月是历法学科的核心概念 60
(二)日月规范了农业生产实践活动 61
(三)日月范畴丰富了医学内涵 62
七、天人 64
(一)从哲学界的“天人之辩”到《黄帝内经》的“天人”范畴 64
(二)《黄帝内经》“明于天人之分”的立场观点 67
(三)《黄帝内经》汲取先秦“人与天地参”的思维方法认识生命运动 68
(四)由天人范畴形成“天人相应”的理论命题 74
八、古今 81
(一)古今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81
(二)古今对照,是古非今 83
(三)法古验今,古今承继 85
九、形神 86
(一)先秦时期“形神”范畴的形成、发展及涵义 88
(二)《黄帝内经》唯物的“形与神俱”命题 90
(三)《黄帝内经》引进“神明”认知方法 96
十、常变 103
(一)《黄帝内经》常变范畴的基本涵义 105
(二)常变范畴容纳了大量的生命探索成果 106
(三)《黄帝内经》“常变”成果的形成及存在方式 128
(四)《黄内经》常变范畴升华的辩证思维 131
(五)常变范畴为《黄帝内经》注入的“知常达变”方法 135
(六)《黄帝内经》常变思想的深化 138
第二章 逻辑范畴 141
一、形名 141
(一)形名范畴的形成及《黄帝内经》关于“形名”的论述 141
(二)《黄帝内经》“制形”、“正名”形成的概念及概念体系 145
(三)“形名”范畴与藏象概念、藏象理论体系及藏象方法的形成 152
二、应因 159
(一)先秦逻辑的“应因”范畴 159
(二)《黄帝内经》中“应因”的论述 162
(三)《黄帝内经》运用“应因”范畴建构的理论体系 163
(四)几点思考 166
(一)先秦时期“故”范畴的形成、涵义及作用 167
三、故 167
(二)“求故”使《黄帝内经》步入理论殿堂 169
(三)墨辩“以说出故”是《黄帝内经》“求故”的逻辑方法 181
四、类 183
(一)类范畴的形成及先秦各思想家对类的运用和发展 183
(二)类在《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分类、比类、类喻、类推及模式推理的逻辑作用 188
(三)《黄帝内经》类的本质、特征及种类 208
五、理 222
(一)先秦“理”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222
(二)《黄帝内经》“求理”揭示出大量生命运动的具体规律 227
(三)《黄帝内经》“故”、“类”、“理”三范畴的联系及作用 230
六、说 234
(一)“说”范畴的形成 234
(二)“说”的涵义及作用 235
(三)《黄帝内经》移植先秦逻辑的“说”范畴为中医理论引进了推理、论证的方法 239
第三章 科学方法范畴 257
一、察观 257
(一)察观是人类认识和经验的起点 257
(二)中国人察观的传统 259
(三)《黄帝内经》的察观及形成的医学经验 263
(四)察观的意义 288
二、辨物 289
(一)辨物思维(范畴)的形成及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和规范 289
(二)辨物是《黄帝内经》构筑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 294
三、取象 304
(一)中国人取象思维的形成及运用 305
(二)取象在《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310
四、运数 324
(一)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数”范畴的形成和运用 325
(二)《黄帝内经》的运数方法 331
五、意识 354
(一)意识范畴的涵义 354
(二)先秦时期的“意识”思维 355
(三)《黄帝内经》形成“意识”的理论思维方法 358
六、证验 365
(一)先秦时期的证验思想及范畴的形成 365
(二)《黄帝内经》诊治疾病的“参验”思想 368
(三)《黄帝内经》治疗疾病的“效验”思想 369
(四)《黄帝内经》检验理论的“证验”思想 370
第四章 医学范畴 375
藏象 经络 气血 营卫 津液 形气 色脉 正邪 证表里 寒热 虚实 升降 逆顺 标本 补泻(略) 375
附:参考书目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