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简介 1
概述 3
第一章 利益与利益追求 23
第一节 利益的概念 23
第二节 利益的大小 24
第三节 利益I关于mn的函数 25
第四节 不同占有物产生的利益总和的计算 25
第五节 利益I增加的讨论 27
第六节 利益I关于时间t的函数 28
第八节 利益追求 29
第七节 利益I,占有物转化速度Vmu与n之间的关系的讨论 29
第九节 利益向量的大小 31
第十节 利益向量大小的决定因素 31
第十一节 利益向量的方向 32
第十二节 利益向量、利益、利益人 34
第二章 利益集合中的利益与利益向量 35
第一节 利益集合 35
第二节 利益相关性 36
第三节 利益相关系数 37
第四节 利益集合的特性 37
第五节 正向利益相关系数与反向利益相关系数 38
第六节 视在利益相关系数 40
第七节 利益侵害 41
第八节 利益相关性对利益侵害抑制 42
第九节 利益侵害与剥削 43
第十节 利益人Mi的利益向量?i的分布状态 43
第十一节 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向量 46
第十二节 利益的层次 50
第十三节 利益组织与剥削 53
第十四节 阶级与阶级利益向量 55
第一节 利益向量追求生产力的发展 58
第三章 利益向量与生产方式 58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59
第三节 公共利益向量与生产关系 60
第四节 国家的产生 62
第五节 专制政治 63
第六节 民主政治及形成条件 67
第七节 法制与人治 72
第八节 自然道德与强制道德 75
第九节 利益约束与道德约束 78
第十节 道德的兴衰 80
第十一节 宗教与信仰 83
第十二节 文化、科学和艺术 85
第十三节 社会结构的稳态趋势 87
第十四节 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89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之二) 93
第十五节 社会稳定的条件 93
第十六节 革命 95
第四章 前资本主义时代 98
第一节 利益向量的产生 98
第二节 原始时代末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100
第三节 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 101
第四节 奴隶社会早熟的商品经济和分工 102
第五节 奴隶制社会的政治 103
第六节 中国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文明比较 104
第七节 奴隶制社会文化、科学、艺术的特色 105
第八节 奴隶制的自我毁灭 106
第九节 封建制度的建立 107
第十节 封建领主制下的经济动力 108
第十一节 封建社会的政治 109
第十二节 商品经济的重新兴起与地主制经济 110
第十三节 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 112
第十四节 地主制与领主制社会政治的比较 113
第十五节 中国封建朝代更迭及政局的稳定 115
第十六节 封建社会的强制道德 117
第十七节 封建社会的文化、艺术的堕落 118
第十八节 儒教文化与宗教文化 119
第十九节 封建时代的科学理论与技术 121
第二十节 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比较 122
第二十一节 结语 126
第五章 商品经济与经济的社会化 126
第一节 最初的诱惑 126
第二节 商品经济与分工的发展 128
第三节 经济的社会化 129
第四节 经济的社会化与伪社会化 133
第五节 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社会化 134
第六节 自然经济与社会化经济 136
第七节 经济社会化的两个“自然”阶段 137
第八节 经济社会化的运行方式 139
第九节 经济社会化的动力 139
第十节 经济社会化的“物质”条件 141
第十一节 经济社会化的社会制度条件 143
第十二节 社会化经济对其经济规模的要求 144
第十三节 经济社会化对社会中利益相关系数CL、?的影响108 145
第十四节 经济社会化内部各局部的量的比例关系 146
第十五节 经济社会化的宏观考察 147
第十六节 等价交换的规律 151
第十七节 价值规律的数学推导 153
第十八节 前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中的价值规律 155
第十九节 商品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自发调节 156
第二十节 商品经济的秘密 157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 15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开端 158
第二节 劳动力的商品化 159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 160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分布 164
第五节 竞争 165
第六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化 166
第七节 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对立 167
第八节 从“资本制胜”到“脑力制胜” 168
第九节 资本主义劳资分配比例的变化 169
第十节 关于需求曲线的研究 171
第十一节 传统的经济危机的分析 175
第十二节 产业危机 178
第十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 182
第十四节 小国的危机 184
第十五节 经济动力危机 185
第十七节 股份制在经济社会化中的作用 186
第十六节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的“经济”与“不经济” 186
第十八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 187
第十九节 资本主义的道德和文化 189
第二十节 政府的经济行为 191
第二十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发展上的差距 192
第二十二节 日本成功的奥秘 193
第二十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发展趋势 196
第二十四节 资本主义的用人标准 197
第二十五节 脑的协作时代的企业 198
第一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分配规律 200
第七章 国家所有制经济 200
第二节 国家所有制经济的本质特征——“掠夺” 202
第三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就业规律 203
第四节 企业破产的“不可能性” 204
第五节 国家所有制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工资的比较 204
第六节 国家所有制下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 205
第七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投资规律 206
第八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市场规律 207
第九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通货膨胀 209
第十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竞争” 210
第十一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宏观经济 211
第十二节 自治企业与非自治企业 212
第十三节 国家所有制下经济社会化的巨大障碍 214
第十四节 国家所有制经济无法进入信息时代 215
第十五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政治 216
第十六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法制” 216
第十七节 道德与文化 217
第十八节 国家所有制的自然发展趋势 218
第八章 社会所有制经济 219
第一节 社会所有制的选择 219
第十九节 承包制与租赁制的困惑 219
第二节 股份制与社会所有制 220
第三节 强迫自治企业与完全自治企业 221
第四节 社会所有制企业的分配规律(之一) 224
第五节 社会所有制企业下的分配规律(之二) 225
第六节 分层自治企业的所有制基础 228
第七节 股份分层的破坏因素及抑制措施 230
第八节 分层自治企业中的不平等竞争及改善 231
第九节 社会所有制企业中的权力制约 232
第十节 社会所有制中的竞争 233
第十一节 社会所有制企业的追求 234
第十二节 劳动者的选择 235
第十三节 社会所有制下的市场规律 236
第十四节 社会所有制经济的社会化 237
第十五节 企业分层自治中包含的规律 238
第十六节 贷款与合股 239
第十七节 国家股份 239
第十八节 社会所有制下的宏观经济 240
第十九节 社会所有制政府的经济职责 241
第二十节 社会所有制下的政治 242
第二十一节 社会所有制下的社会分层自治 243
第二十二节 社会所有制的道德、文化、艺术 246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的内涵 247
第九章 以后的社会及社会发展的趋势 247
第二节 经济动力革命 249
第三节 资本主义企业经济动力的改善 250
第四节 人类社会的经济危机 251
第五节 走向统一的世界 252
第六节 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 253
第七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 253
第八节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54
第九节 社会制度与社会中的利益相关系数CL、?关系的坐标图 256
第十节 各种社会制度下经济动力优劣比较图表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