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罗志田 1
上编 通论 3
第一篇 革命运动及民国之创立 3
第一节 革命之原因 4
第二节 革命运动 7
第三节 革命战争 16
第二篇 立宪运动之进行 23
第一节 君主立宪之发动 24
第二节 君主立宪之预备 26
第三节 民主立宪之确定 30
第三篇 元首之更迭 33
第一节 光绪帝与西太后 33
第二节 宣统帝与摄政王 36
第三节 民国临时大总统及副总统 37
第四篇 议会及政党 41
第一节 资政院及各省谘议局 41
第二节 参议院与国会 46
第三节 政党 49
第五篇 行政机关之改革 52
第一节 前清之改革 52
第二节民国之建设 59
下编 各论 67
外交篇 67
第一节 条约 68
第二节 合同 71
第三节 通商税则及租建 74
第四节 行船及招工 76
第五节 传教游历及交际 77
第六节 杂件 78
第七节 结论 79
内务篇 81
第一节 警察 82
第二节 人户及土地 83
第三节 卫生(附礼俗大要及衣冠制度) 85
第四节 救恤赈济及慈善事业 87
第五节 著作出版之禁制 88
第六节 禁烟(附禁赌) 89
第七节 旗人生计 90
第八节 蒙藏事务 91
第九节 结论 92
财政篇 94
第一节 预备立宪以前之财政 95
第二节 预备立宪以后之财政 100
第三节 民国之财政 103
第四节 国债 105
第五节 币制与银行 109
军政篇 115
第一节 军制 116
第二节 军事 127
司法篇 139
第一节 修订法律 140
第二节 改定官制 144
第三节 审判章程 145
教育篇 149
第一节 学制之沿革 150
第二节 高等教育及实业教育 153
第三节 普通教育及师范教育 155
第四节 教育行政机关及教育会 157
第五节 社会教育及报章书籍 159
实业篇 161
第一节 农林 162
第二节 工商 165
第三节 矿务 167
第四节 奖励 171
第五节 劝业会 172
交通篇 174
第一节 铁路 174
第二节 航业 183
第三节 电报 185
第四节 邮政 186
附一:革命战事纪 188
一 革命主义之传播 188
二 武昌发难 189
三 各省响应 192
四 清政府之对付 197
附二:二次革命之经过及其失败 202
一 起事之原因 202
二 战事之始末 204
三 政府之应付 209
四 结论 211
附三:辛亥前十年中国大事记 214
附四:辛亥前十年世界大事记 260
附五:辛亥前十年世界大势综论 296
第一节 列强之均势 296
第二节 列强之植【殖】民政策 299
第三节 列强之国势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