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李大钊的政党观 31
民初政党的重组及激烈党争 33
一 民初政党的分化与组合及其特点 33
二 民初激烈之党争 41
李大钊与民初政党的关系 46
一 参与立宪活动 46
二 参与政党活动的实践 50
三 与“革命派”政党的关系 52
李大钊的政党观 57
一 对民初政党问题的关注 57
二 对中国政党建设的思考 60
三 对现代化新型政党的期待 65
第二章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 69
李大钊与五四社会思潮 71
一 李大钊与工读主义 72
二 李大钊与实验主义 74
三 李大钊与基尔特社会主义 77
四 李大钊与无政府主义 80
李大钊与五四时期的社团 83
一 国民杂志社 83
二 新潮社 85
三 平民教育讲演团 86
四 少年中国学会 86
五 觉悟社 88
六 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89
七 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 89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92
一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92
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知 97
三 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1
第三章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09
建党理念 111
一 党的性质 112
二 党的指导思想 114
三 党的组织原则 115
四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16
五 政党社会基础 117
六 政党自身建设 119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 121
共产国际的帮助 13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37
第四章李大钊与北方各地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及发展 149
李大钊与北京党团组织的建立及发展 151
李大钊与天津党团组织的创建 155
李大钊与唐山和直隶其他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建及工人运动的开展 159
一 唐山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及发展与工人运动的开展 159
二 直隶其他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及发展与工人运动的开展 164
李大钊与内蒙古、东北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167
李大钊与晋、豫、陕、甘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169
第五章 李大钊与国共合作 173
促成共产国际与国民党会谈 175
一 中共一大主张党派独立 175
二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对时局的分析 178
三 促成“与国民党建立友好关系”的实践 179
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 182
一 五四时期联合的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 182
二 中共二大前后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 184
致力于国共合作的建立 188
一 力促“西湖会议”接受党内合作形式 188
二 为国共合作的建立南北奔波 193
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实践 198
一 开展国共合作宣传活动 198
二 推进国共合作革命活动 200
三 争取冯玉祥,改造国民军 202
四 在国共合作中坚持基本原则 207
第六章 李大钊与共产国际 213
与共产国际建立紧密联系 215
一 明确支持共产国际的成立 215
二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工作 218
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223
一 艰辛的旅途 223
二 在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 224
任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 227
一 感受世界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227
二 关注国内形势,宣传中国革命 228
李大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231
一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231
二 实行国际的人道主义 234
三 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36
第七章 李大钊最后的革命实践 241
坚持革命斗争 243
一 积极参加群众集会并发表演说 243
二 参加示威游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 245
三 建立反奉统一战线,策应北伐 246
四 反对蒋介石迁都南昌 248
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251
一 农民是中国革命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51
二 组织农民协会是开展农民运动的关键 252
三 反对狭隘的村落主义、乡土主义的农民运动 254
四 无产阶级政党应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 256
献身革命 258
一 面对敌人的搜捕——临危不惧 258
二 面对敌人的审问和酷刑——坚贞不屈 259
三 面对敌人的绞刑架——视死如归 261
李大钊的人生观及生死观 265
一 辩证对待生与死 265
二 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266
三 热爱生活,珍惜时光 268
四 以大无畏的精神看待死亡 269
第八章 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的延续——李大钊精神永存 271
崇高的人格风范 273
一 对待青年 273
二 对待女性和婚姻家庭 277
三 对待朋友 279
李大钊精神内涵 283
一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83
二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285
三 乐观进取、一往无前的精神 288
四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290
五 求真务实、不断探索的精神 291
六 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情操 292
李大钊精神的当代启示 295
一 弘扬李大钊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95
二 弘扬李大钊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300
三 弘扬李大钊精神,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 303
主要参考文献 305
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