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黄沙漫漫扑面来——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8
第一节 揭开沙尘暴天气神秘的面纱 8
一、什么是沙尘暴与沙尘天气? 9
1.沙尘暴 9
2.扬沙 10
3.浮尘 10
二、沙尘暴发生的必要条件和过程 10
三、沙尘暴天气强度及分类 11
1.强沙尘暴 12
2.特强沙尘暴 12
四、沙尘暴带来的灾害 13
1.大风 14
2.风沙流 16
3.环境污染 16
4.风蚀 18
第二节 沙尘源地、荒漠化与沙尘暴 19
一、沙尘源地与潜在沙源地 19
1.什么是沙尘源地? 19
2.沙漠 22
3.戈壁 23
4.黄土 23
5.农牧交错带 25
6.地形条件与沙尘暴天气 27
7.世界沙尘暴多发区分布 28
二、我国荒漠化特点 29
1.世界荒漠化趋势 29
2.我国荒漠化情况 30
三、人类活动与沙尘暴 34
1.我国荒漠化发展的表现 35
2.我国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40
3.我国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1
4.人类不合理活动的表现 43
四、草原退化与沙尘暴 47
1.世界与我国草原的分布 47
2.我国北方草原的景观生态 48
3.草原荒漠化的原因 49
4.我国草原的退化情况 52
第二章 沙尘暴的形成 55
第一节 我国大气环流的特点和主要的天气过程 56
一、风的形成与强度分类 56
1.风的形成 57
2.风的等级 58
二、季风及我国季风的特点 59
1.季风 59
2.季风形成的原因 61
3.季风的主要特点 62
第二节 影响我国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 63
一、地方性热低压 63
二、锋前热低压 64
1.冷锋 64
2.暖锋 64
3.准静止锋 65
4.锢囚锋 65
三、东亚气旋与反气旋 65
1.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 65
2.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67
3.东亚气旋的源地、路径和移速 68
4.东亚反气旋活动地区、移动路径和移速 69
5.蒙古气旋 70
第三节 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条件 71
一、热力和动力条件 72
1.什么是地面辐射? 72
2.地表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 72
3.典型地表触发机制的形成 75
二、物质条件 76
第三章 不受欢迎的远方“来客” 78
第一节 影响我国沙尘天气的源地分析 78
一、初始源地和加强源地 78
二、境内源地和境外源地 78
三、局地生消型和传输型沙尘暴 79
四、影响我国的沙尘源区 79
第二节 影响我国冷空气的源地和路径 81
一、西北路(中路) 82
二、东路 82
三、西路 82
四、东路加西路 82
第三节 影响我国沙尘暴天气的传输路径 82
一、北路 83
二、西北路 83
三、西路 83
第四节 远方“不速之客”访北京城 84
一、春季是沙尘暴天气的多发季节 84
二、周边沙尘天气对北京的影响 86
三、北京沙尘暴天气的源地和路径 91
1.影响北京的沙尘源地 91
2.影响北京的沙尘传输路径 91
四、沙尘暴天气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92
第四章 天地结合揭示沙尘暴面貌 94
第一节 沙尘天气的空中监测 94
一、激光雷达 94
1.什么是激光? 95
2.激光的特点 96
3.激光的应用 97
4.我国激光的发展 97
5.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 98
6.激光雷达监测沙尘暴 100
二、气象卫星 102
1.气象卫星的分类 103
2.我国气象卫星介绍 103
3.风云2号卫星系统 106
4.卫星遥感探测原理 108
5.卫星云图的形成 110
6.卫星监测沙尘暴 112
第二节 沙尘暴天气的综合分析 112
一、风洞——演义沙尘的起沙与沉降 112
1.什么是风洞? 112
2.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 113
3.风洞的发展史 113
二、数学模型——模拟沙尘传输 114
1.沙尘天气数值预报的特点 115
2.我国数值模型的发展 115
3.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系统 116
三、化学分析,沙尘身份鉴定 117
1.沙尘身份如何鉴定? 117
2.沙尘粒子的特点 118
3.常用的化学分析手段 119
四、地面采样监测 120
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法 120
2.可吸入颗粒物的采样法 124
第五章 齐心协力降“尘龙”,还我江山“晴朗天” 125
第一节 科技武装,减缓沙尘袭击 127
一、增强“三感”,出谋划策 127
二、环境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128
三、加强监测,开展预报 129
四、保护优先,重视科学建设 129
第二节 青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 131
一、做环保志愿者 132
二、开展绿色消费 133
1.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134
2.不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135
3.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35
4.减卡救树 136
5.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136
6.少用纸尿布 137
三、减缓沙尘暴天气影响,从身边小事做起 138
1.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改善身边小气候 138
2.在房前屋后栽树,抵御沙尘危害 138
3.不乱占耕地 139
4.不随意取土 139
四、加强学习,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 140
1.保护森林和湿地 140
2.认识草原危机 143
3.认识环境标志 144
4.加强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46
5.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148
6.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148
7.爱护古树名木 148
8.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149
9.世界自然保护区之最 150
附录一 我国西北地区强和特强沙尘暴所带来的灾害(1952~2000) 155
附录二 主要沙漠、沙地介绍 164
附录三 2001年31次沙尘天气情况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