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及演进 1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1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演进 5
第二节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总结 6
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现状 6
二、我国内部控制实践的现状 9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发展新趋势 12
第四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14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19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19
一、委托—代理关系的渊源 20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 22
三、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代理成本问题 24
第二节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31
一、企业法人产权制度 31
二、法人产权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33
三、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34
第三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 45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45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种类 48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53
第四节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54
第四章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总体框架 58
第一节 控制环境 58
一、问题的提出 68
第二节 风险评估 68
二、关于企业风险评估的研究与思考 70
三、关于企业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研 73
究和思考 73
第三节 信息与沟通 76
一、信息与沟通的重要性 77
二、信息与沟通应达到的目标 78
三、企业信息与沟通的组织架构 80
四、结束语 84
第四节 控制活动 84
第五节 监督(Monitoring) 86
第六节 郑百文的内部控制分析 91
第七节 “湘缆”破产的启示 98
一、“湘缆”破产的分析 99
二、“湘缆”破产的启示 102
第五章 现代企业公司治理和组织系统 107
第一节 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107
第二节 公司治理结构的新趋势 112
第三节 委托—代理问题 114
一、企业委托—代理概念及构成 115
二、代理人问题及委托—代理问题的 116
解决机理 116
第四节 法人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源头 117
一、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容 118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原则: 119
三、适合我国的法人治理结构 120
第五节 股东之间的“搭便车”问题解决的思考 127
一、搭便车行为的原因分析 128
二、搭便车问题的解决思路 130
第六节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委托——代 133
理关系 133
一、董事会需要监督和激励 134
二、对董事会的监督和激励 134
第七节 董事会与总经理的委托——代理 135
关系 135
一、需要加强对总经理的监督与激励 135
二、董事会与总经理的分设控制 136
三、董事会对总经理的监督 136
四、董事会应加强对总经理的激励 149
第八节 理顺新、老“三会”关系,健全 156
公司法人治理 156
系 157
一、理顺党委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关 157
二、职代会和工会的地位和职责也需进一 158
步明确和强化 158
第九节 外部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167
一、经理市场需要完善 167
二、股票市场急待健全 168
三、金融市场的作用应加强 168
第十节 企业中其他层次的委托——代理关 169
系 169
一、各负其责是前提 170
二、有效制衡是关键 170
三、亦要强化对企业中、下层人员的 172
激励 172
第十一节 企业组织系统设计 172
一、组织及组织设计的概念 173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 176
三、组织机构设计的基本程序 177
四、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81
五、组织设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83
六、组织机构设计 190
七、现代企业组织的几种结构 195
八、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着重强调 203
几个问题 203
第六章 风险评估 217
第一节 环境控制与风险评估 217
一、“标王”秦池的启示 218
二、巨人集团的衰落 219
三、郑州亚细亚集团的教训 220
一、企业风险的内涵 221
第二节 企业风险简介 221
二、企业风险特征及其启示 222
三、企业风险的内容 224
第三节 企业风险识别 228
一、风险识别的概念 228
二、风险识别的基础 229
三、风险识别的途径 231
四、风险识别的方法 231
第四节 企业风险衡量 232
一、企业风险衡量的概念 232
二、企业风险衡量的重点 233
三、企业风险衡量的程序 233
四、损失频率的衡量 234
五、损失程度的衡量 235
内部控制 237
一、提高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强化企业 237
第五节 企业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237
二、企业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238
第六节 企业风险与会计信息 267
一、企业经营风险与会计信息 267
二、企业投资风险与会计信息 269
三、企业筹资风险与会计信息 270
第七节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271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 271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275
第八节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 280
第七章 现代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 283
第一节 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的概念 283
第二节 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的结构与内容 284
第三节 内部财务会计机构控制 285
第四节 内部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控制 297
一、财务部门人员的条件 298
二、财会人员的配备应当符合回避原则 301
三、定期轮岗制度 301
第五节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305
第六节 业务处理程序控制 320
第七节 授权批准制度 332
一、授权批准控制 332
二、财会部门的授权审批 333
三、在现实中要克服“一支笔”审批的 334
缺陷 334
四、财产损失的审批处理权不能放给财务会计部门 335
第八节 实物控制 335
一、限制接近 336
二、文件记录的实物保护 337
三、财产清查 338
第九节 文件记录控制 339
一、建立岗位责任制 340
二、对会计凭证进行编号 340
三、进行复式记帐和科学的凭证传递 341
四、总帐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41
五、建立严格的凭证审核制度 342
六、建立科学规范的帐务处理程序 342
七、建立核对机制 343
八、建立财产清查制度 343
第十节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控制制度 343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343
二、内审的概念、职能和特征 344
三、内部审计原则 348
四、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350
五、会计资料内审办法 358
六、内部审计程序 359
七、内审质量控制制度 365
第八章 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控制 369
第一节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概念 369
第二节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结构 369
第三节 现代企业预算控制 370
一、预算控制的重要性 370
二、预算控制的实质 371
三、预算的主要内容 372
四、预算控制的过程 374
第四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381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控制的重要性 381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描述 382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408
第五节 销售及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408
二、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 409
三、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 414
四、应收帐款的内部控制 415
第六节 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 430
一、生产循环概述 430
二、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 431
三、成本控制 436
四、存货循环内部控制 439
第七节 筹资和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 443
一、筹货业务的内部控制 444
二、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450
一、工薪与人事循环 454
第八节 工薪与人事循环内部控制 454
二、工薪与人事循环内部控制 457
第九节 货币资金循环的内部控制 465
一、货币资金控制的重要性 465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 466
三、货币资金循环的内部控制 466
四、现金内部控制 469
五、银行存款内部控制 471
第九章 内部控制制度评价 475
第一节 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 475
第二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评价主体 476
一、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发展 476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位 478
三、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定位 480
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483
一、控制环境 484
二、风险评估 487
三、控制作业 488
四、信息和沟通 490
五、监督 491
第四节 内部控制评价程序 493
一、确定内部控制评价模式 493
二、熟悉内控环境,了解内控结构 495
三、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 496
四、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和评价 497
五、综合性评价 499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 502
一、健全性测试及评价阶段 503
二、符合性测试及评价阶段 508
第六节 各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评价 509
一、现金内部控制评价 510
二、银行存款业务内部控制评价 515
三、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评价 520
四、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评价 523
五、投资业务内部控制评价 527
六、筹资与权益内部控制制度评价 534
第七节 内部控制评价案例 539
第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案例及其分析 557
第一节 巴林银行的倒闭 557
一、案例背景 557
二、案例分析——巴林银行倒闭的教训 564
第二节 亚星集团的购销比价管理的内部控制案例及其分析 567
一、案例背景 567
二、案例分析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