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论著索引壹论文索引 1
一、按专业内容分类 1
(一)普通语音学 1
(二)汉语语音和语音学 5
(三)声学语音学 14
(四)元音、辅音、声母、韵母 21
(五)声调和变调 25
(六)轻声和重音 31
(七)儿化和儿尾 35
(八)语调 39
(九)语音节律 40
(十)音位和音系学 43
(十一)民族共同语与普通话 48
(十二)国语国音和京语京音 56
(十三)方言与普通话语音 60
(十四)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65
二、按作者姓名音序分类 69
贰著作索引 135
百年来宁波音系的演变——附论音变规律的三种方式 徐通锵 143
北京官话溯源 林焘 143
下篇 论著指要壹论文指要 143
北京话的轻声儿化韵 贾采珠 144
北京话儿化韵的听辨实验和声学分析 王理嘉贺宁基 144
北京话儿化韵的语音分歧 林焘沈炯 145
北京话合口呼零声母的语音分歧 沈炯 146
北京话和台湾话轻声出现的异同、历史由来和台湾新生代国语的形成 郑良伟 146
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 林茂灿颜景助孙国华 147
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 林茂灿颜景助 147
北京话三字组重音的声学表现 颜景助林茂灿 148
北京话声调分布区的知觉研究 林茂灿 148
北京话文白异读的形成及消长 靳光瑾 149
北京话形态音素学 [美]霍凯特 150
北京话韵母的几个问题 王辅世 150
北平音系的性质 赵元任 151
北平音系十三辙序 魏建功 151
北平语调的研究 赵元任 152
变异中的时间和语言研究 徐通锵 153
词切分的韵律学线索 杨玉芳 153
从官话、国语到普通话 林焘 153
从声调与乐律的关系提出普通话语调处理的新方法 吴宗济 154
从声学语音学的角度对普通话元音音位系统的初步研究 杨顺安 155
从协同发音看语音的结合与变化 曹剑芬 155
从声学角度看国语三声连调变化的现象 张月琴苏宜青 155
“儿化性质”及普通话儿化韵的发展趋势 李延瑞 156
儿化韵的特征架构 王志洁 156
儿化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王理嘉王海丹 157
儿化韵语素音位的讨论 王理嘉 157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和语音研究 王理嘉 158
复合元音指数式动态模型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杨顺安 159
关于北京话的语调问题 胡明扬 159
关于“非线性”音位学 陆致极 160
关于国音的几个问题 罗莘田 161
关于卷舌韵的讨论 萧涤尘赵元任白涤洲 162
关于普通话双音常用词轻重音的初步考察 殷作炎 163
关于区别特征的层级性 陆致极 164
国语与北平话 董同龢 164
《国语在台湾之演变》评介 廖秋忠 165
汉语常用的两种语音构词法 王洪君 166
汉语的字调和语调 赵元任 166
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协同发音 [美]沈晓楠 167
汉语普通话语句时长分布的基本格局 曹剑芬 168
汉语轻声音节合成规则研究 初敏吕士楠周同春 168
汉语音高系统的有声性和区别性 沈炯 169
汉语声调与当代音系理论 侍建国 169
汉语音节音联感知特性研究 初敏唐涤飞司宏岩田旭青吕士楠孔江平 170
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 沈炯 170
汉语语调群组合规律 吴洁敏 171
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 文炼 171
汉语语音词的韵律类型 王洪君 172
汉语韵律特征和语音教学 林焘 172
互补音系学——对一个声学资料库进行标记的理论框架 曹剑芬 173
“基本元音系统”问题争论述评 杨清 173
计量分析北京音系声调历史演变 陈重瑜 174
连读变调与轻重对立 曹剑芬 175
句法边界的韵律学表现 杨玉芳 175
论儿化 钱曾怡 176
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 石毓智 177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 冯胜利 177
论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游汝杰钱乃荣高钲夏 178
论清浊与带音不带音的关系 曹剑芬 179
论审音原则 王力 179
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儿系列字的音值和儿音缀的形态音位 李思敬 180
论音变与音位结构的关系 [美]薛凤生 181
论音位归纳和音变归纳的界限 刘祥柏 181
MorrisHalle与生成音系学 王洪君 182
评哈忒门和霍凯特对北京语音的分析 宋元嘉 183
宁波方言的“鸭”[ε]类词和“儿化”的残迹——从残存现象看语言的发展 徐通锵 183
普通话带鼻尾零声母音节中的协同发音 林茂灿颜景助 184
普通话单元音分类的生理解释 鲍怀翘 184
普通话的轻声与轻重音 林茂灿颜景助 185
普通话的韵母结构和元音音位系统 陆致极 186
普通话的正音问题 周祖谟 187
普通话儿化音节规则合成的初步研究 杨顺安 187
普通话辅音不送气/送气区别的实验研究 吴宗济 188
普通话和北京话 胡明扬 188
普通话轻声音节特性分析 曹剑芬 189
普通话卷舌元音的声学模式及感知 孙国华 189
普通话三字组变调规律 吴宗济 190
普通话音段协同发音研究 陈肖霞 191
普通话音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王理嘉 191
普通话与方言 李荣 192
普通话语调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语句中基本调群单元的移调处理 吴宗济 192
普通话语句中的声调变化 吴宗济 193
普通话语音的环境音变与双音子和三音子结构 曹剑芬 194
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 徐世荣 195
普通话韵母应该怎样分类 王洪君 195
什么是音系的基本单位 王洪君 196
轻声的音位结构与轻声词的标准 陈重瑜 196
生成音系学的历程和特点 王嘉龄 197
什么是正确的汉语 赵元任 197
声调的音系特征 [美]王士元 198
声调对声韵母的影响 李如龙 199
声调感知问题 林焘王士元 199
声母语音特征的变化和声调的起源 徐通锵 200
声母韵母的观念和现代的语音分析理论 董同龢 201
实现语音数据库科学性的重要环节——篇章断句与连续语音的韵律结构 祖漪清 202
试论普通话音位的区别特征 陆致极 202
试论轻声和重音 厉为民 203
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吴宗济 203
试论人机对话中的汉语语音学 吴宗济 204
试论语音的层次 石锋 205
说变异——山西祁县方言音系的特点及其对音变理论研究的启示 徐通锵王洪君 205
说平仄 周法高 206
说轻声 石汝杰 207
四声三问 陈寅恪 207
四十年来的普通话语音规范问题 徐世荣 208
StephenR.Anderson的《二十世纪音系学》 金顺德 209
谈谈语音构造和语音演变的规律 丁声树 210
我国语音学与音系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史宝辉 211
探讨北京话轻音性质的初步实验 林焘 211
现代汉语轻音和句法结构的关系 林焘 212
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王力 213
心理语言学对语音学的贡献:言语感知与词的感知 [荷]W.D.Marslen-Wilson 213
一些与语法有关的北京话轻重音现象 孟琮 214
音节在汉语语音辨识上的作用 曾进兴黄国祐郑静宜 214
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 赵元任 215
音位系统与言语行为研究的语音基础 [苏]L.V.Bondarko 216
音系结构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 徐通锵 216
音系学和认知学科 王嘉龄 217
优选论 王嘉龄 218
音系中的变异和内部拟测法 徐通锵 218
优选论与汉语的音系 钟荣富 219
üan韵母主要元音的音值 王福堂 219
语句重音分布模式知觉 杨玉芳 220
语音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周同春 221
语音学和言语工程学 [瑞典]G.Fant 221
语音学和音系学的总合 [美]JohnJ.Ohala 222
语音学理论 [美]MaryE.Beckman 222
语音学与信息技术 张家騄 223
语音学与音系学的趋同倾向 王嘉龄 224
再论日母的音值,兼论普通话声母表 王力 225
元音声学特征的性别差异及正规化——以国语及台湾语为例 黄国祐曾进兴 225
中国方言当中爆发音的种类 赵元任 226
准动态元音分析方法 张家騄齐士钤吕士楠 226
贰著作指要 228
北京话初探 胡明扬 228
国音学 高元 229
国语运动史纲 黎锦熙 230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冯胜利 231
汉语“儿”[?]音史研究 李思敬 232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 王福堂 233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 王洪君 233
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 235
汉语语音学 周同春 236
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 鲁允中 236
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语音卷 陈章太李行健主编 237
生成音系学理论及其应用 包智明侍建国许德宝 237
实验语音学概要 吴宗济林茂灿等 238
音系学基础 王理嘉 239
语言问题 赵元任 239
语音常识 董少文 241
语音学教程 林焘王理嘉 242
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 赵元任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