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8
绪论 刘维屏第1章 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刘广深1.1环境——文明生存的条件 8
1.1.1环境 9
1.1.2文明对环境的依存 14
1.2文明进步对环境的冲击 20
1.2.1农业发展的环境影响 20
1.2.2服饰需求的环境压力 23
1.2.3居住进步的环境代价 25
1.2.4交通进步的环境成本 26
1.2.5化石燃料的功过 27
1.3环境资源对发展的制约 29
1.3.1环境资源是发展的基础 29
1.3.2 资源限制 31
1.3.3环境质量与产业发展 34
1.4环境与文明的失调 34
1.4.1文明与环境关系的演变 35
1.4.2技术文明的缺陷 38
1.4.3技术文明带来的环境问题 41
第2章 化学污染 刘维屏 42
2.1大气污染 42
2.1.1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43
2.1.2大气污染的危害 45
2.1.3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48
2.1.4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59
2.2水体污染 61
2.2.1 天然水的组成及水质特征 62
2.2.2 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68
2.2.3 水污染预防、处理与恢复技术 73
2.2.4 特殊的水污染类型——地下水污染 76
2.3 土壤污染 78
2.3.1土壤及其基本结构与特性 79
2.3.2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81
2.3.3土壤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82
2.3.4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 85
2.4环境公害及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87
3.1.1噪声的声学特性 95
3.1噪声污染 95
第3章 物理污染 张邦俊 95
3.1.2噪声的评价 99
3.1.3噪声对人的影响及噪声标准 101
3.1.4噪声治理的主要方法 103
3.2 电磁污染 106
3.2.1 电磁污染定义和污染源 107
3.2.2电磁污染的评价 109
3.2.3电磁污染的危害 110
3.2.4电磁污染的防护 111
3.3光污染 112
3.3.1光污染的分类 113
3.3.2光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114
3.4热污染 116
3.4.1热污染的形成 116
3.4.2热污染的危害 117
3.4.3热污染的控制和预防 118
3.5放射性污染 119
3.5.1危害和影响 120
3.5.2防治措施 121
第4章 生物污染 刘惠君 124
4.1微生物污染 124
4.1.1 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125
4.1.2 微生物代谢产物与环境污染 126
4.2 生物入侵污染 128
4.2.1 生物入侵 129
4.2.2 生物入侵实例 129
4.3 造成生物污染的原因 131
4.4 生物污染的影响 133
4.5 人类面临的难题——不可预测的生物污染 134
4.6 警钟长鸣——生物污染的全球化及控制对策 135
第5章 失衡的生态系统 刘惠君 138
5.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138
5.1.1 生态系统的结构分类 138
5.1.2生态系统的功能 139
5.2生态平衡 142
5.2.1什么是生态平衡 142
5.3.1生态破坏的因素 143
5.3生态破坏 143
5.2.2保持生态平衡的因素 143
5.3.2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 148
5.3.3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 149
5.4几类典型生态的人为破坏及其损失 153
5.4.1 南极生态的破坏 153
5.4.2黄河流域生态的破坏 154
5.4.3长江流域生态的破坏 155
5.5.1 国内各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的特点 159
5.5 中国的生态环境 159
5.5.2 中国西部的生态环境 160
5.5.3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161
5.6 保护自然,恢复生态平衡 162
第6章 环境恶化与灾害加剧 刘广深 164
6.1生态破坏与沙尘天气 164
6.1.1 观测事实 165
6.1.2沙尘成因分析 166
6.1.3未来变化趋势及对策 169
6.2 人类活动与诱发地质灾害 170
6.2.1公路、铁路建设引起的地质灾害 171
6.2.2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的地质灾害 172
6.2.3城市建设发展引起的地质灾害 175
6.2.4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的地质灾害 176
6.2.5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地质灾害 177
6.3气候变化与火灾 177
6.4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影响 179
6.4.1海平面上升的危害 179
6.4.2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181
7.1.1世界人口的发展 186
第7章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刘广深 186
7.1人口增长的过程 186
7.1.2中国人口的发展 189
7.2中国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压力 193
7.2.1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193
7.2.2人口与水资源 197
7.2.3矿产资源状况 201
7.2.4生物资源状况 203
7.3.1 中国能源结构的特点 210
7.3 中国能源与环境 210
7.3.2能源与环境问题 211
7.4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变化 213
7.4.1工业化与污染 213
7.4.2城市化与环境变迁 214
7.5环境资源的保护问题 217
7.5.1生物资源的保护 217
7.5.2矿产资源的保护 219
8.1.1 摆正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 221
8.1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21
第8章 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护 傅柳松 221
8.1.2 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24
8.2追踪建立环保法规体系的历史轨迹 228
8.2.1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形成 228
8.2.2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的基本内容 230
8.2.3我国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 231
8.3加强环境管理 232
8.3.1环境管理的内容 232
8.3.2环境管理的基础 235
8.4合作解决环境问题 237
8.4.1环境与发展成了国际关系上的热门议题 237
8.4.2全球的共同行动 239
8.4.3全球行动与中国 242
第9章环境重塑社会 刘超 246
9.1可持续发展战略 246
9.1.1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 247
9.1.2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施 248
9.1.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251
9.2绿色技术与清洁生产 252
9.2.1绿色技术 253
9.2.2新的产业革命——清洁生产 254
9.2.3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255
9.2.4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 257
9.3 环境保护产业的兴起 259
9.3.1 环保产业的概念与意义 259
9.3.2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现状 260
9.3.3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