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存在与同一性 16
1.1 存在 16
1.1.1 亚里士多德式存在观:存在是一种性质 16
1.1.2 康德-弗雷格-罗素式存在观:存在不是一级性质 17
1.1.3 哲学家们对康德-弗雷格-罗素式存在观的批评(Ⅰ):存在可以是真正的一级性质 29
1.1.4 哲学家们对康德-弗雷格-罗素式存在观的批评(Ⅱ):存在可以是非真正的一级性质 38
1.1.5 哲学家们对康德-弗雷格-罗素式存在观的批评(Ⅲ):存在只能是一级性质 40
1.1.6 不同意义的存在 44
附论:存在与谓述 46
1.2 同一性 49
1.2.1 同一性悖论及其解决途径 49
1.2.2 同一性的一般标准 64
1.2.3 相对的同一性 69
第2章 变化与持存 75
2.1 个体事物之变化与持存 76
2.1.1 关于持存的两种理论:整存论和分存论 76
2.1.2 性质上的变化 83
2.1.3 部分上的变化 86
2.2 人的历时同一性 91
2.2.1 身体标准及其困难 92
2.2.2 心灵标准及其困难 96
2.2.3 身体标准和心灵标准所面对的进一步的困难:导致二律背反 106
第3章 个体、性质和关系(上) 119
3.1 实在论 121
3.1.1 属性一致和谓述 121
3.1.2 没有得到例示的共相 130
3.1.3 复杂共相 136
3.2 特普论 140
3.3 唯名论 148
3.3.1 谓词唯名论和概念唯名论 148
3.3.2 简约唯名论 153
3.3.3 类唯名论 156
3.3.4 相似唯名论 159
第4章 个体、性质和关系(下) 163
4.1 关于个体的束理论 164
4.2 关于个体的支撑物理论 171
4.3 亚里士多德式的个体论 175
5.1 事实与事态 181
第5章 事实、事态与事件 181
5.2 事件 188
5.2.1 戴维森的事件观 188
5.2.2 齐硕姆的事件观 198
5.2.3 金在权的事件观 205
5.2.4 本内特和劳姆巴德的事件观 215
5.2.5 蒯因的事件观 218
5.2.6 路易斯的事件观 222
6.1 休谟的因果观 229
第6章 因果关系 229
6.2 麦吉的因果观 237
6.2.1 事物本身中的因果性:因果规则性 237
6.2.2 因果观念:必要条件分析 244
6.3 路易斯的因果观 257
6.3.1 反事实条件因果观 258
6.3.2 哲学家们对反事实条件因果观的批评 266
6.3.3 作为影响关系的因果关系 273
6.3.4 概率论因果分析 276
6.4 莱辛巴哈和撒佩斯的概率论因果分析 278
7.1.1 机械还原论和突生论 284
第7章 还原、突生和伴生 284
7.1 还原与突生 284
7.1.2 概念还原论和推导还原论 293
7.2 伴生 300
7.2.1 弱单域伴生和强单域伴生 301
7.2.2 寰球伴生 309
7.2.3 多域伴生 317
7.2.4 伴生物理主义 319
第8章 可能世界 336
8.1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观 336
8.2 维特根斯坦的可能世界观 337
8.3 路易斯的可能世界观:模态实在论 341
8.3.1 可能世界的孤立性、现实性、具体性和充裕性 341
8.3.2 跨界同一性 349
8.3.3 本质性质和偶然性质 354
8.3.4 可能世界概念的用途 356
8.4 哲学家们对路易斯可能世界观的批评 360
8.5 普兰廷加的可能世界观:现实论 379
参考书目 394
后记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