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区域经济的理论考察 1
1.1 中国特区发展的路向指南——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三大理论贡献 1
目录 1
1.2 中国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读《探索者之路》的理论断想 11
1.3 中国特区经济发展的特殊前提 19
1.3.1 一个被忽视了的作用 19
1.3.2 特殊政策、特别功能、特定作用 22
1.3.3 中国经济特区的现代化——在什么意义上我们才能说:“2005年深圳将基本实现现代化” 24
1.4 中国经济特区企业改革的制度基础 25
1.4.1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25
1.4.2 国有企业改革的两项战略性任务 36
1.5.1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多重合作关系 45
1.5 中国经济特区的开放性发展——共同的航班 45
1.5.2 中国经济特区大开放性趋势——繁荣来自竞争 47
1.6 两大特别行政区发展的借鉴 50
1.6.1 香港繁荣的两大保证因素 50
1.6.2 澳门经济发展的三大优势 56
2 开放型的区域经济——特区经济 63
2.1 特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63
2.1.1 世界自由经济区的产生与发展 63
2.1.2 特区经济——中国对外开放的产物 70
2.2 特区经济——开放型的区域经济 74
2.2.1 迈向市场经济的特区经济体制 74
2.2.2 开放型的特区经济 86
2.2.3 特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与外资利用 101
2.2.4 特区利用外资的环境分析 105
2.3 特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外部联系 129
2.3.1 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129
2.3.2 深港经济合作与交流 137
2.3.3 深圳与内地经济联系 148
2.3.4 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与实现现代化 152
3 经济特区的产业发展 155
3.1 经济特区跨世纪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155
3.1.1 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演变 155
3.1.2 区域产业结构一般分析 165
3.1.3 经济特区跨世纪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178
3.2.1 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88
3.2 经济特区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 188
3.2.2 特区科技实力现状评估 197
3.2.3 特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选择 201
3.3 经济特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211
3.3.1 经济特区农业观及农业地位的再认识 213
3.3.2 经济特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意义 218
3.3.3 经济特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思考 223
3.4 经济特区第三产业发展 228
3.4.1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30
3.4.2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转移是特区新时期的必然选择 237
3.4.3 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是特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较佳选择 239
4.1 区域科技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广东与贵州为例 248
4.1.1 科技发展非均衡性的表现 248
4 区域中的科技合作 248
4.1.2 科技后发展地区的选择 253
4.2 区域科技合作——对深港两地的分析 256
4.2.1 对深港两地科技发展现实的考察 256
4.2.2 深港两地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268
4.2.3 深港科技合作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269
4.3 科技产业化与体制 274
4.3.1 科技产业化对体制的三个要求 274
4.3.2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87
5 区域中的深港交通系统 309
5.1 深港两地客运交通衔接研究 309
5.1.1 香港城市客运系统 310
5.1.2 深圳城市客运系统 312
5.1.3 深港两地客运交通衔接 314
5.2 深港两地港口系统分析 319
5.2.1 香港港口的现状及发展潜力 319
5.2.2 深圳港口优劣势分析 326
5.2.3 深港两地港口航运合作分析 330
5.2.4 深港国际航运中心模式探讨 335
5.3 深圳机场发展路径 340
5.3.1 粤港澳地区大型机场概况 341
5.3.2 粤港澳地区大型机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344
5.3.3 深圳机场发展规划 347
5.3.4 深圳机场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51
6.1 企业集团的模式结构 353
6 经济特区的跨国经营 353
6.1.1 构筑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组织模式 354
6.1.2 形成精简高效多维功能的决策机制 355
6.1.3 重建一元管理、多种经营的贸易结构 356
6.1.4 组合矩阵结构柔性动态的开发系统 358
6.1.5 促成全部方位全部程序的质控体系 359
6.1.6 加速集团控股相互持股的股份构成 360
6.1.7 建设系列融资、系列投放的金融中枢 361
6.1.8 完备分级审计、综合平衡的监控架构 362
6.2 特区企业的跨国经营 364
6.2.1 亚太区域的跨国经营 364
6.2.2 跨国经营与国际经济环境 380
7.1.1 经济的文化诠释 413
7 中国特区的经济文化 413
7.1 经济与经济文化 413
7.1.2 产权虚置的历史追踪 418
7.1.3 政企难分的制度成因 424
7.1.4 传统管理模式的宗法解说 431
7.1.5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弊端 438
7.2 经济文化与企业文化 442
7.2.1 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企业文化 442
7.2.2 儒学与企业家的修养 453
7.2.3 企业家的素质与企业文化 467
7.2.4 企业文化的人格化 472
7.3 结束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观念之嬗变 482
后记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