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委序〉走一趟深度文学之旅&盛治仁 3
〈馆长序〉四方涌现的文学辉光&李瑞腾 4
〈导言〉走寻台湾新文学地图&向阳 6
辑一 20
【赖和篇】 20
八卦山下走街仔先——赖和文学与彰化城&陈建忠 20
从「彰化南门妈祖婆」到「台湾新文学之父」 31
赖和的面貌与衣著 34
【杨逵篇】 40
生与死,落与成——杨逵的东海花园&马翊航 40
出身,大目降——新化杨逵文学纪念馆 56
多年以後的多年以前——杨逵·一九七六&林梵 60
【锺理和篇】 66
美浓小镇的情书——笠山天空下的锺理和&余欣蓓 66
承接月华的笔——三代书写的文学家族 76
我等来去唱山歌——音乐创作者·林生祥 83
【林海音篇】 90
文学之音流荡在城南水岸——林海音与她的文学事业&宋雅姿 90
夏家客厅里有半个文坛 104
以文学为名结褵成家&杜秀卿 108
【陈秀喜篇】 112
关子岭上的肥沃花园——陈秀喜与笠园&刘维瑛 112
【艾雯篇】 132
柳桥头·倚风楼·磺溪畔——艾雯的地志书写&林丽如 132
在记忆的途中——速写艾雯书房&丁明兰 144
【叶石涛篇】 152
府城之星,旧城之月——叶石涛的劳动者书房&郭汉辰 152
南台湾文学基地 162
叶师母的真情 164
【锺肇政篇】 170
锺肇政小说,双鉤地景与人文&黄秋芳 170
锺肇政的开放书房·移动书房 182
【余光中篇】 190
雨,落在高雄的港上——余光中与南台湾&罗任玲 190
黑懨懨的蝴蝶——余光中与环保 200
「完美主义者」余光中 204
【黄春明篇】 212
认同·出走·回归——黄春明与宜兰&梁竣瓘 212
黄春明的写作场域与文本空间 221
【王文兴篇】 228
南方,水岸——王文兴的同安街与南方澳&马翊航 228
王文兴的书房,记忆的舞台 240
【张晓风篇】 248
我在我不在的地方——张晓风的台北城&陈栢青 248
写作,就是一种发明——张晓风的医学、科学、文普学 261
【吴晟篇】 270
手植文学森林——田园诗人吴晟在溪州&杨佳娴 270
文学上的老师和品管员 282
甜蜜的负荷,文学家庭 284
【莫那能篇】 290
破败的落叶——诗人莫那能的台北奋斗记&江一豪 290
莫那能在三莺部落 303
辑二 312
【莱园篇】 312
吟诗南国推名士,结社东林有故人——栎社诗人与莱园&顾敏耀 312
梁启超·栎社·莱园 321
【江山楼篇】 328
第一旗亭的文艺电光——江山楼传奇&郑顺聪 328
登江山楼,吃台湾菜,听艺妲唱曲! 337
大稻埕超时空之旅 342
【台湾文化协会篇】 350
风起云涌文化潮——台湾文化协会&林柏维 350
文化运动下的文学景象 360
传统与现代的激荡 362
【琳琅山阁篇】 368
台湾第一才女与嘉义艺文沙龙——张李德和的琳琅山阁&顾敏耀 368
真理大学台湾文学资料馆与张李德和 377
【盐分地带篇】 384
(後)盐分地带时期的地理诗学&杨富闵 384
下一站,七股——《盐田儿女》新读法 403
下一站,北门——黄崇雄的《乌脚病房》 405
【明星咖啡馆篇】 410
在明星咖啡馆中筑起文学梦&紫鹃 410
明星咖啡馆的故事&韩良露 417
明星·乡愁·书店街&傅月庵 422
【创世纪篇】 430
旅行的缪思:创世纪诗社的高雄建制与台北播迁&解昆桦 430
编辑台上创世纪:《创世纪》的机制与流程 442
【耕莘文教院篇】 450
战後台湾民间艺术文化萌发的母巢:耕莘文教院&丁明兰 450
候鸟守护者 461
〈编後记〉亲临文学的净土&封德屏 467
感谢名单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