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 1
(一)绪言:非斯大林化的复杂起因和多重后果 1
目 次 1
(二)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初始的改革 7
斯大林晚年苏联内部潜在的改革倾向 7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政治和政策的最初变化 11
初始的改革与克里姆林宫内的权力斗争 21
(三)赫鲁晓夫权势的逐步增长 25
赫鲁晓夫权势的增长与贝利亚、马林科夫的相继垮台 25
赫鲁晓夫—莫洛托夫之争与苏联外交新变动 35
赫鲁晓夫发动非斯大林化的原因 45
(四)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45
秘密报告的酝酿及其在二十大的发表 49
秘密报告及其局限性 55
二十大确定的苏联对外政策新指导原则 66
(五)赫鲁晓夫发动非斯大林化的后果 78
二十大激励和推动下的苏联改革浪潮 78
秘密报告和非斯大林化的负面效应 85
二、波匈事件 94
(一)50年代中期波兰的改革和十月事件 94
斯大林去世前波兰的事态发展 95
从斯大林去世到苏共二十大期间的波兰 99
改革浪潮和波兹南骚乱 102
十月事件和苏联的退让 109
十月事件后波兰的社会和政治演变 115
结束语:波兰改革运动的特性及其原因 119
(二)匈牙利事件和美国的政策 123
动荡的背景 123
美国的初期政策——促成拉科西下台 128
布达佩斯的风暴和华盛顿的审慎 133
匈牙利事件的终局和美国政策的节制 143
关于匈牙利事件的结束语 150
战后中东形势 152
三、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 152
(一)危机的前奏 152
埃捷军火协议与“苏联阴影”的出现 155
阿斯旺水坝贷款问题 159
(二)苏伊士运河危机与西方的对策 163
英法美的反应 163
英美之间的外交迷藏 175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与中东外交格局的变化 182
英法以的军事密谋与武装侵略 182
美英之间的勾心斗角 185
苏联的危机外交与运河危机的结局 188
四、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193
(一)日趋紧张的台湾海峡局势 193
美台关系中的龃龉 193
蒋介石拒绝“第三次国共合作” 197
陷于停顿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202
国家安全委员会第338次会议 207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与调整 211
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新估计 211
中苏分歧的发展 215
由“共同舰队”问题引发的争论 219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21
(三)以战争边缘对战争边缘——危机的第一阶段 225
“中国人就是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炮击金门的目的 226
“谁是老子?”——美国军事干预政策的形成 232
杜勒斯的核威胁政策与《新港声明》 239
毛泽东论“绞索”、“脱身”与紧张局势 241
赫鲁晓夫的台前幕后 244
中美两国在护航问题上的较量 248
(四)逐步降级——危机的第二阶段 251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恢复 251
美国的政策转变 255
中央关于不占领金门、马祖的决定 261
杜勒斯访问台湾 264
中国对国际舆论的成功争取 272
(五)结论:危机对大陆、台湾和美国三方政策的影响 276
五、印尼外岛叛乱和美国—印尼关系 281
(一)印尼国内政治的基本特征和美国—印尼关系的历史 282
脉络 282
政党政治的不成熟和两大阵线的对立 282
军队干预政治 285
美国的印尼政策及其对印尼国内政治的影响 286
外岛叛乱的前奏:反政府集团的逐步形成 288
(二)印尼国内政治斗争的激化和外岛叛乱的开始 288
苏加诺提出“有领导的民主” 291
苏加诺与哈达的公开决裂和外岛叛乱的开始 292
中央政府解决外岛问题的努力 294
(三)美国支持叛乱政策的形成 296
对印尼事态的最初态度 296
支持叛乱政策的确定 297
(四)内战和美国秘密支持叛乱者 301
印尼安全形势的严重恶化 301
叛乱者的分裂举动和美国的支持 304
外岛叛乱的结局与影响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