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气体放电过程的分析 8
1.1带电质点与气体放电 8
1.1.1气体放电的主要形式 8
1.1.2带电质点的产生 9
1.1.3带电质点的消失 11
1.2低气压下均匀电场自持放电的汤逊理论和巴申定律 12
1.2.1汤逊理论 12
1.2.2巴申定律与均匀电场击穿电压 16
1.2.3汤逊放电理论的适用范围 18
1.3高气压下均匀电场自持放电的流注理论 19
1.3.1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 19
1.3.2流注的形成 20
1.3.3均匀电场中的自持放电条件 21
1.3.4流注理论对放电现象的解释 22
1.4高气压下不均匀电场气体击穿的发展过程 23
1.4.1电场不均匀程度的划分 23
1.4.2极不均匀电场气体的电晕放电 23
1.4.3极不均匀场的极性效应与长间隙放电 26
1.4.4稍不均匀电场的自持放电条件与极性效应 31
第2章 不同电压形式下空气的绝缘特性 33
2.1持续作用电压下空气的绝缘特性 33
2.1.1均匀电场中空气的绝缘特性 33
2.1.2稍不均匀电场中空气的绝缘特性 33
2.1.3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的绝缘特性 37
2.2.1雷电冲击电压的形成与标准波形 39
2.2雷电冲击电压下空气的绝缘特性 39
2.2.2放电时延 44
2.2.350%放电电压 45
2.2.4冲击系数与伏秒特性 45
2.3操作冲击电压下空气的绝缘特性 49
2.3.1操作冲击电压的形成与波形 49
2.3.2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特点 50
2.4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52
2.4.1电极形状的改进 53
2.4.2空间电荷的利用 54
2.4.3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 55
2.4.5高气压的采用 57
2.4.4固体绝缘覆盖层 57
2.4.6高真空的采用 58
2.4.7高电气强度气体(SF6)的采用 59
第3章 高压外绝缘及沿面放电 63
3.1大气条件对空气间隙放电的影响 63
3.1.1大气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63
3.1.2海拔高度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66
3.2高压外绝缘及高压绝缘子 67
3.2.1外绝缘及其工作条件 67
3.2.2绝缘子的分类及基本要求 68
3.3绝缘子的沿面放电 70
3.3.1均匀电场中气体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71
3.3.3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垂直分量时的沿面放电 72
3.3.2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弱垂直分量时的沿面放电 72
3.3.4影响沿面闪络电压的因素 74
3.4绝缘子的污秽放电 75
3.4.1污闪及其过程 76
3.4.2绝缘子表面污秽度的评定 78
3.4.3绝缘子的污秽试验 81
3.5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方法 82
3.5.1屏障 82
3.5.2屏蔽 82
3.5.3提高表面憎水性 82
3.5.5改变绝缘体表面的电阻率 83
3.5.6强制固体介质表面的电位分布 83
3.5.4消除绝缘体与电极接触面处的缝隙 83
3.5.7提高污闪电压的方法 84
第4章 液体、固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 86
4.1液体、固体电介质的极化、电导与损耗 86
4.1.1电介质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 86
4.1.2电介质的极化及相对介电常数 87
4.1.3电介质的电导、电阻及电导率、电阻率 89
4.1.4电介质中的能量损耗及介质损失角正切 93
4.2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96
4.2.1液体电介质的击穿理论 96
4.2.2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 97
4.2.3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99
4.3固体电介质的击穿 100
4.3.1固体电介质的击穿过程 101
4.3.2影响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 104
4.3.3电介质的其他性能 104
4.4组合绝缘的电气性能 106
4.4.1组合绝缘的介电常数与介质损耗 106
4.4.2组合绝缘的击穿特性 107
第5章 绝缘监测和诊断 110
5.1绝缘监测和诊断的基本概念 110
5.2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的测量 112
5.2.1测量绝缘电阻与吸收比的工作原理 112
5.2.2测量绝缘电阻与吸收比的方法 114
5.2.3泄漏电流的测量 114
5.3.1西林电桥的基本原理 116
5.3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 116
5.3.2反接法的西林电桥 118
5.3.3存在外界电磁场干扰时的测量 118
5.3.4电流比较式电桥 120
5.4局部放电的测量 120
5.4.1测量局部放电的几种方法 120
5.4.2局部放电的脉冲电流测量法 121
5.4.3脉冲电流法测PD的基本回路和检测阻抗 123
5.4.4脉冲电流法的测量仪器及其校正 124
5.4.5实施PD测量的其他技术问题 125
5.5耐压试验 126
5.5.1交流耐压试验 127
5.5.3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128
5.5.4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128
5.5.2直流耐压试验 128
5.6各种预防性试验方法的特点总结 130
5.7绝缘的在线监测 130
5.7.1tanδ的在线监测 131
5.7.2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 132
第6章 稳态高电压试验设备 135
6.1交流高电压试验设备 135
6.1.1交流高电压试验设备概述 135
6.1.2试验变压器的电压与容量 137
6.1.3串级高压试验变压器 139
6.1.4试验变压器容性试品上的电压升高 142
6.1.5高压串联谐振试验设备 143
6.1.6用高压试验变压器产生操作冲击波 146
6.2直流高电压试验设备 149
6.2.1直流高电压试验设备概述 149
6.2.2倍压直流与串级直流装置 151
第7章 稳态高电压的测量 155
7.1稳态高电压测量概述 155
7.2测量球隙 156
7.3高压静电电压表 159
7.4交流峰值电压表 161
7.4.1利用电容电流整流测量电压峰值 161
7.4.2利用整流的充电电压测量电压峰值 162
7.4.3有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163
7.5高压交流分压器及充气标准电容器 164
7.5.1分压器的误差分析 165
7.5.2高压电容分压器的实现 166
7.5.3高压标准电容器及集中式分压器 167
7.6高压直流分压器 168
第8章 冲击高电压及大电流的产生 172
8.1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172
8.2冲击电压发生器放电回路的分析 174
8.2.1基本回路的分析 174
8.2.2放电回路的近似计算 175
8.2.3考虑回路电感的近似计算 177
8.3冲击电压发生器放电回路计算举例 177
8.4.1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功用与电流波形的规定 179
8.4.2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179
8.4冲击大电流的产生 179
8.4.3冲击电流发生器的结构 182
第9章 冲击高电压的测量 184
9.1球隙放电法测量冲击电压 184
9.2测量冲击电压的分压器 186
9.2.1电阻分压器 186
9.2.2电容分压器 189
9.2.3阻尼式电容分压器 191
9.2.4微分积分测量系统 192
9.2.5对冲击电压测量系统响应特性的要求 194
9.3利用光纤传输技术测量冲击高电压 195
9.3.1应用AM-IM方式的实例 195
9.3.2FM-IM方式的应用例 195
9.3.4利用电光效应测量冲击电压 196
9.3.3采用数字脉冲调制的测压系统 196
9.4测量冲击高电压的示波器 197
9.4.1高压电子示波器 197
9.4.2数字存储示波器和数字记录仪 198
9.5用作测量高电压的弱电仪器的抗干扰措施 203
第10章 传输线的波过程 207
10.1波阻抗 207
10.2波的折射、反射与衰减、变形 209
10.2.1末端开路时的折反射 210
10.2.2末端短路时的折反射 211
10.2.3末端接集中负载时的折反射 211
10.2.4波的衰减与变形 213
10.3.2通过并联电容的波过程 214
10.3.1彼德逊法则 214
10.3通过并联电容与串联电感的波过程 214
10.3.3通过串联电感的波过程 215
第11章 雷电过电压及其防护 217
11.1雷电参数 217
11.1.1雷电流的波形和极性 217
11.1.2雷电流的幅值、陡度、波头和波长 217
11.1.3雷暴日、雷电小时及落雷密度 218
11.2防雷保护的基本措施 219
11.2.1避雷针 220
11.2.2避雷线 221
11.2.3避雷器 221
11.2.4接地装置 223
11.3.1架空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概述 224
11.3架空输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 224
11.3.2感应过电压 225
11.3.3雷击导线过电压 226
11.3.4雷击塔顶过电压 226
11.3.5雷击跳闸率 227
11.4发电厂、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及其防护 228
11.4.1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228
11.4.2侵入波过电压的防护 229
11.4.3气体绝缘变电站的过电压防护 229
第12章 操作过电压及其防护 231
12.1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232
12.1.1正常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232
12.1.2重合闸过电压 233
12.1.3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及限制措施 234
12.2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 234
12.3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235
12.4操作过电压的限制措施 236
12.4.1利用断路器并联电阻限制分合闸过电压 236
12.4.2利用避雷器限制操作过电压 238
12.5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 238
12.5.1绝缘配合的原则 238
12.5.2绝缘配合的基本方法 239
12.5.3架空输电线路绝缘水平的确定 241
附录A 国家标准及有关设备参数表 243
参考文献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