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林纾研究综述 1
第一节 “千秋坛拈属斯人” 2
——现代作家谈林纾 2
第二节 “珍重岁寒心,会见春骀荡” 7
——林纾研究的历史回顾 7
第一节 福州三狂生 5 7
第二章 林纾逸史 57
第二节 两代风谊,文坛佳话 60
第三节 《金陵秋》的创作 62
第三章 林纾生平研究资料 64
第一节 林纾年谱述略 64
第二节 林纾传记述略 78
第四章 林纾译著书目 84
第一节 林纾翻译作品版本目录考略 84
第二节 林纾自撰作品版本目录考略 108
第五章 林纾散佚作品 125
第一节 林纾早期诗文辑佚 125
第二节 林纾未刊词集:《冷红斋词剩》 138
第六章 林译小说论纲 152
第一节 “一个新文化的哥伦布” 152
——林译小说的历史地位 152
第二节 “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 170
——林译小说的思想启蒙意义 170
笫三节 “唐人顽艳多哀感,欧俗风流所入深” 197
——林译言情小说的社会反响 197
第四节 “赏识于牝牡骊黄之外” 209
——林译小说的独特美学风貌 209
第七章 林纾的小说观 223
第一节 林纾与晚清小说理论 223
——对于国民性的批判 227
第二节 重铸民族的灵魂 227
——平民意识的崛起 232
第三节 专为下等社会写照” 232
第四节 中西文学的审美观照 242
——小说模式初探 242
第五节 不拘一格、云蒸霞蔚的小说总体风貌 245
——风格流派初探 245
第六节 冰泮流澌的第一次春潮 248
——现代性爱意识的觉醒 248
第八章 林纾与比较文学 255
第一节 文化心理之比较 257
第二节 文学观念之比较 266
第三节 叙事结构之比较 271
第四节 描写技巧之比较 279
——林纾的古文 285
第九章 林纾创作论纲 285
第一节 “胸中千卷致妩媚” 285
第二节 “神清骨瘦梅凌冬” 293
——林纾的诗词 293
第三节 “妙笔写真同史汉,法言传世杂谐庄” 304
——林纾的小说、传奇 304
第四节 “云山佳处狂濡墨” 331
——林纾的绘画 331
第五节 “精析源流,洞瞩利病” 335
——林纾文论管窥 335
附录一 340
林纾研究资料目录选辑 340
附录二 355
林纾传略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