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干旱地理分布 1
全球范围 1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 2
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 5
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 6
中国范围 7
中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划分 7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降水特征 7
第二章 干旱的历史变化 9
解放前干旱史实 9
最早的干旱记载 9
近二千年干旱 10
近五百年干旱 11
近五十年干旱史实 15
1949~1990年干旱灾害 15
1991~2001年干旱灾害 18
重大干旱事件 19
1637~1642年崇祯十年至十五年特大旱灾 20
1876~1878年清光绪二年至四年大旱 21
1929年特大旱灾 21
二千年大旱 23
第三章 干旱监测 28
卫星遥感 29
用热惯量方法监测土壤干旱 29
植被供水指数法监测干旱灾害 30
距平植被指数法监测干旱灾害 31
“3S”技术 32
地理信息系统 32
全球定位系统 32
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 33
基地在全国干旱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33
基地干旱监测设备及条件 34
今后的发展方向 35
第四章 干旱指标 36
用史料评定旱涝等级 37
大气干旱指标 37
用降水资料确定旱涝等级 38
农业干旱指标 40
土壤湿度 40
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 41
水分供求差 41
帕默尔干旱指数 41
黑灾指标 42
草地干旱指标 42
牧业干旱指标 42
水文干旱指标 43
粮食减产率指标 43
第五章 干旱气候变化 44
三种时间尺度气候变化 44
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44
百年尺度气候变化 46
年代际尺度气候变化 47
干旱的周期性 48
干旱的空间分布 49
季节干旱的空间分布 49
春旱 49
夏旱 50
秋旱与冬旱 52
季节连旱 52
第六章 全球气候变化与干旱 54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54
中国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5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展望 56
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57
对水资源的影响 57
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58
第七章 干旱形成原因 59
冷暖与干湿 59
地理位置、地形 61
西北干旱区的形成 61
不同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62
地面反照率 64
下垫面 64
沙漠化 65
青藏高原 66
大气环流 68
中国西北地区 68
中国东部 69
人类活动 70
第八章 干旱短期气候预测技术 74
数理统计方法的广泛应用 75
干旱短期气候预测的发展过程 75
简单的经验统计分析 75
物理统计方法的深入发展 76
物理统计与动力数值方法相结合的新阶段 77
干旱短期气候预测技术 77
实现了动力与统计相结合 78
增强了物理基础 78
提高了综合决策能力 79
提高了客观化、可视化、自动化的现代水平 80
增强了业务预测能力 80
西北地区干旱监测预测服务综合业务系统 81
系统特点 81
系统结构 82
干旱监测子系统 82
干旱预测子系统 83
第九章 干旱短期气候预测展望 88
干旱预测几个问题 88
统计学方法的基本假设 88
动力学与统计学相融合 89
集成预报 90
干旱气候预测理论及方法 90
干旱气候预测理论探讨 90
干旱气候预测方法探讨 92
干旱短期气候预测的展望 95
加强动力数值预报方法的研究 95
改进提高物理统计预测方法 95
第十章 干旱与水资源 99
黄河 100
内陆河 102
塔里木河 104
疏勒河 104
黑河 105
石羊河 107
内陆湖泊 107
艾丁湖 107
青海湖 108
冰川积雪 109
地下水 110
第十一章 干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2
干旱气候与生态环境 112
干旱与荒漠化 115
干旱与沙漠化 118
干旱与沙尘暴 121
干旱与绿洲 125
干旱与城市污染 128
干旱与种植业 132
第十二章 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32
干旱与畜牧业 135
干旱与林业 136
干旱与旅游 137
干旱与人类社会活动 140
第十三章 干旱与可持续发展 143
干旱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143
干旱气候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45
改善生态环境 147
第十四章 干旱与防灾减灾 147
优化农业结构 148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49
开发土壤水库 149
实施集水节灌农业 152
推广旱作地膜带田 153
大力开发空中水资源 155
主要参考文献 157
后记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