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地震成像1——多尺度层析与全波偏移 1
1.1引言 2
1.1.1地震成像的目的 2
1.1.2地震成像的方法和分辨率 3
1.2地震层析成像——内部物性成像 5
1.2.1波速分析和地震层析成像 5
1.2.2多尺度层析法 8
1.2.3多尺度层析成像实例 9
1.3地震偏移法——界面成像 12
1.3.1地震偏移法 12
1.3.2全波偏移法 16
1.3.3全波地震偏移实例 18
1.4概述——合成偏移和层析成像 23
参考文献 25
第二章地震成像2——岛弧与大陆边缘的地震及火山活动 31
2.1引言 32
2.2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最新进展 33
2.3俯冲板片和岛弧的岩浆作用 36
2.4深部板片脱水和弧后扩张 38
2.5岛弧的岩浆活动对地壳大震的影响 39
2.6大震中心部位的流体 41
2.7结束语 42
参考文献 43
第三章地幔中的相变和地幔矿物学 49
3.1引言 50
3.2高压实验技术 51
3.2.1活塞-汽缸高压仪 52
3.2.2多砧高压装置 53
3.2.3金刚石砧压槽装置 55
3.3地幔矿物的高压实验结果 57
3.3.1 SiO2多相及各物相间的关系 57
3.3.2 Mg2SiO4多相及各相之间的关系 60
3.3.3 Fe2SiO4多相与各相之间的联系 62
3.3.4 Mg2SiO4-Fe2SiO4体系中各物相间的关系 62
3.3.5 MgSiO3多相及各相间的关系 66
3.3.6 Mg3Al2Si3O12中的相变 68
3.3.7 MgSiO3-Mg3Al2Si3O1 2体系中各物相间的关系 68
3.3.8 FeSiO3、Fe3Al2Si3O12 CaSiO3和CaMgSi2O6中的相变 69
3.4全岩的高压实验结果 71
3.4.1地幔岩(或称橄榄岩) 72
3.4.2玄武岩 75
3.4.3方辉橄榄岩 77
3.5小结 78
参考文献 79
第四章地核——20世纪的发现及展望 91
4.1引言 92
4.2地核的发现 93
4.3地核的化学组成 95
4.4地核与地球发电机 96
4.5外核结构 97
4.6内核结构 99
4.6.1 内核的各向异性 99
4.6.3内核剪切波 102
4.6.2内核的衰减性 102
4.7内核旋转 103
4.8展望 105
参考文献 106
第五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的年龄 117
5.1引言 118
5.2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基本原理 123
5.2.1 基于现存放射性核素的地质年代学 123
5.2.2基于已绝灭的放射性核素的地质年代学 127
5.3.1 Pb同位素年龄 130
5.3 Pb同位素年龄和由Hf-W体系获得的地核形成年龄 130
5.3.2 Hf-W体系 139
5.3.3其他成核年龄模式 141
5.4应用I.Pu-U-Xe系统确定Xe封闭年龄 146
5.4.1 Xe封闭年龄的数据和对它的基本认识 146
5.4.2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和不一致 154
5.4.3更加复杂的去气模型 158
5.5.1碎屑锆石年龄 160
5.5.2双Sm-Nd体系 160
5.5地壳一地幔分离的最早年龄 160
5.5.3 Nb-Zr系统 161
5.5.4最早地壳形成的时间 163
5.6月亮的年龄 163
5.7讨论和结论 164
参考文献 166
第六章造山带的重力滑塌 177
6.1引言 178
6.2.1概念模型 179
6.2重力滑塌的基本机制 179
6.2.2基本力学模型 181
6.3同造山期拉张——青藏高原和安第斯 186
6.3.1西藏高原 187
6.3.2中安第斯山脉 188
6.4造山期后拉张——北美科迪勒拉 189
6.5讨论 195
6.6结论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七章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 207
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207
7.1引言 208
7.2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 211
7.2.1喜马拉雅 211
7.2.2拉萨地体 213
7.2.3羌塘地体 217
7.2.4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体 220
7.2.5东昆仑-柴达木地体 222
7.2.6祁连山地体 223
7.2.7西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脉 224
7.3印度板块-亚洲板块的碰撞时代 225
7.3.1板块运动学和古地磁学 226
7.3.2地层学和古生物学证据 226
7.3.3冈底斯岩基的最年轻年龄 227
7.4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新生代变形 228
7.4.1喜马拉雅地区 228
7.4.2青藏南部 230
7.4.3青藏高原中部 232
7.4.4青藏高原北部 236
7.4.5青藏高原东部 243
7.5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的晚新生代S—N向裂谷 245
7.5.1地质背景 245
7.5.2青藏裂谷形成的机制 246
7.5.3裂谷与走滑断裂的关系 248
7.6同碰撞火成岩活动 248
7.6.1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及其在碰撞构造中的意义 248
7.6.2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北边,青藏高原同碰撞期火成岩活动 250
7.7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深部地壳和上地幔变形 251
7.7.1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在青藏高原之下 252
7.7.2剪切波各向异性 253
7.7.3亮点 254
7.7.4青藏高原北部低速带 254
7.8新生代和古生代变形之间的构造关系 254
7.9青藏高原隆升的定年代表 256
7.10结论 257
参考文献 260
第八章海底扩张和大洋中脊动力学问题概述 283
8.1引言 284
8.2海底扩张和海洋岩石圈的演化 286
8.3大洋中脊的扩张活动和地形变化 291
8.4洋中脊的分段和沿轴向变化 295
8.4.1洋中脊的分段 295
8.4.2沿轴向变化 296
8.4.3与扩张速率的相关性 297
8.4.4地幔上涌的二维或三维模式 300
8.5.1透镜体状岩浆房的深度随扩张速率的变化 301
8.5洋中脊处海洋地壳的起源 301
8.5.2沿洋中脊的轴向变化:新的观测资料 305
8.5.3一个完整的海洋地壳生成新模型 307
8.6存在的突出问题 313
8.6.1上涌地幔内部分熔融物的运移和横向集合效应 313
8.6.2快速扩张下东太平洋洋隆存在多个熔融透镜体? 314
8.6.3洋中脊处的热液循环系统 316
参考文献 318
名词索引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