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边克忠,陈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200015733
  • 页数:44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人和自然 33

第一节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33

一、人的受动性 33

第一篇自然观 33

二、人的能动性 37

三、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40

第二节实践是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 41

一、生产实践是联结人和自然的中介 41

二、科学实践是沟通人和自然的桥梁 43

第三节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45

一、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 45

二、人工自然的类型和人工自然的建立 49

第一节自然界的物质性 52

一、自然系统的客观实在性 52

第二章自然界物质系统 52

二、自然系统诸基本构成的物质实体性 54

三、科学所构造的自然体系具有物质内容 55

第二节自然界的系统性 56

一、什么是系统 57

二、物质客体的系统性质 59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类型 60

四、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61

五、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征 63

第三节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65

一、层次结构、层间关系和层内关系 65

二、自然界基本的层次结构 67

三、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若干特征 67

第四节自然界的运动形式 72

一、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基本类型 72

二、自然界诸运动形式的统一性 74

三、运动不灭原理 76

第三章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78

第一节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78

一、宇宙的起源 78

二、宇宙的演化 80

第二节元素的起源与演化 82

一、元素的起源 82

二、元素的演化 83

第三节恒星与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85

一、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86

二、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88

第四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91

一、生命的起源 91

二、生物的进化 94

第五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96

一、人类的起源 96

二、人类的进化 97

三、人类的文化进化 98

第四章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规律性 101

第一节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动力 101

一、物质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 101

二、物质系统的结构或相互关系的矛盾 102

三、物质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矛盾 103

四、物质系统与环境的矛盾 103

第二节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动态平衡特征 104

一、无机系统与有机生命系统的动态平衡 105

二、物质系统诸要素的吸引和排斥的动态平衡 106

三、生命系统自主性的动态平衡 107

第三节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 110

一、进化与退化的一般特点 110

二、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 112

三、系统进化的一般条件 114

一、物质系统循环发展的普遍性 116

第四节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周期性 116

二、物质系统周期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118

第二篇科学技术方法论 122

第五章科学认识与科学技术方法 122

第一节科学认识系统 122

一、科学认识主体 122

二、科学认识客体 124

三、科学认识中介 125

第二节科学技术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126

一、科学技术方法的性质 127

二、科学技术方法的特点 127

三、技术方法和科学方法的区别 129

第三节科学技术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131

一、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形成的必要条件 131

三、科学技术方法是运用科学成果的桥梁 132

二、科学技术方法是正确反映客体的通道 132

四、科学技术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式 133

五、科学技术方法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 134

第四节科学技术方法的结构和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135

一、科学技术方法的结构 135

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136

第一节科学问题 138

一、科学问题的规定 138

第六章科学研究选题 138

二、科学问题的分类 140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 142

第二节科研选题的重要性 146

一、选题是科学研究的战略起点 146

二、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环节 149

第三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52

一、需要性原则 152

二、科学性原则 153

三、创造性原则 154

四、可行性原则 156

五、综合效益原则 157

第四节课题论证和转移 159

一、课题的论证和评估 159

二、课题的转移 161

第七章感性方法 163

第一节科学事实 163

一、科学事实的规定 163

二、科学事实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65

第二节科学观察 166

一、观察方法及其作用 166

二、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 170

第三节科学实验 175

一、实验方法及其作用 175

二、科学实验的基本类型 177

第四节观察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182

一、理论对观察、实验的指导作用 183

二、科学仪器在观察、实验中的作用 184

三、观察实验中的机遇 186

第八章理性方法 189

第一节科学抽象 189

一、科学概念 189

二、科学符号 191

三、思想模型 194

第二节逻辑方法 196

一、逻辑思维的基本特点 196

二、分析和综合 197

三、归纳和演绎 199

四、类比 205

第三节非逻辑方法 206

一、形象思维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06

二、直觉思维的特点及其本质和机制 210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 213

一、数学方法的特点 216

第四节数学方法 216

二、数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218

三、数学模型方法 220

第九章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 228

第一节规律、假说和理论 228

一、规律及其特征 228

二、科学假说及其基本特征 230

三、科学理论及其基本特征 233

第二节科学假说的建立及检验 235

一、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235

二、假说的检验 238

第三节科学理论的建立及评价 242

一、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原则 242

二、理论的评价 245

一、工程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 249

第十章工程技术方法 249

第一节工程技术活动 249

二、工程技术活动的一般程序 251

第二节技术预测方法 252

一、技术预测方法的基本原则 252

二、技术预测的一般方法 254

第三节技术创造方法 257

一、技术创造的类型 257

二、技术创造的思维形式 259

三、技术创造的基本方法 261

第四节工程设计方法 265

一、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266

二、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 267

第五节技术评估方法 272

一、技术评估的特点 272

二、技术评估的价值标准 273

三、技术评估的内容 274

第十一章系统科学方法 277

第一节一般系统方法 277

一、系统方法 277

二、信息方法 281

三、反馈控制方法 284

四、黑箱方法 286

五、功能模拟方法 289

第二节自组织理论方法 290

一、组织和自组织 290

二、自组织理论 292

三、自组织理论方法 298

第三节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方法 306

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306

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方法 309

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方法的应用及意义 312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 316

第十二章科学技术的性质与结构 316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性质 316

一、科学、技术的定义 316

二、自然科学的性质 319

三、技术的性质 321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323

一、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形成 323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325

第三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331

一、科学劳动者与科学共同体 331

二、科学的社会体制及其历史演变 332

三、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 334

四、科学的社会总体能力及其特点和作用 335

第一节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 339

一、经济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339

第十三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339

二、政治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 343

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346

四、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348

五、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349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350

一、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 351

二、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353

三、推动社会的发展 355

第三节科学技术进步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 357

一、向生产力三要素渗透 357

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359

一、科学发展的内在矛盾 363

第十四章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和形式 363

第一节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 363

二、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 366

第二节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式 368

一、渐进发展与飞跃发展的辩证统一 368

二、分化发展与综合发展的辩证统一 370

第三节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 372

一、带头学科更替和科学中心转移模式 372

二、科学哲学的科学发展模式 373

三、技术哲学的技术发展模式 378

第四节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380

一、信息化、智能化趋势 380

二、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趋势 382

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发展的趋势 383

四、大科学趋势 384

第一节自然、人、社会的整体性 388

第十五章自然、人、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388

一、古代、近代的整体观念 388

第四篇自然、人、社会+协调发展论 388

三、技术中介的促进 390

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念 390

第二节自然、人、社会的协调原理 396

一、全球观是自然、人、社会和谐的立足点 397

二、比例协调性是自然、人、社会和谐的表现 399

三、规律性是自然、人、社会和谐的标志 401

第三节自然环境论 403

一、环境价值观 404

二、自然环境是生产力观念 405

三、自然资源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理解 406

四、环境道德观 408

第四节人口论 409

一、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相适应 410

二、人口生产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412

三、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的关系 414

四、对几种资产阶级理论的批判和评述 416

第十六章自然、人、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 422

第一节原始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423

一、采集渔猎的生产方式决定人和自然的狭隘关系 423

二、原始社会形态与人和自然的关系相互制约 426

第二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427

一、农牧业生产方式决定人和自然关系的某种和谐 428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态造成人和自然关系的某些冲突 429

一、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431

第三节资本主义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431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激化了人和自然的冲突 433

三、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人和自然的尖锐矛盾 435

第四节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自然、人、社会的协调发展 438

一、社会主义的建立是自然、人、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439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自觉地调节物质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440

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自觉地调节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 441

四、消灭三大差别是实现自然、人、社会协调发展的标志 442

后记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