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节 非条件反射 5
第一章 反射 5
第二节 条件反射 6
第三节 反射弧 7
第四节 神经细胞及其突起 9
第五节 反射论的基本原则 10
第七节 效应器 13
第六节 感受器 13
第八节 神经纤维 14
第九节 神经影响的型式 15
第十节 反射的体液性环节 16
第十二节 兴奋性和刺激物 17
第十一节 反射的分类 17
第十三节 兴奋 18
第十四节 抑制 19
唾液腺 22
第二章 消化生理 22
第二节 唾液分泌的刺激物 23
第一节 唾液腺机能的研究方法 23
第四节 唾液腺的分泌神经和营养神经 24
第三节 唾液分泌反射的传入神经 24
胃内的消化 25
第五节 与消化过程无关的唾液分泌 25
第六节 胃液分泌的研究方法 26
第七节 胃粘膜的分泌成分 27
第八节 胃液的成分 28
第九节 胃腺的分泌神经 29
胃液分泌的调节 29
第十节 胃液分泌的反射期 30
第十二节 化学期分泌的刺激物 31
第十一节 分泌的化学期 31
第十三节 化学刺激物作用部位 32
第十五节 十二指肠腔内的刺激物对于分泌的影响 33
第十四节 化学刺激物促泌作用的机制 33
第十七节 各期胃液分泌的特征 34
第十六节 脂肪对于胃底腺分泌的影响 34
第十八节 在不同食物条件下的胃底腺的活动 35
第十九节 胃底腺胃液分泌曲线的分析 36
胰腺 37
第二十节 幽门腺的分泌 37
第二十二节 胰腺的分泌神经 38
第二十一节 胰液的成分 38
第二十三节 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 39
胆汁分泌和胆汁排出 40
第二十四节 食肉、面包和牛乳时的胰腺活动 40
第二十七节 影响胆汁分泌的因素 41
第二十六节 胆汁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41
第二十五节 胆汁的成分 41
第二十八节 胆汁的排出 42
肠液 43
第二十九节 脂肪的消化过程 43
第三十一节 肠液分泌的调节 44
第三十节 肠液的成分 44
消化道的运动 45
第三十二节 消化过程的总进程 45
第三十五节 吞咽 46
第三十四节 紧张和蠕动 46
第三十三节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46
第三十七节 胃的运动 47
第三十六节 喷门括约肌 47
第三十九节 幽门前括约肌 48
第三十八节 食物由胃向十二指肠的转移 48
第四十一节 呕吐动作 49
第四十节 胃肠道的周期性活动 49
第四十三节 回盲瓣 50
第四十二节 小肠的运动机能 50
第四十六节 小肠粘膜的结构 51
吸收 51
第四十四节 大肠的运动 51
第四十五节 排粪动作 51
第四十七节 水及盐类的吸收 52
第五十节 脂肪的吸收 53
第四十九节 蛋白质的吸收 53
第四十八节 醣的吸收 53
第五十一节 吸收过程的调节 54
第二节 血浆 55
第一节 循环血量的测定 55
第三章 血液 55
第三节 血浆的盐类成分 56
第四节 氢离子浓度 57
第六节 血液凝固 58
第五节 血浆蛋白质 58
第七节 血液的安定剂 60
第九节 白血球 61
第八节 血小板 61
血液的有形成分 61
第十节 红血球 62
第十一节 红血球的凝集作用 63
第十三节 溶血 64
第十二节 红血球的沉降反应 64
第十四节 红血球的生活周期 65
第十五节 循环红血球量的调节 66
第十六节 造血过程的调节 67
第一节 心动周期 69
心脏生理 69
第四章 血液循环 69
第三节 心肌的自动性 70
第二节 心肌的特性 70
第四节 心脏各部分的活动 71
第五节 静脉窦在心脏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72
第七节 心脏各部收缩的顺序 73
第六节 心脏的传导系统 73
心脏中的电现象 74
第八节 心电图各波及间隔的起源 75
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76
第九节 人心动作电流的研究 76
第十一节 流经血管系统的血量 77
第十节 血管系统概述 77
第十三节 血管系统中压力产生的条件 78
第十二节 血管系统中的阻力 78
第十四节 血管系统各部分的压力 80
第十五节 血流速度 81
第十六节 血液循环中的流体静力学因素 82
第十七节 心瓣膜 83
心脏的外部工作 83
第十九节 心脏外部做功量的测定 84
第十八节 心内压 84
第二十节 血流动力条件的变化对心脏做功的影响 85
第二十二节 当血流动力学条件变化时的心脏容积 86
第二十一节 心脏舒张期容积的意义 86
第二十四节 动脉压 88
血流动力学数值的实验测量 88
第二十三节 心包膜的保护作用 88
第二十五节 毛细血管压 89
第二十七节 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分间量) 90
第二十六节 静脉压 90
第二十八节 测定人的心脏所挤压出的血量 91
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时相现象 93
第三十节 血液的循环速度 93
第二十九节 线速度 93
第三十一节 血压的时相变化 94
第三十二节 动脉搏 95
第三十三节 静脉搏 96
第三十四节 心脏的离中神经 97
血液循环的调节 97
第三十五节 刺激迷走神经的效应 98
第三十八节 心脏神经的中枢 99
第三十七节 心脏神经作用的学说 99
第三十六节 心脏的交感神经 99
第四十节 研究血管运动反应的方法 101
第三十九节 血管运动神经 101
第四十二节 舒血管神经 102
第四十一节 缩血管神经 102
第四十四节 血管运动中枢 104
第四十三节 血管的紧张性 104
第四十七节 动脉系统的压力感受器 106
第四十六节 来自腔静脉的压力感受反射 106
第四十五节 心脏血管系统内的反射性反应 106
第四十九节 压力感受反射的反射弧 108
第四十八节 来自颈动脉窦的反射 108
第五十节 压力感受反射的生理学意义 109
第五十一节 颈动脉及主动脉区的化学感受反射 110
第五十二节 来自外周血管的反射 111
化学因素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112
第五十四节 组织产生的血管舒张物质 113
第五十三节 肾上腺素及血管加压素 113
第五十五节 毛细血管的渗透性 115
毛细血管生理学 115
第五十八节 毛细血管在各个器官内的分布及数目 116
第五十七节 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的调节 116
第五十六节 毛细血管的收缩组织 116
第五十九节 在安静及活动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117
第六十节 安静组织的氧供给 118
第六十二节 冠状循环 119
心脏的血液供给 119
第六十一节 毛细血管性休克 119
第一节 生物氧化 121
第五章 呼吸生理 121
第二节 肺的构造 122
呼吸器官 122
呼吸动作的机制 123
第四节 气管和支气管肌肉 123
呼吸道生理 123
第三节 呼吸道粘膜的机能 123
第五节 胸腔内的静力学条件 124
第八节 肺内压的变化 125
第七节 肺的通气 125
第六节 胸腔内压力的变化 125
第九节 呼吸肌的活动 126
第十节 气胸 127
第十二节 通气量 128
肺泡气 128
第十一节 呼吸运动对于血液循环的作用 128
第十三节 呼出气和肺泡气 129
第十四节 肺的通气 131
第十五节 肺泡气成分的恒定性 132
第十六节 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的反应 133
第十七节 吸入气含氧量减少时的反应 134
第十八节 在含氧量低的环境中的呼吸 135
第十九节 氧饥饿 136
第二十一节 呼吸中枢 137
呼吸调节 137
第二十节 对于氧分压过低的服习 137
第二十二节 防御反射 139
呼吸反射 139
第二十四节 颈动脉窦区和主动脉区的化学感受器 140
第二十三节 体液性刺激的呼吸反射作用 140
第二十五节 呼吸中枢对化学刺激的直接反应和反射性反应 141
第二十八节 来自肺感受器的反射 142
第二十七节 沿迷走神经传导的冲动的作用 142
第二十六节 呼吸的压力感受性反射 142
第二十九节 在正常呼吸中自肺脏发生的反射 143
第三十节 呼吸中枢的节律性活动的本质 144
第三十一节 血液二氧化碳过多和血氧过低对于呼吸之影响的分析 146
第三十二节 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气体 147
血液对于气体的运输 147
第三十四节 血液中化学结合的气体 148
第三十三节 高气压的影响 148
第三十五节 血液呼吸机能的量的评定 149
第三十六节 血红蛋白 150
氧的运输 150
第三十七节 血红蛋白和氧气间的反应 151
第三十九节 肌红蛋白 152
第三十八节 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 152
第四十节 血液携带二氧化碳的概况 153
二氧化碳的运输 153
第四十一节 碳酸酐酶 154
第四十三节 呼吸对血液pH调节的意义 155
第四十二节 血液的缓冲性质 155
第一节 食物在机体中的变化 157
第六章 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 157
第二节 醣代谢 158
第三节 脂肪代谢 159
第四节 蛋白质代谢 160
第五节 氮平衡 161
第七节 生物能量过程的一般特征 162
第六节 饥饿 162
第八节 食物的卡价 163
第九节 直接测热法 164
第十节 间接测热法 165
第十一节 测定人的气体代谢的方法 167
第十二节 基础代谢 168
第十三节 测定基础代谢的临床意义 169
第十五节 决定食谱组成的基本原则 170
营养 170
第十四节 物质代谢的调节 170
第十六节 食物的成形价值 172
第一节 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174
第七章 体温调节 174
第三节 散热 175
第二节 产热 175
第四节 体温调节中枢 176
第六节 散热调节 177
第五节 产热调节 177
第七节 人的体温曲线 178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 179
第八章 泌尿生理 179
第三节 尿的成分与血浆成分的比较 180
第二节 尿的成分,利尿量 180
第四节 肾功能的研究法 181
第六节 原尿生成的过程 182
第五节 原尿 182
第七节 终尿的生成 183
第八节 细尿管中诸过程的特点 184
第九节 蛋白质的排泄 185
第十节 细尿管中主动与被动的重吸收 186
第十一节 水分(渗透调节因子)的主动重吸收 187
第十二节 水的排泄 188
第十三节 肾的分泌过程 189
第十五节 关于“清除率”的概念 190
肾功能量上的估价 190
第十四节 肾的血液循环 190
第十六节 小球滤过量的测定 192
第十九节 肾脏重吸收机能的测定 193
第十八节 肾脏血流量的测定 193
第十七节 尿素的“清除率” 193
第二十一节 肾脏的内外感受性反射 194
泌尿的反射性调节 194
第二十节 肾分泌机能的测定 194
第二十二节 肾活动反射性调节的特点 195
第二十三节 肾脏的传出神经支配 196
第二十四节 肾功能的体液性影响 197
第二十五节 渗透压调节反射 198
肾脏在调节血液组成恒定中的作用 198
第二十六节 肾脏在维持血浆盐分恒定中的作用 200
第二十七节 酸硷平衡的调节 201
第二十九节 肾脏在血压病理学中的作用 202
第二十八节 肾脏在中间代谢中的作用 202
与尿分泌无关的肾功能 202
第三十一节 膀胱的排空 203
第三十节 尿进入膀胱的过程 203
排尿 203
第二节 机体中水分的分布 204
第一节 机体的水平衡 204
第九章 机体的水代谢 204
第三节 钠在水代谢中的作用 205
第四节 细胞与细胞外液间的代谢 206
第五节 机体中水转移机制的新概念 207
淋巴生成与淋巴循环 208
第六节 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代谢 209
第八节 淋巴的成分 210
第七节 催淋巴物质 210
第九节 淋巴生成的作用 211
第十节 淋巴流动 212
第一节 内分泌腺研究法 213
第十章 内分泌 213
第二节 性腺切除和移植的后果 214
性腺内分泌 214
第三节 雌性性腺内分泌 215
第五节 月经周期 216
第四节 卵巢激素 216
第六节 卵巢机能的调节 217
第七节 妊娠 218
第九节 授乳 219
第八节 分娩 219
第十节 睾丸激素 220
雄性性腺内分泌 220
甲状腺 221
第十二节 精液 221
第十一节 睾丸内分泌机能的调节 221
第十三节 甲状腺激素 222
第十五节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效应 223
第十四节 甲状腺切除的后果 223
甲状旁腺 224
第十六节 甲状腺活动的调节 224
第十九节 甲状旁腺激素 225
第十八节 切除甲状旁腺的后果 225
第十七节 与甲状旁腺机能改变有关的疾病 225
第二十一节 钙代谢的调节 226
第二十节 骨系统在钙代谢中的作用 226
钙的代谢 226
第二十二节 嗜铬组织的内分泌机能 227
肾上腺髓质 227
肾上腺内分泌 227
肾上腺皮质 228
第二十三节 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 228
第二十五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 229
肾上腺皮质激素 229
第二十四节 肾上腺皮质切除的后果 229
第二十六节 皮质激素对肾功能的影响 230
第三十节 皮质激素在机体对有害性影响的抵抗力方面的意义 231
第二十九节 皮质激素对淋巴样组织的影响 231
第二十七节 皮质激素对醣代谢的影响 231
第二十八节 皮质激素对肌肉功能的影响 231
第三十二节 皮质各激素的生物学特性 232
第三十一节 皮质激素的分类原则 232
第三十四节 肾上腺皮质的活动状态的指标 233
第三十三节 肾上腺皮质和性机能之间的联系 233
第三十五节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调节 234
第三十六节 肾上腺皮质对于机体适应性反应的意义 235
第三十九节 岛组织的激素 237
第三十八节 临床和实验性胰岛性糖尿病 237
第三十七节 皮质素的治疗作用 237
胰腺的内分泌 237
第四十二节 胰腺的耗脂性物质 238
第四十一节 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238
第四十节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238
第四十四节 肾上腺素的影响 239
第四十三节 醣代谢的反射性调节 239
醣代谢的调节 239
第四十八节 影响醣代谢的各激素的相互作用 240
第四十七节 垂体激素的影响 240
第四十五节 胰岛素的影响 240
第四十六节 皮质素的影响 240
第四十九节 垂体的结构 241
垂体的内分泌 241
第五十节 垂体疾患和手术切除的后果 242
第五十三节 腺性垂体的激素 243
第五十二节 无糖性多尿症 243
第五十一节 神经性垂体的激素 243
第五十五节 神经性垂体的反射性调节 244
垂体分泌的调节 244
第五十四节 生长激素 244
第五十六节 腺性垂体的反射性调节 245
第五十七节 垂体和其他腺体的相互体液性影响 246
第二节 肌纤维的结构 247
第一节 肌肉组织的种类 247
第十一章 肌肉组织生理 247
第三节 肌肉收缩的理论 248
第五节 氧化生物过程和非氧化生物过程 250
第四节 肌肉收缩时的化学过程 250
肌肉的能量过程 250
第六节 收缩动作的肌肉热学研究 251
第八节 肌肉活动的有效系数 252
第七节 肌肉活动不同时相的热的发展 252
第十节 肌肉的有效功 253
第九节 测定及记录肌肉活动的各种方法 253
第十二节 单一收缩动作 254
第十一节 肌力 254
第十三节 强直收缩 255
第十四节 平滑肌的收缩 256
第二节 研究生物电现象的技术 258
第一节 兴奋电位与损伤电位 258
第十二章 神经生理 258
生物电现象的发生 259
第三节 薄膜学说 260
第五节 局部过程和兴奋波 261
第四节 变质学说 261
第六节 兴奋的扩布 262
第七节 神经干电位的变化曲线 263
第九节 刺激的离子学说 264
电流对活组织的作用 264
第八节 兴奋波 264
第十节 兴奋性——时间的功能 265
第十二节 适应 266
第十一节 时值 266
第十三节 极性法则和电紧张 267
第十五节 不应状态 268
第十四节 刺激的总合 268
兴奋的传导 269
第十六节 组织的机能活动性 269
第十八节 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速度 270
第十七节 神经的新陈代谢 270
第十九节 神经纤维的机能特征 271
突触传导 272
第二十一节 突触部分的化学敏感性 273
第二十节 突触传导的特点 273
第二十三节 突触中的局部过程 274
第二十二节 突触传递的电学说 274
第二十四节 植物神经所支配的器官中的化学因素 275
第二十五节 介体 276
第二十八节 突触传递的化学学说 277
第二十七节 突触传导中的化学和电学因素 277
第二十六节 肌体性神经肌肉突触中的化学传递 277
第二十九节 劣性现象 278
间生态学说 278
第三十节 神经的变质部分的兴奋传导 279
第三十一节 间生态 280
第三十二节 生理性间生态 281
第一节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机制 283
第十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总论 283
第四节 拮抗肌的交互神经支配 284
第三节 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 284
第二节 牵张反射 284
第六节 脊髓反射的协调 285
第五节 脊髓的“长途”反射 285
第七节 兴奋在反射弧内传导的特征 286
第八节 传入冲动与传出冲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87
第九节 脊髓内的兴奋过程 288
第十节 中枢抑制 289
第十一节 诱导 290
第十三节 反射的相互作用 291
第十二节 抑制的本质 291
第十四节 优势现象 292
第二节 脊髓是冲动的传导者 293
第一节 脊髓反射 293
第十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各论 293
脊髓 293
第四节 脊髓的半侧离断 295
第三节 脊髓休克 295
第六节 延髓的传导束 296
后脑 296
第五节 临床上重要的脊髓反射 296
第八节 中脑的节段装置 297
中脑 297
第七节 后脑的反射活动 297
第十节 间脑的机能 298
间脑 298
第九节 中脑的节段上装置 298
第十一节 脑的基底神经节 299
第二节 红肌和白肌 300
第一节 肌肉紧张性活动的特征 300
第十五章 肌肉紧张和姿势反射 300
第三节 肌肉紧张的反射性本质 301
第四节 中脑在调节肌肉紧张中的作用 302
第六节 迷路装置 303
第五节 肌肉的本体感受器 303
保证身体姿势的各种反射 303
第八节 翻正反射 305
第七节 状态反射 305
静位反射 305
第九节 静位运动反射 306
第十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在实现姿势反射中的意义 307
第十节 身体的自由下落 307
第二节 交感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传导 309
第一节 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 309
第十六章 植物性神经系统 309
第三节 主要的交感神经的机能概述 310
第四节 神经的机能性和营养性影响 311
第五节 交感神经的适应-营养性影响 312
第六节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 313
副交感神经系统 313
第八节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 314
第七节 刺激副交感纤维的主要效应 314
第十节 内脏感觉纤维 315
植物性反射 315
第九节 后根的植物性机能 315
第十一节 交感神经范围内的轴突反射性联系 316
第十二节 植物性节段反应 317
第十四节 丘脑下部的植物性中枢 318
第十三节 延髓的植物性节段上结构 318
第十五节 植物性机能的皮层控制 319
第十六节 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的兴奋 320
第二节 作为去小脑动物运动紊乱的基础的生理机制 321
第一节 小脑完全摘除的后果 321
第十七章 小脑 321
第四节 小脑机能的适应-营养性学说 322
第三节 小脑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关系 322
第五节 小脑的传导束 323
第六节 小脑的机能定位 324
第一节 大脑两半球皮层的结构 325
第十八章 大脑两半球生理 325
第二节 大脑皮层内的投射束和联络束 326
第三节 巴甫洛夫以前时期大脑皮层的研究 327
第四节 条件反射法 328
第六节 大脑皮层的电现象 329
第五节 大脑皮层各部位的切除和刺激 329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基本原则 331
第七节 条件反射的特性 332
第八节 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则 333
第十一节 外感受性、本体感受性和内感受性条件反射 335
第十节 对神经中枢体液性兴奋建立的条件反射 335
第九节 第二级条件反射 335
大脑皮层内的抑制 337
第十二节 条件反射的泛化特性 337
第十三节 条件抑制 338
第十四节 非条件抑制 342
第十五节 大脑皮层内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 343
大脑皮层内神经过程的运动 343
第十六节 诱导 344
睡眠 345
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 347
第十七节 抑制的保护作用 347
第十八节 分析器 348
第十九节 分析器脑终末的结构 349
第二十节 皮层的综合活动 350
第二十一节 动力定型 351
第二信号系统 352
第二十二节 大脑皮层的机能镶嵌式 35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354
第二十三节 实验性神经官能症 356
大脑皮层内的机能定位 358
第二十四节 皮肤分析器 359
第二十六节 视分析器 360
第二十五节 音分析器 360
第二十八节 运动分析器 361
第二十七节 嗅分析器和味分析器 361
第三十节 大脑皮层在运动机能中的作用 363
第二十九节 大脑皮层锥体外运动区 363
第三十二节 植物性机能分析器 365
第三十一节 额叶的机能 365
第三十三节 言语的皮层中枢 366
第十九章 脑的物质代谢和血液供给 368
第二节 脑脊髓血液循环的调节 369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供给 369
第三节 脑脊髓液 370
第二节 感受器的电现象 372
第一节 感受器的兴奋性 372
第二十章 分析器生理学总论 372
感觉 374
第四节 分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375
第三节 感觉的种类 375
第六节 感觉强度的变化 376
第五节 感觉时间 376
第八节 刺激作用终止后的后继现象 377
第七节 感觉强度对刺激作用强度的依从性 377
第九节 后象 378
第一节 高等脊椎动物眼的结构 379
第二十一章 视觉生理 379
第三节 视网膜的感光成分 380
第二节 借检眼镜观察眼底 380
第四节 视网膜的结构 381
第七节 视网膜的新陈代谢 382
第六节 视网膜的电反应 382
第五节 视网膜运动现象 382
第八节 视网膜中的光化学过程 383
第九节 眼的光学装置 384
眼的调节 385
第十三节 老视 386
第十二节 调节的范围和调节量 386
第十节 调节时眼的光学系统的变化 386
第十一节 明视的远点和近点 386
第十五节 瞳孔及其变动 387
第十四节 调节的生理机制 387
第十六节 折光异常 388
眼的光学缺陷 388
第十七节 象差和散光 389
第十八节 眼内现象 390
第二十节 适应 391
第十九节 眼的分辨敏感度 391
光觉 391
第二十二节 闪光融合的临界频率 392
第二十一节 对比现象 392
第二十三节 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393
色觉 393
第二十四节 色光混合 394
第二十五节 决定色觉的产生和性质的一些条件 395
第二十七节 色觉异常 396
第二十六节 色对比现象 396
第二十八节 产生颜色视觉的学说 397
第三十节 物体大小的估计 398
第二十九节 视网膜上映象的大小 398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感觉 398
第三十一节 视觉锐敏度的测量 399
第三十二节 中央视觉和周缘视觉 400
第三十三节 眼球的运动 401
双眼视觉 401
第三十五节 空间视觉 402
第三十四节 视网膜的相应点 402
第三十六节 瞬眼反射 403
眼的保护装置 403
第三十九节 眼内压 404
第三十八节 角膜的敏感性 404
第三十七节 泪腺 404
第二节 耳蜗的结构 406
第一节 外耳与中耳 406
第二十二章 听觉生理 406
第五节 听觉学说 408
第四节 内耳中发生的过程 408
声音的传导与感受 408
第三节 声音传导的机制 408
第八节 听觉阈 409
第七节 声音的响度 409
听觉 409
第六节 可听见的音调范围 409
第十一节 纯音与杂音 410
第十节 辨别音频的能力 410
第九节 听觉装置的适应现象 410
第十三节 声音刺激的空间定位 411
第十二节 音色的概念 411
第十五节 振动觉 412
第十四节 发音 412
第一节 触觉 413
第二十三章 皮肤感觉 413
第三节 温度觉 414
第二节 触觉锐敏度 414
痛觉 415
第二节 味觉 417
第一节 味觉感受器 417
第二十四章 味觉和嗅觉 417
第五节 嗅觉感受器 418
第四节 味觉的复合性质 418
第三节 味觉的产生 418
第六节 产生嗅觉的条件 419
第八节 嗅觉 420
第七节 嗅觉阈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