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 1
第一节 艺术与人类的诗意存在 1
一、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海德格尔、梵高与旧皮鞋 1
二、艺术是对现实缺乏的想象性满足:阿Q精神的意义 3
三、艺术象征着人类的诗意存在:《桃花源记》和共产主义社会 4
第二节 什么是艺术 6
一、艺术是一种形式规则系统:声音与音乐 6
二、艺术是一种象征符号:红绿灯、向日葵和小便壶 7
三、艺术的情感性:李白登临怀古,大理石与泰姬陵 12
四、艺术是现实关系的优美化表达:泰戈尔的《泰姬陵》与艺术家的哭泣 14
第二章 艺术意象 18
第一节 意象的含义 18
一、意象是一种表意的媒介:“意以象尽”和“得意忘象” 18
二、意象是一种主观感觉中的感性形象:“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 20
三、意象是一种心理表象:感觉经验的重现 21
第二节 意象的功能 23
一、意象赋予情感以一种生动的形象:南国的清秋与孤舟 24
二、意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禅宗的师徒问答 25
三、意象的象征功能:《荒原》和《城堡》 27
第三节 艺术意象的类型 30
一、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江枫渔火”和“夜半钟声” 30
二、触觉意象:坚硬与柔软 32
三、感觉综合意象:“暧风”、“寒林”、“清秋”、“微雨” 32
第三章 艺术与形式 35
第一节 艺术形式的意义 35
一、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穷途哭返”和“我在想妈妈” 35
二、作为象征性和优美化表达的艺术形式:从劳动号子到唐诗、宋词 37
第二节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40
一、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连结:电影《黄土地》中的无字对联 40
二、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为赋新词强说愁”和“天凉好个秋” 42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作用:意义化与优美化 43
一、形式对内容的构造与加工:文学与音乐中的《天方夜谭》 43
二、艺术形式将内容赋予特定的内涵和意义:宝钗和黛玉的咏花诗 47
第四章 绘画音乐电影 51
第一节 音乐:音响的象征性 51
一、音乐的象征性与抽象性:“声外之音”与“有理不在声高” 51
二、相对不确定的象征意味:无标题音乐 52
三、相对确定的象征意味:《梁祝》和《彼得与狼》 54
第二节 音乐美学和音乐的存在方式 55
一、自律论和他律论的音乐美学:音乐是否表现情感 55
二、音乐与人的心灵的天然联系:钟子期夜闻击磬 58
三、音乐的存在方式:在场与不在场 61
第三节 电影:可见的世界 63
一、电影: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形式 63
二、电影艺术的特点:蒙太奇与综合性 65
第四节 绘画:一种看世界的方式 72
一、绘画是以一种视觉方式看世界:“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 72
二、绘画是一种象征性的视觉符号:竹子是红的还是黑的 78
三、绘画是人类集体视觉表象的再现:吴道子和李思训的蜀道山水 82
第五章 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 85
第一节 再现与表现的联系与区别 86
一、再现与表现的涵义:客观描绘与主观表达 86
二、再现与表现的联系与区别:柳宗元的《江雪》诗和倪云林的山水画 87
三、再现与表现在艺术活动中的意义:镜子与灯 89
第二节 再现与表现:艺术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 96
一、再现论和表现论是古典艺术理论对艺术本质的界定: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97
二、再现与表现贯穿干一切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中: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 103
第六章 艺术与时间 108
第一节 不可逆转的时间在艺术中回旋 109
一、伤时叹逝是艺术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朱自清的《匆匆》和奥古斯丁的茫然 109
二、艺术使个体超越时空的局限:“有的人死了,但却永远活着” 113
第二节 自然的时间与心理的时间 115
一、关于时间的意识:柏格森和康德如是说 115
二、想象与记忆中的时间:“去年花里逢君别,今年花开又一年” 118
第七章 艺术与偶然性 122
第一节 由偶然性构成的生命与艺术世界 122
一、艺术把偶然性凸现在我们前面:对偶然性的叙述与表现 122
二、生活中的偶然性与艺术中的偶然性:电影《魂断蓝桥》和玛拉的命运 123
第二节 偶然性在艺术中的作用 126
一、偶然性作为我们思考人生的一种方式:电影《疾走罗拉》 126
二、偶然性与悲剧: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和《俄狄浦斯王》 129
第八章 艺术与象征 132
第一节 象征的涵义 132
一、艺术是“创形象以为象征”:艺术的一个特征 132
二、象征的涵义:人为性,符号性和意义性 133
第二节 象征的两大类型 136
一、叙事性象征:人们为什么要叙事 136
二、表意性象征:音乐及其意味 139
三、表意性象征的特点:象征体的主观意义 141
第九章 艺术与民族文化心理 144
第一节 艺术与民族文化心理性格的联系 144
一、民族文化心理倾向对文学艺术的深刻影响:川端康成与日本民族心理性格 145
二、不同的感知模式在艺术中的体现:整体的直觉感悟与理性的逻辑分析 147
三、艺术与集体的心理经验:宋词的婉约与宋代人的心理氛围 149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意象与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倾向 153
一、中国诗歌的传统意象的阴柔特征性:芳草斜阳中的悲凉 153
二、“上善若水”:阴柔心理性格的哲学表述 160
第三节 中国古典诗词的听觉意象:一种集体的听觉领悟模式 166
一、关于听觉意象:回荡在耳际的古老声音 166
二、听觉意象的类型性与集体共识性:月下闻笛的乡愁 168
三、听觉意象的虚拟性和想象性:巫峡啼猿不是悲 171
四、听觉意象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杜鹃啼归与捣衣砧声 174
第十章 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情境和文化语境 178
第一节 社会情境是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条件 178
一、社会情境在艺术文化中的地位:艺术不是孤立的 178
二、社会情境和文化语境的内涵: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 182
第二节 社会情境的结构及其在艺术文化学中的意义 186
一、社会情境是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一种整体的综合 187
二、社会存在的必然情境与个体偶在情境:《红楼梦》的产生是必然的吗? 188
三、社会情境的共时态与历时态:《万历十五年》的视点 192
第十一章 艺术创作与无意识 196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中的个体无意识 196
一、艺术创作中的个体无意识:作家的童年记忆和梦 196
二、个体心理经验中的无意识:词人秦观的“斜阳”、“烟雨 198
第二节 艺术创作与集体无意识 202
一、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同一类型的心理经验 202
二、作为集体无意识的时代精神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同时用千万人的声音说话 204
第三节 中国古典诗词色彩意象结构中的集体无意识 207
一、色彩的文化意味:色彩成为一种表达 207
二、中国古典诗词的色彩趣味:青青白白的世界 209
三、民族心理性格的折射:对阴柔冷调的偏爱 212
四、农耕文明的感觉模式和色彩趣味:全唐诗中的色彩与物象 215
后记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