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储粮害虫的外部形态 19
第一节 储粮害虫的主要类别 19
一、什么是储粮害虫 19
二、为害储粮的动物 19
第二节 储粮害虫的外部形态 22
一、害虫体躯是怎样构成的 22
二、头部及其附肢 23
三、胸部及其附属器 33
四、腹部及其附属器 39
第三节 害虫的体壁 42
一、体壁的构造及其特性 42
二、体壁的衍生物 45
三、体壁构造特性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49
第二章 昆虫内部器官系统和生理 50
第一节 体腔和内部器官的位置 50
第二节 消化与排泄系统 52
一、消化道的构造 53
二、消化和营养 54
三、消化作用与应用胃毒剂防治害虫的重要性 55
四、排泄器官 56
第三节 呼吸系统 57
一、气管系统及其构造 58
二、气管的呼吸作用 61
三、呼吸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62
第四节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63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物 64
二、神经系统的机能 66
三、神经系统的分布 68
四、昆虫的感觉器官 70
五、昆虫的行为 71
六、杀虫药剂对害虫神经系统的作用 75
第三章 储粮害虫生物学 77
第一节 储粮害虫的繁殖方式 77
一、卵生 77
二、单性生殖(孤雌生殖) 77
三、伪胎生(卵胎生) 78
第二节 胚胎发育 78
一、卵的构造 78
二、卵型与卵的保护形式 79
三、胚胎发育 80
第三节 胚后发育 81
一、孵化 81
二、幼虫期(包括脱皮和生长) 81
三、变态 82
四、幼虫的类型 84
五、蛹期 85
第四节 成虫期 87
一、羽化 87
二、成虫期 88
三、二型性和多型性 89
第五节 世代、休眠和生活年史 89
一、世代 89
二、休眠与停育 90
三、生活年史 92
第四章 害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95
第一节 气候因子 97
一、温度 97
二、湿度 101
第二节 食料因子 103
一、害虫的食性 104
二、害虫的为害方式 105
三、储粮的种类和害虫生长发育的关系 106
第三节 人为因子 108
一、储粮害虫发生与发展的人为因子 109
二、控制害虫发生的人为因子 110
第五章 储粮害虫的主要各目 112
第一节 分类概述 112
一、为什么要对储粮害虫进行分类 112
二、分类系统 113
三、昆虫的命名法 113
四、储粮害虫的分目检索表及其应用 114
第二节 鞘翅目 117
一、象虫科 118
(一)米象 118
(二)谷象 121
(三)甘薯小象鼻虫 122
二、长角象虫科 125
(四)咖啡豆象 125
三、长蠹科 127
(五)谷蠹 127
四、谷盗科 130
(六)大谷盗 130
(七)暹逻谷盗 132
五、拟步行虫科 133
(八)赤拟谷盗 133
(九)杂拟谷盗 135
(一○)黑粉虫 137
(一一)黄粉虫 139
(一二)黑菌虫 140
(一三)暗黑菌虫 142
(一四)二带黑菌虫 143
(一五)姬拟谷盗 144
(一六)长头谷盗 146
(一七)阔角谷盗 147
六、扁甲科 148
(一八)长角谷盗 149
(一九)锈赤扁谷盗 150
七、锯谷盗科 151
(二○)锯谷盗 151
(二一)米扁虫 153
八、露尾甲科 154
(二二)黄斑露尾虫 154
(二三)脊胸露尾虫 157
九、皮蠹科 159
(二四)黑皮蠹 159
(二五)红斑皮蠹 159
(二六)拟白腹皮蠹 164
(二七)钩纹皮蠹 165
(二八)小圆皮蠹 167
十、窃蠹科 169
(二九)烟草甲虫 169
(三○)面包蠹虫 171
十一、蛛甲科 172
(三一)日本蛛甲 172
(三二)裸蛛甲 174
(三三)黄金蛛甲 176
十二、豆象科 178
(三四)绿豆象 178
(三五)蚕豆象 180
(三六)豌豆象 183
第三节 鳞翅目 185
十三、麦蛾科 186
(三七)麦蛾 186
(三八)马铃薯块茎蛾 188
(三九)棉花红铃虫 191
十四、卷螟科 193
(四○)印度谷螟 194
(四一)粉斑螟 196
(四二)地中海粉螟 198
十五、螟蛾科 200
(四三)紫斑谷螟 200
(四四)米黑虫 202
十六、蜡螟科 205
(四五)一点谷螟 205
十七、谷蛾科 207
(四六)谷蛾 207
第四节 ?蠊目 209
十八、?蠊科 209
(四七)东方?蠊 209
(四八)美洲?蠊 210
十九、姬蠊科 210
(四九)德国?蠊 210
第五节 啮虫目 212
二十、书虱科 212
(五○)书虱 212
二十一、窃虫科 213
(五一)尘虱 214
第六节 缨尾目 214
二十二、衣鱼科 214
(五二)衣鱼 214
第七节 蜱螨目 215
二十三、粉螨科 219
(五三)粉螨 219
(五四)卡氏长螨 223
(五五)椭圆板白螨 225
二十四、毛螨科 226
(五六)普通毛螨 226
二十五、肉食螨科 229
(五七)普通肉食螨 229
二十六、虱状恙螨科 231
(五八)虱状恙螨 232
第六章 储粮害虫防治概论 237
第一节 储粮害虫的传播感染与检查方法 237
一、储粮害虫传播的途径 237
二、储粮害虫的检查 239
三、害虫密度的表示与计算 248
第二节 防治害虫的几个方面及综合防治法 250
一、防治储粮害虫的几个方面 250
二、综合防治法 253
第三节 防治的原则和要求 257
一、防治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257
二、正确掌握防治的基本关键 258
第七章 清洁卫生防治 261
第一节 清洁卫生防治的重要意义 261
第二节 清洁卫生防治的基本原理及其防治范围 262
第三节 清洁卫生防治的方法步骤 263
一、场头清洁消毒工作 263
二、仓库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265
三、加工厂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268
第八章 物理与机械防治 270
第一节 物理防治法的作用与意义 270
第二节 物理防治法的理论基础 271
一、害虫生命活动的温度界限及其抗性 271
二、高温致死的过程及原因 275
三、低温致死的过程及原因 276
第三节 物理防治法 279
一、高温杀虫法 279
(一)日光曝晒法 279
(二)烘干杀虫法 280
(三)蒸汽杀虫法 282
(四)套囤高温密闭防治豆象 284
(五)高温烫杀蚕豆象、碗豆象 286
二、低温杀虫法 288
(一)仓外薄摊冷冻、趁冷密闭储藏 288
(二)仓内通风、冷冻杀虫 289
三、原子能杀虫法 290
第四节 机械除虫法的意义及其原理 291
一、意义 291
二、作用原理及应用对象 291
第五节 机械除虫方法 292
一、机械除虫方法 292
(一)风车除虫 292
(二)筛子除虫 292
二、机械除虫的注意事项 297
第六节 压盖防治法 297
一、压盖杀虫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297
二、压盖的材料与方法 298
三、压盖杀虫的注意事项 298
第九章 化学防治法的理论基础及杀虫药剂 300
第一节 化学防治法的基本概念 300
一、化学防治法的意义 300
二、化学防治法的基本原理 301
第二节 杀虫药剂的分类与要求 304
一、什么是毒剂 304
二、杀虫药剂的分类 305
三、选用杀虫药剂的要求 307
四、杀虫药剂的混合使用 309
五、剂量、药剂浓度及单位面积或体积施用量 310
第三节 杀虫药剂的化学结构与毒效的关系 312
一、药剂的分子量 313
二、环的数目及环的构造 315
三、有效基或带毒基 317
四、影响毒性的其他基团 321
五、各种链和键对毒性的影响 323
第四节 杀虫药剂的物理性质与毒效的关系 325
一、粉剂的物理性质与毒效的关系 325
二、液剂的物理性质与毒效的关系 329
三、气体毒剂(熏蒸剂)的物理性质与毒效的关系 349
第五节 杀虫药剂的毒理作用 364
一、毒剂侵入虫体的途径与步骤 365
二、仓用杀虫药剂的毒理作用 372
第六节 植物性杀虫剂 378
一、除虫菊 379
二、烟草碱 384
三、鱼藤 387
第七节 无机杀虫剂 391
一、砷素剂 392
二、氟素剂 394
第八节 有机合成杀虫剂 395
一、六六六(六氯化苯) 395
二、滴滴涕 402
三、敌百虫 406
四、马拉硫磷 411
五、滴滴畏 416
第九节 熏蒸剂 419
一、磷化铝 419
二、氯化苦 425
三、二氯乙烷 430
四、溴甲烷 432
五、氢氰酸 438
六、二硫化碳 444
七、二氧化碳与熏蒸剂的混合使用 448
第十章 杀虫药剂与器械的应用技术 451
第一节 液剂 451
一、液剂的种类 451
二、液剂的应用范围 451
三、应用器械 452
四、液剂的浓度与应用对象 458
五、操作步骤 460
第二节 粉剂 461
一、粉剂的种类 461
二、粉剂的应用范围 461
三、应用器械 461
四、粉剂的有效成分及用药量 464
第三节 烟剂 465
一、烟剂的概念 465
二、烟剂的性能与特点 466
三、烟剂的组成物质 466
四、烟剂的配方 467
五、烟剂的配制法 470
六、发烟器 470
七、烟剂的使用范围与方法 472
第四节 熏蒸剂 473
一、熏蒸组织与设计 473
(一)组织与分工 473
(二)设计与布置 474
(三)安全措施 481
二、熏蒸方法与步骤 483
(一)仓内施药 483
(二)仓外施药 486
(三)帐幕熏蒸 493
(四)加工厂熏蒸 494
三、放气散毒及善后处理工作 500
(一)密闭时间 500
(二)放气散毒 500
(三)处理氰化钠残渣 501
(四)整理熏蒸器材 501
(五)测定粮食中的残毒量 501
(六)预防害虫再度感染 502
四、熏蒸操作注意事项 502
五、防毒面具 502
(一)概述 502
(二)防毒面具的构造及性能 504
(三)使用方法 506
(四)推护与保藏 507
(五)效能测定 508
第十一章 防雀灭鼠 511
第一节 老鼠 511
一、鼠的种类 511
二、鼠的生活习性 512
三、鼠害检查方法 514
四、鼠的危害性 515
五、防治方法 516
第二节 麻雀 521
一、麻雀的形态 522
二、麻雀的生活习性及其危害 522
三、预防雀害的方法 523
附录:实验指导 524
实验一、双管解剖镜的构造及使用技术 524
实验二、昆虫纲外部形 527
实验三、昆虫内部解剖 531
实验四、昆虫纲的生物学 532
实验五、储粮害虫各目特征 534
实验六、检查储粮害虫的方法 542
实验七、烟剂配制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