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自 序 1
第一章庄子哲学:认识论 1
一小大之辩 1
二逍遥 4
三相对主义 8
四彼是方生之说 11
五齐物 12
六知之濠上 16
一天运 21
第二章庄子哲学:本体论 21
二浑沌 23
三宇宙 26
四形而上学 30
五有与无(一) 32
六复根 35
七道 39
八道的属性:道无所不在,又复归于一 41
九有与无(二) 43
十玄之又玄 45
十一有与无(三) 48
十二道的属性: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52
十三 自化 58
第三章庄子哲学:社会观 61
一养生 61
二生死如一 64
三真人 69
四圣人 71
五至德之世 72
六倒置之世 75
七与世同波 78
一贫贱之师 81
第四章儒家理想与原则的奠立:孔子和孟子 81
二亲子关系与仁学 92
三三代历史与政治理想 96
四言必称尧舜 100
五性善说与心理分析 104
六王政与君道 108
七予岂好辩 111
第五章儒家的发展:《礼记》和《易传》 121
一礼节 121
二乐和 123
三王制 125
四孔子的“权”与礼记的“成” 130
五八卦和大衍之数 134
六天人秩序的还原 136
七应天 137
八礼三本 141
九 《易传》的“道”与庄子的“道” 143
十多元和相对原则的完备 147
第六章儒家思想的转变:荀子和韩非 151
一天论:天人相参和天人之分 151
二性恶论:性伪之分和性伪合 156
三礼论 161
四兼王霸和法后王 163
五儒家的转变和原则的澄清 166
六韩荀的师承渊源 170
七韩非的历史观 176
八 “道生法”解 178
九法治:循名责实 185
第七章早期儒家学说的政治实践 192
一汉仪的制定 192
二汉代学术 201
三罢黜百家的实质 210
一直觉认识论 221
第八章庄子和老子的比较 221
二古代物理学 223
三道论 225
四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 228
第九章庄子哲学的后世影响和后世对庄子 232
哲学的改造 232
一荀子和韩非 232
二司马谈司马迁父子 236
三郭象和裴頠 240
四对庄子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评价 251
五空前绝后往而不返 257
一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 264
第十章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264
二儒道天人坐标体系 284
三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哲学比较:从经典物理学 299
到相对论物理学 299
四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哲学比较:天体物理学 305
和量子力学 305
五庄子仍在徘徊 314
附录 319
庄学通览 319
部分引用和参考书目 352
后记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