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哲学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三、哲学的历史发展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8
一、现时代时代精神的精华 8
二、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 9
三、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14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15
二、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科学依据 17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18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1
第一节 物质 21
一、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21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3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27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7
二、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存在方式 30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6
一、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 36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39
第二章 从物质到意识 42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42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2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6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48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48
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50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 52
第三节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55
一、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55
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8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61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61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61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63
一、原因和结果 65
第二节 联系的几种基本形式 65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67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70
四、内容和形式 72
五、现象和本质 74
六、系统和要素 76
第一节 运动、变化和发展 82
一、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 82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82
二、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性和规律性 85
第二节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88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88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90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93
第三节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97
一、质、量、度 97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99
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01
一、肯定和否定 104
第四节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04
二、否定之否定 106
第五章 实践和认识 112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112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12
二、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 114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18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18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20
一、从实践到认识 122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22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25
三、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 127
第四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30
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130
二、从必然到自由 132
三、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134
第六章 真理和价值 140
第一节 真理 140
一、真理及其特性 140
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44
第二节 价值 147
一、价值及其特点 147
二、价值与价值评价 150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153
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153
二、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56
第七章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159
第一节 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59
一、劳动实践和人类社会的产生 159
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及其相互作用 162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64
第二节 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66
一、地理环境 166
二、人口因素 169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71
第三节 历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172
一、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辩证关系 172
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性 175
一、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历史观及其主要缺陷 177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177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意义 180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83
第八章 社会有机体 185
第一节 社会有机体及其特征 185
一、人类社会是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 185
二、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188
第二节 社会有机体的结构 189
一、物质技术结构 189
二、社会经济结构 194
三、社会政治结构 198
四、社会意识结构 203
第九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 210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10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10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13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215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16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216
二、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19
一、科学、技术与科技革命的本质特征 221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221
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224
三、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 228
第四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32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32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38
第一节 社会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242
一、社会形态范畴的科学含义 242
第十章 社会形态及其演进过程 242
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44
三、社会形态演进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45
四、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过程 248
第二节 社会形态的演进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51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 251
二、社会主义在比较落后的国家胜利带来的历史课题及其意义 25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特征 259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259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260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62
四、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264
五、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特征 266
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特征 270
第四节 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74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 274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276
第十一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279
第一节 社会与人 280
一、人的本质 280
二、人的价值 282
三、人的自由 285
第二节 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288
一、社会进步及其历史趋势 288
二、文化是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度 290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293
第三节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96
一、人的全面发展 296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298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