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文学·艺体篇 3
第一章 口头文学 3
第一节 原始口头文学 3
一、开天辟地歌 4
二、人类起源和洪水滔天歌 6
三、生产劳动和发明创造歌 11
第二节 古代前期口头文学 13
一、迁徒歌 14
二、爱情叙事诗歌 22
第三节 古代中期口头文学 25
一、传说故事 26
二、早期起义史诗 30
第四节 古代后期口头文学 36
一、雍乾起义诗歌 37
二、乾嘉起义的诗歌和传说故事 40
三、反映日常生活的作品 45
第五节 近代口头文学 57
一、传说故事 57
二、苦歌 62
三、反歌和革命歌 64
四、情歌 73
五、民谣、童谣 81
一、苗族最早一批文人及其作品 83
第一节 古代书面文学 83
第二章 书面文学 83
二、改土归流后书面文学的初步发展 87
三、苗族《竹枝词》 93
第二节 近代书面文学 95
一、苗族文人诗文创作的发展 95
二、文坛泰斗沈从文和苗族作家文学的兴起 118
第三章 艺术和工艺 126
第一节 民间艺术 127
一、音乐 127
二、舞蹈 139
三、戏剧 147
一、编织 151
第二节 传统工艺 151
二、刺绣、挑花 157
三、蜡染和土法染布 162
四、银饰加工、苗刀和鸟枪制作 166
第四章 武术体育 170
第一节 苗族武术 170
一、拳术 171
二、拳谱和戒律 176
三、绝技和气功 181
四、武术师 183
第二节 民间体育 185
一、划龙舟 185
三、戏秋千 186
二、上刀梯 186
四、赛马 187
五、摔跤 188
六、斗牛 188
七、射弩 189
八、舞狮、舞龙 190
九、跳鼓和芦笙舞的体育动作 191
十、其他体育活动 193
思想·科教篇 197
第五章 哲学观和社会思想 197
第一节 哲学观 197
一、苗族“创世说” 197
二、苗族的人类起源说 201
三、苗族生成哲学——事物生成共根源 203
四、苗族灵魂观和鬼神观 205
第二节 古代、近代苗族思想家 206
一、吴鹤的哲学和教育观 206
二、满朝荐的哲学和社会政治观 206
三、龙绍纳的哲学和社会观 208
四、龙凤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209
五、张秀眉的社会政治思想 209
第三节 熊希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实践 211
一、从维新改革到君主立宪 212
二、拥护共和,效力中华民国建设 214
三、热衷于慈善救济事业 217
一、家庭组合 220
第六章 伦理道德和习惯法 220
第一节 家庭、姓氏及称谓 220
二、分灶、继承和过房、入赘 221
三、亲属关系及称谓 223
四、姓氏与聚族而居 224
五、鼓社 226
第二节 社交礼节和道德风尚 227
一、称呼礼节 227
二、见面礼貌与待人规矩 227
三、社会风尚 228
第三节 习惯法及其执行机制 232
一、“埋岩”与古理古规古法 232
二、“议榔”及“榔规” 238
三、“合款”及“款规”、“款约” 240
四、寨老和理老制 242
第七章 苗医苗药 244
第一节 苗医 245
一、理论学说 245
二、诊断和分类 247
三、诊治原则和方法 252
第二节 苗药 257
一、苗药命名和加工 257
二、苗药配方与验方 261
第八章 苗区教育 267
第一节 清中叶以前的苗区教育 268
一、学校教育的初创 268
二、学馆和书院的发展 269
三、苗疆义学的创始和发展 271
四、“苗生”应试与科举 274
第二节 清后期和民国年间苗区教育 278
一、官私书院和苗义学的进一步发展 278
二、新学的建立和民国年间的“边教” 281
三、教会办学 291
第三节 “苗疆”著名院校 296
一、官、私书院 296
二、国立、省立学校 297
第九章 语言文字 302
第一节 苗语 302
一、苗语的方言、土语和系属 302
二、苗语的基本特点 308
第二节 苗文 313
一、苗文的创制 313
二、苗语文字方案 316
风俗·宗教篇 327
第十章 婚俗 327
第一节 婚约缔结 327
一、跳月、跳花 327
二、唱歌觅偶 335
三、“玩表”、“踩月”和“会姑娘” 341
四、“吃姊妹饭”和爬坡节 345
第二节 成婚礼仪 349
一、订婚议聘 349
二、迎亲送亲 359
三、归宁和坐家 373
第三节 婚姻规制 378
一、“同族”、“同姓”的婚姻限制 378
二、外族不婚与异支不婚 380
三、舅霸姑婚和姨表不婚 384
四、改嫁和转房 387
五、离婚 390
第十一章 丧俗 394
第一节 埋葬形制 394
一、所谓“不葬” 395
二、崖洞葬 395
三、“二次葬” 400
四、横埋 401
五、镶板土葬和木槽葬 402
六、棺木土葬 404
七、火葬 405
第二节 丧葬祭仪 405
一、历史变迁 406
二、近代各苗族地区丧葬祭仪 409
第十二章 服饰 424
第一节 湘西和湘西南苗族服饰 424
一、湘西苗族服饰沿革 424
二、湘西南苗族服饰演变 430
第二节 贵州地区苗族服饰 432
一、改土归流和“苗疆”开辟前的服饰 432
二、改土归流后服饰变革 435
三、近代以来流行的苗族服饰 442
第三节 云南地区苗族服饰 454
一、历史沿革 454
二、近数十年来流行的苗族服饰 458
第四节 其他地区苗族服饰 463
一、广西苗族服饰 463
二、川南地区苗族服饰 465
三、海南苗族服饰 467
第十三章 饮食、居住、节庆 470
第一节 饮食 470
一、主食 470
二、副食 473
三、酒、茶文化 477
第二节 房屋建筑 481
一、茅屋 481
二、瓦屋 482
三、“干栏式”楼居 484
四、苗乡吊脚楼 485
五、鼓楼和风雨桥 485
六、苗乡凉亭 486
第三节 民族节日 487
一、过“苗年” 487
二、鼓脏节 491
三、“四月八” 493
四、龙船节 495
五、吃新节 499
六、芦笙节 501
七、跳花节 502
八、其他节日 503
第十四章 宗教信仰 509
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 509
一、万物有灵与自然崇拜 509
二、图腾和祖先崇拜 514
第二节 鬼神崇拜和祭祀 519
一、鬼神崇拜 519
二、祭祀典仪 527
第三节 巫术和占卜 538
一、巫术 539
二、占卜 543
第四节 禁忌 545
一、宗教祭祀性禁忌 545
二、时令忌日 547
三、起居饮食禁忌 550
四、婚丧及妇女禁忌 554
五、农事劳作禁忌 556
第五节 天主教和基督教 558
一、天主教和基督教开始传入苗区 558
二、川黔滇边苗族与基督教 561
三、民国年间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其他苗族地区的传播 564
后记 567
附录 主要征引和参考书目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