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早期雷达对天线的要求 1
1.2 卫星通讯和其它应用 1
第一章 赋形的需要 1
1.3 紧缩场 2
1.4 反射面合成中的几何光学假设 2
1.5 内容的按排 3
参考文献 4
2.1 序言 5
2.2 单位球上的复坐标系 5
第二章 反射面设计中的复坐标系 5
2.3 反射的基本方程 9
2.4 焦散 13
2.5 反射面曲率 15
2.6 互易反射面 16
2.7 保角变换的应用 17
2.8 举几个例子 18
参考文献 20
第三章 作为边值问题的反射面设计 20
3.1 公式 20
3.3 极坐标系 23
3.2 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23
3.4 线性化 25
3.5 有限差分法 26
3.6 计算结果 27
参考文献 30
第四章 作为初值问题的反射面设计 30
4.1 序言 30
4.2 公式 31
4.3 几个精确解 32
4.4 换算到准线性系统 34
4.5 初始条件 36
4.6 反射面曲率 38
4.7 有限差分公式 38
4.3 反射面形状的计算结果 39
参考文献 43
第五章 反射面口径平面上的相位及功率密度分布 44
5.1 口径场关系 44
5.2 符号及基本定义 44
5.3 在单反射面的口径平面上的相位及功率密度 45
5.4 反射面系统口径平面上相位与功率密度分布 48
5.5 旋转对称的双反射面系统 51
5.6 附录:面元变换因子的计算 53
参考文献 54
第六章 用赋形偏置双反射面控制口径照度 55
6.1 序言 55
6.2 射线几何学 56
6.3 基本方程组 56
6.4 解析解 60
6.5 教值解 63
6.6 计算结果 64
参考文献 68
6.7 非圆口径的推广 68
第七章 用赋形偏置双反射面控制口径交叉极化 69
7.1 低交叉极化设计的需求 69
7.2 极化射线的反射 69
7.3 馈源喇叭 70
7.4 双反射面系统 71
7.5 零交叉极化的付面设计 73
7.6 付面的口径投影 75
7.7 口径变换函数ω(η) 76
7.8 主反射面设计 76
7.9 口径功率分布 77
7.10 零交叉极化的设计及门径照度的约束 78
7.11 数值结果 79
7.12 预先给定口径形状的交叉极化电平 81
7.13 馈源方向图不对称的零交叉极化设计 82
参考文献 83
第八章 赋波束的双偏置系统 84
8.1 双反射面的远场合成 84
8.2 基本公式 85
8.3 一个参量和两个参量的反射面设计 86
8.4 零交叉极化的窄波束系统 87
8.5 远场功率方向图 90
8.6 一个特例 91
8.7 设计步骤 94
8.8 一些计算结果 96
参考文献 97
第九章 几何光学假设的补充 98
9.1 校正理论 98
9.2 低交叉极化设计的方向图计算 100
参考文献 101
附录:基本方程的总结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