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发展史 1934-1993》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太原钢铁公司史志鉴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4616877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西北炼钢厂的创建(1932年6月~1937年11月) 5

第一节 创建西北炼钢厂的起因 5

一、山西盛产煤铁 5

二、三晋冶铁历史悠久 5

三、阎锡山决意创建西北炼钢厂 6

第二节 西北炼钢厂的筹备 7

一、西北实业公司概况 7

二、炼钢筹备委员会的成立 7

三、派员考察,拟定建厂计划 8

四、创建西北炼钢厂的资金来源 10

第三节 西北炼钢厂的建设过程 11

一、图纸的设计和设备的购买 11

二、西北炼钢厂的兴建过程 11

第四节 西北窑厂的筹建经过 13

一、创建西北窑厂的目的 13

二、创建西北窑厂的经过 13

三、西北窑厂的原料来源及产品种类 14

第五节 工人的生活状况和抗日斗争 15

一、官僚资本和封建把头对工人的层层盘剥 15

二、地下党支部的建立和抗日斗争 16

三、参加工人武装自卫队,奔赴抗日前线 16

第二章 日寇占领下的太原铁厂(1937年11月~1945年8月) 19

第一节 西北炼钢厂沦为殖民地企业 19

一、日寇侵占太原及其掠夺山西资源的部署 19

二、日寇侵占西北炼钢厂和西北窑厂 20

三、日寇搜捕劳动力进行未完工程建设 21

四、日寇的掠夺性生产 22

五、垄断生产技术,滥用机器设备 24

第二节 日寇对铁厂华工的野蛮蹂躏和残酷剥削 25

一、法西斯统治与毒化政策 25

二、华工的地狱,日寇的天堂 28

第三节 铁厂和窑厂华工的抗日斗争 30

一、华工反掠夺反迫害的斗争 30

二、党组织在太原铁厂的地下活动 32

第三章 阎锡山再度统治时期的西北炼钢厂(1945年8月~1949年4月) 34

第一节 西北炼钢厂生产的军事化 34

一、阎锡山重返太原 34

二、太原铁厂复名为西北炼钢厂 34

三、西北炼钢厂的基本情况 36

四、西北窑厂的基本情况 37

五、西北炼钢厂的复工生产 37

六、西北炼钢厂生产的军事性 38

七、西北炼钢厂生产不景气 39

八、西北炼钢厂及窑厂的一些技术改造 41

第二节 白色恐怖和工人极端贫困化 42

一、工人生活极端贫困 42

二、血腥的“三自传训” 44

第三节 工人阶级反迫害反饥饿斗争 46

一、白色恐怖下的红色堡垒 46

二、工人的反迫害、反饥饿斗争 47

第四章三年恢复时期的太原钢铁厂(1949年4月~1952年12月) 50

第一节 太原的解放和太钢的新生 50

一、西北炼钢厂的解放 50

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 51

三、修复破旧设备,迅速恢复生产 52

第二节 进行民主改革,纯洁职工队伍 53

一、镇压反革命 53

二、进行劳保登记,开展民主改革 54

三、开展“三反”运动 55

第三节 改造旧工厂,建立新型社会主义企业 56

一、管理机构的变革 56

二、建立管理委员会,实行职工代表会议制 59

三、整顿生产秩序,改革工资制度 60

四、制定职责条例 61

五、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 62

第四节 扩大生产规模,向特殊钢厂迈出第一步 63

一、三年建设综述 63

二、进行改建扩建,扩大生产规模 63

三、新建以生产特殊钢为主的电炉炼钢部 64

四、新建以轧制硅钢片为主的薄板部 65

第五节 科学技术工作的良好开端 65

一、群众性的找窍门运动 65

二、扩大品种,试炼硅钢、不锈钢 67

第六节 太钢恢复时期的成就 68

一、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68

二、职工劳动条件显著改善 69

三、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69

第五章 由普通钢厂逐步向特殊钢厂过渡(1953年1月~1957年12月) 72

第一节 向中型特殊钢联合企业转变 72

一、增建两台8吨电炉和薄板酸洗车间 72

二、扩大1号、2号高炉容积和改建3号平炉 73

三、扩建耐火材料部 73

四、其它改建扩建工程 74

五、向大型特殊钢联合企业发展的第一步 74

第二节 初步形成一套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 76

一、全面推行“一长制” 76

二、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76

三、技术管理制度 76

四、实行经济核算,加强定额管理 77

五、推行计划管理,实行作业计划制度 78

六、加强调度工作,整顿原始记录 79

七、调整组织机构 80

第三节 加强科研,大力发展特殊钢 81

一、采用新技术,推广新工艺 81

二、加强科研机构,建立中心试验室 82

三、大力开展特殊钢试制工作 83

四、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中心的劳动竞赛 84

第四节 太钢“一五”时期的生产成就 85

一、主要产品产量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85

二、产品质量逐年提高 85

三、生产成本显著下降 85

四、优质钢生产大发展 85

五、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86

第五节 生活福利和文教事业的发展 87

一、进行工资改革,职工收入增加 87

二、生活福利事业蓬勃发展 88

三、文化教育事业推向高潮 89

第六章 太钢跃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8年1月~1960年12月) 91

第一节 一批基建工程建成投产 91

一、年开坯100万吨钢的初轧厂 91

二、计划外建起12座6吨侧吹转炉 92

三、几项重大技术改造工程 93

四、高、焦、电三大工程 93

五、基建投资和竣工项目 96

第二节 钢铁生产“大跃进” 97

一、大炼钢铁运动 97

二、优质高产运动 97

三、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质量下降 98

四、大量试制新品种,品种规格大幅度增加 99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出现“马鞍形” 100

六、“大跃进”给生产带来的不平衡 100

第三节 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运动 101

一、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 101

二、自制施工机械运动 102

三、科研队伍削弱,技术规程流于形式 103

第四节 破除规章制度,正常管理受冲击 103

一、大破大立,管理陷入混乱 103

二、精简机构,下放干部 104

三、与七冶合并及机构变动 104

第五节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 105

一、职工人数猛增,计件工资被废除 105

二、工厂办学校 106

三、职工食堂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06

第七章 全面向特钢企业转变(1961年1月~1966年6月) 107

第一节 贯彻调整方针,加强企业管理 107

一、贯彻《工业七十条》,制订调整方案 107

二、废止“人海”战术,精减职工三万 108

三、废除瞎指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108

四、贯彻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110

第二节 主要产品产量的下降与回升 110

一、生产的急剧下降 110

二、扭亏为盈,生产稳步回升 112

第三节 发展优质品种,创四大名牌 114

一、建立科研机构和中心试验工厂 114

二、大力试制新产品 114

三、创名牌攻尖端,优质钢材比达61% 114

第四节 缩短基建战线和大规模建设的再次兴起 117

一、贯彻调整方针,削减基本建设 117

二、国务院批准太钢进行改建 120

三、开始建设大型特殊钢铁联合企业 120

第五节 调整时期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 124

一、低标准,瓜菜代,节约度荒 124

二、职工工资收入的下降与回升 125

三、职工住宅与食堂的增加 125

四、中小学教育与幼托事业 126

五、医疗卫生事业 126

第八章 十年内乱中的太钢(1966年6月~1976年10月) 129

第一节 十年内乱中太钢的生产和管理 129

一、内乱初期的生产和管理 129

二、武斗频繁,生产横遭破坏 129

三、贯彻整顿方针,生产逐步回升 130

四、从“批林批孔”到内乱结束 131

五、十年内乱中的设备状况 131

六、十年内乱期间的劳动生产率 131

第二节 十年内乱中的基本建设 132

一、峨口铁矿的建设 132

二、制氧站的建设 133

三、烧结厂的建设 134

四、第二炼钢厂的建设 134

五、第七轧钢厂的建设 135

六、第六轧钢厂的建设 136

第三节 十年内乱中的科技工作 136

一、内乱中的科技管理 136

二、重点攻关项目及其成果 137

第九章 拨乱反正,太钢进入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80年12月) 140

第一节 日趋正规的企业管理 140

一、管理体制的变化 140

二、生产管理整顿和调度指挥的强化 140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 141

四、安全管理的进步 142

五、职工培训初具规模 143

六、奖励制度的实行 144

第二节 生产建设的新局面 145

一、各项生产指标随着整顿迅速回升 145

二、重点品种的质量攻关和创优 146

三、特钢品种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 147

四、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148

第三节 年产百万吨钢的配套工程建设 149

一、基建体制变更及自营队伍建设 149

二、矿山配套工程建设 149

三、机械设备配套工程及其他项目的建设 149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振兴 150

一、科技力量和管理的加强 150

二、一批新技术、新工艺达国内先进水平 152

三、新产品试制工作受表彰 153

第五节 职工生活提到议事日程 154

一、职工收入明显增加 154

二、职工住房等福利设施逐步扩大 154

第十章 “六五”计划时期的太钢(1981年1月~1985年12月) 157

第一节 充满活力的企业管理 157

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责任制的推行 157

二、企业的全面整顿和验收 158

三、“四全”管理和基础管理的加强 159

四、安全管理和环保管理 161

五、加强物资管理的计划性 162

六、设备管理的改进 162

七、民主管理和职代会的恢复 163

第二节 生产建设的新突破 164

一、特钢品种的发展 164

二、重点产品的创优面扩大 165

三、正确的经营决策,科学的生产组织 166

第三节 科学技术硕果累累 167

一、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和推广 167

二、重点科研新产品的试制 170

三、科研装备的完善和管理的改进 171

第四节 以技术改造和配套工程为主的基本建设 174

一、以发展特钢为目标的技术改造 174

二、综合能力配套工程的建设 175

三、能源、环保设施建设 177

第五节 职工全员培训经验的创造 178

一、培训管理和设施 178

二、青工技术补课和专业培训 179

三、文化补课和系统教育 180

四、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干部培训 180

第六节 职工生活从多方面得到改善 182

一、职工福利事业迅速发展 182

二、职工收入普遍增加 183

三、文化体育活动空前活跃 184

第七节 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185

一、围绕经济工作进行日常教育 185

二、开展系统教育,为改革开路 186

三、政工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86

四、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187

第十一章 太钢在改革中前进(1986年1月~1990年12月) 191

第一节 管理与改革 191

一、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经营机制 191

二、全面加强“三大”管理 192

三、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企业素质 201

第二节 为发展特钢生产的技术改造 203

一、技术改造方针 203

二、技术改造项目 204

三、钢铁生产蓬勃发展 205

第三节 科学技术欣欣向荣 207

一、强化科技管理,注重科技效益 207

二、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 208

三、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209

四、积极推广电子技术 209

第四节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210

一、党的建设工作 210

二、思想政治工作 211

第五节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空前提高 215

一、职工物质生活显著提高 215

二、中小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 216

三、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216

第十二章 太钢在腾飞(1991年~1993年) 218

第一节 加快改革步伐,生产力空前解放 218

一、深化经营机制改革 218

二、钢铁生产突飞猛进 219

第二节 坚持钢铁发展方向,走科技进步先导型道路 222

一、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222

二、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优势产品 223

三、大力推广新技术,增加企业效益 224

第三节 基建、技改工程进展顺利,技术装备结构趋向合理 224

一、4号高炉的建成 224

二、几项配套工程的竣工 225

三、两个在建的工程项目 226

第四节 抓好政治思想工作 促进改革和生产建设 226

一、党的组织建设工作 226

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227

第五节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职工生活明显改善 230

一、职工住房 230

二、医疗卫生 230

三、教育方面 230

四、职工收入增加 231

附录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