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玺印的起源 1
二 殷墟出土的“亚?”印 5
插图目录 5
一 新石器时代的陶印模 5
三 西周铜质双联印 9
四 西周铜质图像印 9
二 出土文物上的古代用印遗迹 12
(一)古代封泥 14
五 封泥 16
六 纸或丝织品上的朱色印文 22
(二)器物上的印记 23
七 陶器上的玺印痕迹 26
八 “日庚都萃车马”铜玺 30
三 战国古玺及其国别研究 34
九 战国楚玺 37
一○ 战国齐玺 42
一一 战国燕玺 44
一二 战国三晋玺 48
四 古玺与古玺文字研究 51
五 秦印和秦封泥 62
一三 秦印和秦封泥 65
六 两汉和新莽印 72
(一)西汉印 73
一四 西汉官印 77
一五 西汉私印 84
(二)新莽官印 85
一六 新莽官印 89
(三)东汉印 90
一七 东汉官印 94
一八 东汉私印 97
七 魏晋南北朝印 103
(一)三国和两晋印 104
一九 三国官印 107
二○ 两晋官印 110
二一 魏晋六面印 113
(二)十六国和南北朝官印 114
二二 十六国官印 116
二三 南朝官印 119
二四 北朝官印 120
八 隋、唐、五代印 125
二五 隋代官印(一) 127
二六 隋代官印(二) 128
二七 唐代官印(一) 130
二八 唐代官印(二) 132
二九 唐代官印(三) 133
三○ 唐代官印(四) 135
三一 唐代官印(五) 137
三二 唐代私印 140
三三 五代十国官印(一) 141
三四 五代十国官印(二) 143
九 宋、辽、西夏、金印 147
(一)两宋印 148
三五 两宋官印(一) 150
三六 两宋官印(二) 151
三七 两宋官印(三) 154
三八 两宋官印(四) 156
三九 两宋官印(五) 157
四○ 两宋私印 158
(二)辽代印 159
四一 辽代官印(一) 162
四二 辽代官印(二) 163
四三 辽代私印 164
(三)西夏印 165
四四 西夏官印 166
(四)金代印 167
四五 西夏私印 167
四六 金代官印 170
四七 金代私印 178
十 元代印和明、清官印 185
(一)元代印 186
四八 元代官印 189
四九 元代私印 193
(二)明代官印 194
五○ 明代官印 197
(三)清代官印 200
五一 清代官印(一) 202
五二 清代官印(二) 204
十一 元末以来农民军官印 209
五三 元末以来农民军官印(一) 215
五四 元末以来农民军官印(二) 217
十二 图像印、民族印和宗教印 221
(一)图像印 222
五五 图像印 224
(二)民族印 225
五六 民族印(一) 227
五七 民族印(二) 229
五八 民族印(三) 231
(三)宗教印 232
五九 宗教印(一) 234
六○ 宗教印(二) 236
六一 宗教印(三) 239
六二 宗教印(四) 240
参考书目 244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