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发生编 3
第一章 日月崇祀与戏剧初影 3
第一节 中朝远古祭日祭天及祭祀中的演艺活动 3
第二节 日本神话《天之岩屋》 7
第三节现存祭祀剧里日神崇拜残影 9
第四节东亚各国的元宵、中秋祭月活动 12
第五节歌舞娱乐活动“踏歌” 16
第六节从“踏歌”到《踏谣娘》 26
第二章远古争战、臣服与早期戏剧的纳贡性能 28
第一节从日本神话“山幸海幸”说起 28
第二节谜一样的“夔率百兽舞”、“方相氏” 30
第三节蚩尤戏、角觝戏、《东海黄公》、相扑 34
第四节《九歌·国殇》新解 38
第三章 性崇拜及其在戏剧中的面影 42
第一节雩舞、“尸女”、阴阳观念及其联想物 43
第二节从“万舞”到“歌墟”(歌垣) 46
第三节东亚民俗艺能中的男根模型 50
第四章 从傩祭到戏剧之途径 55
第一节中国本土傩祭的戏剧性变化 56
第二节朝鲜半岛的傩礼、傩戏、假面戏 68
第三节 日本:从追傩到能乐 88
源流编 101
第五章中古大陆艺能与周边区域的交流 101
第一节隋唐文化的繁盛及其对周边国家的辐射 101
第二节关于舞乐 103
第三节关于散乐 107
第四节关于伎乐 110
第六章 中世——中日韩社会形态与戏剧形态的分道扬镳 124
第一节 中国:都市的繁荣和市民文艺的发生 124
第二节 日本的《新猿乐记》及对它的比较思考 129
第三节韩国当时的戏剧状况 136
第四节中日韩戏剧的分道扬镳 139
第七章 由能乐看中日古文艺的授受与背离 142
第一节能乐的历史概貌 142
第二节能乐的戏剧构成及其与中国戏曲异同 144
第三节元杂剧与能乐比较观 155
第八章从韩国“唱剧”看中韩古代演艺文化的交流 159
第一节唱剧及其表演形式 160
第二节“唱剧”的起源及其与唐宋歌令讲唱的关系 167
第三节“唱剧”剧本及其与中国古典文艺的关系 172
第九章傀儡戏的渊源与流变 179
第一节中国傀儡戏史鸟瞰 180
第二节两宋的“五大傀儡戏”及其存废 184
第三节朝鲜半岛傀儡戏之传承 187
第四节“郭秃阁氏剧”的构成及其他 189
第五节 日本列岛傀儡戏之流变 192
第六节“人形净瑠璃”及之外 197
第七节古傀儡戏诸考 200
第八节东亚诸地傀儡戏之比较 207
结语:论傀儡戏的“巫官文化”记印 218
比较编 225
第十章农耕祭仪及其对戏剧发展的促进 225
第一节中国的南北秧歌、花鼓 226
第二节韩国的农乐及其他 231
第三节 日本的田乐、田遊 235
第四节中日韩三国元宵农耕艺能的异同 240
第十一章中韩:戏里戏外的地域保护神 245
第一节韩国的“城隍堂”和城隍祭假面剧 245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神崇拜和戏剧中的土地形象 255
第三节戏里戏外的地域保护神 263
第十二章瑞兽信仰、狮子演艺及其源流演变 273
第一节中国狮子演艺的历史与现状 273
第二节韩国的狮子舞和狮子戏 277
第三节 日本的民俗艺能狮子舞、能乐《石桥》 284
第四节 中日韩狮子演艺的文化内涵 292
第十三章从“竹竿子”看戏剧由祭坛走向戏坛的脚步 298
第一节乐舞节目主持人“竹竿子” 298
第二节“灵竹崇拜”的民俗文化背景 302
第三节竹竿子由巫具向戏具演化 306
第四节从乐舞主持人“竹竿子”到戏曲“副末开场” 310
第十四章“沿门逐疫”与“门付艺”——试比较中日间的一种民间傩事 313
第一节中国:从“逐疫”到“卖艺” 313
第二节 日本:由“门付”至“艺” 315
第三节“沿门逐疫”与“门付艺”的异同及比较 320
第十五章名剧、人物形象比较种种 326
第一节《长生殿》系列与系列外的《杨贵妃》 326
第二节《春香传》与《桃花扇》——韩中妓女才女剧比较一题 335
第三节蛇变人还是人变蛇——中日传统演剧舞台上的蛇女故事剧 350
第四节杜丽娘的“梦”和“梦”中的井筒——中日两国的梦意识和梦幻剧 363
第五节《邯郸》与《邯郸记》——中日同题材剧比较一题 374
附录:中日韩戏剧文化交流年表 386
后记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