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新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邬焜,霍有光,陈九龙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051698X
  • 页数:5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学”课程的教材,从大的方面包括绪论和自然哲学,科技哲学,科技方法论三篇12章。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及其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 1

一、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特征 2

二、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图示 2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 6

四、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7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逻辑主线 8

一、关于自然哲学 8

二、关于科学哲学 12

三、关于技术哲学 13

四、自然辩证法体系的逻辑主线 16

第三节 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 18

一、科学与哲学的内在溶合 19

二、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 22

三、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 23

第四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26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26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28

第一编 自然哲学 33

第一章 自然界是物质和信息世界的统一 33

第一节 存在领域的分割 33

一、存在领域传统分割方式的缺陷 33

二、存在领域分割的逻辑推演 34

三、存在领域的重新分割 36

第二节 直接存在的物质世界 38

一、关于“物质”范畴 38

二、关于“自然界” 40

三、自然界的物质性 44

第三节 间接存在的信息世界 46

一、信息的本质 46

二、信息的分类 50

三、信息的质 53

四、信息的特性 56

五、信息的功能 59

第四节 自然界的整体系统性 67

一、系统、要素与联系 67

二、系统的多样性 69

三、系统的整体性 72

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6

一、演化是进退相依的统一 82

第一节 演化范畴的双重规定 82

第二章 自然界的双重演化 82

二、演化是秩序之展开 85

三、演化过程中的两类信息活动 86

四、演化是信息产生、耗散和积累的过程 88

第二节 宇宙自在的双重进化 90

一、宇宙原始信息密码的破译 91

二、原始宇宙的双重演化 93

三、向更高层级的物质和信息模式跃迁的宇宙进化 99

第三节 生命的信息进化 103

一、适宜生命产生的宇宙环境的演化 103

二、生命诞生的信模创生过程 106

三、生命进化的信模跃迁过程 110

四、动物信息活动的形态跃迁 113

第四节 人类社会的信息进化 116

一、多维存在的人 117

二、社会本质的信息规定 122

三、社会进化的信息尺度 126

第三章 自然模式、演化机制与全息境界 131

第一节 自然模式 131

一、三个不同层次的世界 131

二、自然模式图式 133

三、自然模式图的意义 134

第二节 自然演化的一般机制 136

一、热寂说与麦克斯韦妖 136

二、进化与广义热力学第二定律 140

三、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42

四、闭宇宙的自组织循环演化模式 153

第三节 自然演化的全息境界 162

一、演化历史关系全息 162

二、演化未来关系全息 165

三、演化系列关系全息 167

四、演化内在关系全息 169

五、演化结构全息 171

第二编 科技哲学 177

第四章 科技系统与科学发展模式 177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功能与科学精神 177

一、科学技术的性质 177

二、科学技术的特点 180

三、科学技术的基本功能 188

四、科学精神 191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与演化趋势 194

一、科学的整体结构 194

二、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95

四、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趋势与三支劲旅 198

三、技术的体系结构 198

第三节 科学发展模式 202

一、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 202

二、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 206

三、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与科学发展的一般模式 207

第四节 科技贡献率、科技竞争力与科技转移 211

一、科技贡献率 211

二、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科技竞争力 211

三、科技实力、科技创新与科教兴国 215

四、科学中心与科技转移 217

第五章 技术发展与技术创新 221

第一节 技术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21

一、技术的基本要素 221

二、技术要素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222

三、技术要素与技术结构 225

第二节 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式 226

一、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 226

二、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 228

三、技术发展的一般模式 230

第三节 技术创新及其活动域的系统维度 234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分界与本质 234

二、技术创新活动域的概念及其内核要素圈层 238

三、技术创新活动域的外围要素圈层 242

四、技术创新活动域的环境影响因素圈层 246

五、技术创新活动域的宏观等级结构图示 251

第四节 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 252

一、技术创新的线性模型 252

二、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与相互作用模型 255

三、技术创新的周期模型与网络模型 259

四、技术创新的进化理论模型 262

第五节 技术创新的自组织机制 268

一、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出于利润动机的、动态学习的、经济系统的内生行为 268

二、市场具有自发培育创新的能力,市场过程是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 270

三、技术-经济范式的更替乃是有序模式跃迁的自组织进化过程 271

四、技术创新具有自组织活动的一般特点 273

第六章 科技革命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275

第一节 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275

一、科技革命的概念 275

二、人类古代的科技革命 277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80

四、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83

一、文艺复兴与第一次科学革命 287

第二节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287

二、第一次技术革命 290

三、第一次科学革命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292

第三节 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 295

一、第二次科学革命 296

二、第二次技术革命 300

三、第二次科学革命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302

第四节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306

一、第三次科学革命 307

二、现当代技术革命 314

三、第三次科学革命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317

第七章 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两极观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322

一、人类中心主义 322

二、生态中心主义 324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327

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论的提出 327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及其矛盾分析 330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全球性运作 332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知识经济 337

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338

二、生态文明与知识经济 340

第三编 科技方法论 345

第八章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345

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345

一、科学问题及其特点 345

二、科学问题的结构 348

三、科学问题的分类 350

四、科学问题的重要性 353

五、科学问题的来源 356

六、科研选题 358

第二节 观察和实验方法 363

一、科学事实 363

二、科学观察 365

三、科学实验 370

四、观察实验中的机遇 373

第九章 科学思维方法 378

第一节 逻辑思维方法 378

一、科学抽象 378

二、比较、分类和类比 381

三、归纳和演绎 388

四、分析与综合 393

一、数学方法及其特点 396

第二节 数学方法 396

二、数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397

三、数学模型方法 399

第三节 非逻辑思维方法 402

一、形象思维 403

二、直觉和灵感 406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 411

第十章 假说与理论 417

第一节 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 417

一、假说的来源及其特征 417

二、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419

三、提出假说应遵循的原则 421

一、检验假说的原则与方法 423

第二节 科学假说向理论的转化 423

二、假说发展的趋势与条件 426

第三节 科学理论及其评价 428

一、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428

二、科学理论的结构 430

三、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431

四、科学理论评价的意义及内涵 434

五、理论评价的标准 436

第十一章 现代综合方法 439

第一节 系统方法 439

一、系统和系统方法 439

二、运用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441

三、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 444

四、系统方法的作用 448

一、黑箱方法 450

第二节 信息控制方法 450

二、功能模拟方法 454

三、反馈控制方法 457

四、信息流程与网络方法 460

第三节 自组织方法 464

一、组织、自组织、他组织 464

二、自组织方法的基本内容 465

三、自组织方法的启示 468

第十二章 技术方法 471

第一节 技术方法概述 471

一、技术方法及其基本特点 471

二、技术方法的类型 474

三、技术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关系 476

四、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 477

一、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的确定 482

第二节 技术研究项目的规划方法 482

二、技术系统目标(目的)的确认 484

第三节 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 486

一、技术原理的构思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487

二、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 488

第四节 技术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方法 498

一、技术方案的设计及其作用 498

二、设计方法的发展 499

三、技术方案的设计过程 501

四、技术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502

五、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 504

第五节 技术试验方法和方案实施方法 507

一、技术试验方法 507

二、技术方案的实施方法 511

主要参考文献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