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导论 1
第一章 中华民国政治的研究途径 3
第一节 政治研究的「典范」 3
第二节 体系、结构、功能 4
第三节 国家理论与新制度主羲 9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架构 12
第二部分政治体系结构 17
第二章 宪法与政体 19
第一节 宪法变迁 19
第二节 政体属性 24
第三节 政体的功能分析 26
第三章 国家与社会 35
第一节 省籍与族群 35
第二节 社会阶级 42
第三节 民间社会的变迁 52
第一节 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61
第四章 政治文化 61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 66
第三节 族群意识与国家认同 76
第三部份政治体系过程 87
第五章 政治甄补与精英 89
第一节 中央精英的变化 89
第二节 地方政治精英 98
第六章 选举与投票行为 109
第一节 选举制度 110
第二节 投票行为 116
第七章 利益团体与地方派系 125
第一节 统合主羲下的利益团体 125
第二节 地方派系 135
第八章 政党体系 145
第一节 政党政治的发展 145
第二节 台湾政党政治的演进 148
第二节 政党内部组织權力结构 158
第一节 大众媒体制度 167
第九章 政治传播 167
第二节 大众传播行为 175
第四部分政治体制 181
第十章 行政体系 183
第一节 总统 184
第二节 行政院 197
第三节 考试院 206
第一节 立法体系的结构 219
第十一章 立法体系 219
第二节 立法院的结构 221
第三节 立法院的功能 228
第四节 法律的制定过程 232
第五节国民大会 236
第十二章 司法体系 243
第一节 司法院的地位 243
第二节 司法独立 245
第三节 司法院的组织 250
第四节监察院 256
第一节 地方政治制度的变迁 265
第十三章 地方政治体系 265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行政体系 272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民意机关 277
第五部分政体表现 281
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 283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成功一经济学的观黠 284
第二节 经济奇迹的背后一政治经济学的观黠 289
第一节 造成国際孤立的历史背景 299
第十五章 国際关系与外交 299
第二节 形成国際孤立的原因 308
第十六章 两岸关系 321
第一节 国共关系的回顾 322
第二节 统一与独立之争 331
附录 343
中华民国宪法 343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