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伟大历史转折的前前后后历史在徘徊中前进 1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
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3
二邓小平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29
邓小平的访美 29
尼克松和基辛格: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两位功臣 36
布什访问中国与中美“八·一七公报” 43
中美关系的改善,美国应该采取主动 48
三“包公”升堂——农村改革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52
第一个农村“责任制”文件的诞生 52
三中全会的新提法:可承包到作业组 56
农民的伟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 62
“政社合一”的历史终结 68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73
四从“杀出一条血路”到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79
马年的出访 79
“杀出一条血路” 81
江泽民与经济特区 83
邓小平的第一次南巡 86
“我们还要开放海南岛” 92
“上海开发晚了,你们要努力啊” 96
五理论务虚会纪实 100
叶帅首倡,胡耀邦“点题” 100
“凡是派”公开检讨 104
反对错误思潮,邓小平重申四项基本原则 107
肃清“左”的余毒、开展真理标准讨论“补课” 112
取缔“西单墙”,排除右的干扰 116
六平反冤假错案始未《人民日报》两篇文章激起波澜 122
胡耀邦走马上任中组部 125
实事求是,拨乱反正 127
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 130
陈云关键时刻仗义执言 132
中央政治局的九条决定 136
昭雪“共和国第一冤案” 138
平反冤假错案文件备忘录 142
七一位老人通过两位西方著名记者的“考试”法拉奇的两次采访 146
华莱士的严格考试 156
八震惊中外的历史性大审判 167
正视历史,邓小平预定审理“两案” 167
上下同心,49稿终成起诉书 171
彭真直言,审判由秘密到公开 175
伸张正义,“两案”罪犯依法受审 182
依法量刑,“两案”罪犯受到严惩 189
九毛泽东以后的中国:《历史决议》一锤定音 196
一个伟大历史文献的诞生 196
舆论反响与评价 200
正确评价毛泽东 202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208
两位老人的作用 212
十从“小康”目标到“三步走”发展战略 218
“百年图强”是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主旋律 218
“小康”目标的提出 222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 228
“部分先富”是一个大政策 231
以重点带全局,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 236
精神文明:新时期的一个新名词 239
十一两个精神文明决议的出台 239
从“五讲四美”到“全民文明礼貌月” 243
十二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系统论述 24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思想战线的精神污染 248
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 251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精神文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254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 256
邓小平 “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阐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 260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更加突出地位 264
十二香港回归路 268
英国人放出的“试探气球” 269
两位铁腕人物的较量 272
“二十二个回合” 276
邓小平情系香港 280
世纪庆典 283
十三国庆大典和小平您好 290
恢复阅兵仪式和国庆大典 290
长安街上空此起彼伏的对应声 292
国庆讲话——一份宣言书、一份总结书 294
还是“因为政策好” 299
发自内心的喊声:“小平您好!” 303
十四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08
启动中国改革之船 308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15
改革是一场试验 322
十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确立 331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331
江泽民说:“我倾向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 340
“百万大裁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348
十六两大转变——中国国际新战略 348
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 351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57
从战略利益出发调整与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 366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369
十七“科教兴国”之路 376
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 37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83
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91
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96
1987年:涨价中的公识——理顺价格 406
十八价格改革与抢购风潮 406
中国必须在 406
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406
经济学家的会诊——涨价不可避免 409
高层决策——“改革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412
聚焦“闯关”——两派经济学家如是说 415
不寻常的岁月——一涨价! 419
激荡的心灵——抢购! 422
十九治理整顿始末 427
治理整顿由来 427
党中央出“重拳”,治理整顿进一步深化 431
上下协力,治理整顿成效显著 436
二十江泽民出任总书记 442
第三代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 442
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 446
不负重托,聚精会神地 452
两代领导“核心”顺利交接,改革开放事业继续前进 452
二十一邓小平南巡纪实在武昌,邓小平纵论“左”和右 464
“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珠海之光 470
“等你们更发展了,再来麻烦你们”邓小平的上海情结 477
邓小平情系十四大二十二姓“社”姓“资”有了新说法 482
姓“社”姓“资”起波澜 482
邓小平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 484
轰动一时的“皇甫平” 487
邓小平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491
加快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497
排除“左”的干扰,市场经济写入十四大报告 499
噩耗惊梦泪满九州 503
二十三邓小平同志治哀活动纪实 503
长街送别小平走好 508
汽笛哀鸣万众垂首 514
港澳治丧游子诉情 518
全球志哀五洲同悲 524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528
二十四二十年反贪纪实 533
“现在刹这个风,一定要从快从严从重” 533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41
廉政建设新起点 547
更大的力度,更大的决心 552
二十五中南海情系老少边穷 559
第二代领导集体与开发扶贫之路 560
脱贫致富新阶段 566
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创 570
世纪之交的扶贫攻坚战 570
二十六党章上的新名字——邓小平理论 578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578
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的确立 580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世纪的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585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587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革 589
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589
二十七跨世纪的领导集体 592
巨星殒落路在何方 592
跨世纪的宏伟纲领 596
九易其稿的大会报告 599
“处处为人民谋福利” 603
两项重要的成果 605
跨世纪的领路人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