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篇 大事记 1
第一章 上海城市建设学院 1
第一篇 历史沿革 3
第一章 宝隆办学德国模式 3
第二章 华人接办继承发展 5
第三章 跻身国立不断壮大 6
第四章 日寇入侵六次迁校 8
第五章 全国解放院系调整 10
第六章 历经挫折曲折前进 12
第七章 改革开放全面发展 15
第二篇 领导体制及机构 21
第一章 领导体制 21
第一节 解放前学校领导体制和隶属关系 21
第二节 解放后学校隶属关系 22
第三节 解放后学校领导体制 23
第四节 现行领导体制 24
第五节 历任学校主要负责人 25
第二章 党政管理机构 29
第一节 沿革 29
第二节 现行党政管理机构设置 32
第三节 现行行政管理机构简介 32
第四节 现行党委工作机构简介 43
第一章 教职工队伍的发展 51
第三篇 教职工 51
第二章 人事管理 55
第一节 定编 55
第二节 师资培养 63
第三节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 67
第四节 人才引进与人才流动 73
第五节 工资与福利 76
第六节 考核 86
第七节 入选的各类杰出人才 89
第八节 离、退休 91
第一节 本(专)科招生 95
第一章 招生 95
第四篇 学生 95
第二节 研究生招生 112
第三节 高职招生 117
第四节 职教招生 118
第二章 管理与教育 119
第一节 机构与人员 119
第二节 规章 制度 123
第三节 收费、助学与奖学 124
第四节 奖励与处分 132
第十九篇 附录 135
第五节 思想教育 136
第六节 军训 139
第三章 分配与就业 140
第一节 本(专)科生 141
第二节 研究生 145
第四章 解放前的学生运动 146
第一节 声援“五四”运动 146
第二节 在“五卅”怒涛中搏斗 146
第三节 冲破“誓约书”的禁令 148
第四节 在抗日烽火中锻炼成长 150
第五节 投身“抗暴”斗争 152
第七节 救饥救寒爱国爱民 155
第六节 在“五·二○”斗争中呈英豪 155
第八节 在“一·二九”血案中 156
第九节 继续战斗迎接解放 160
第五篇 教育(上)——本专科生教育 165
第一章 专业设置 165
第一节 建校初期 165
第二节 国立同济大学时期 165
第三节 解放初至“文化大革命”前 166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169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以后 170
第二章 教学计划 174
第一节 培养目标 174
第二节 课程体系 175
第三节 教学计划的制订及学时 176
第一节 基本指导思想 177
第三章 教学改革 177
第二节 教改内容 178
第四章 课程建设 182
第一节 解放前 182
第二节 解放初至“文化大革命” 182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以后 183
第五章 教材建设 194
第一节 概况 194
第二节 教材管理 195
第三节 获奖情况 196
第四节 “九·五”重点教材建设规 196
第六章 实践教学 201
第一节 实习教学 201
第二节 毕业设计(论文)与课程设 206
第一节 学校办学水平评估 209
第七章 教学评估 209
第二节 院系本科教学评价 209
第三节 专业评估 210
第四节 课程评估 213
第五节 其他教学环节 评估 214
第八章 体育 214
第一节 解放前的体育活动 214
第二节 体育教学 216
第三节 群众性体育活动 218
第四节 学校运动队 220
第九章 教学管理 22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22
第二节 学籍管理 223
第三节 教学质量管理 224
第四节 学位管理 225
第六篇 教育(中)——研究生教育 229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与学位的沿革 229
第二章 学科、专业的设置 231
第一节 按《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专业 231
第二节 按专业学位设置的学科、专业 240
第三章 学科、专业简介 242
第一节 按《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学科、专业简介 244
第二节 按专业学位设置的学科、专业简介 258
第四章 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 260
第一节 培养目标 260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60
第三节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65
第四节 非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培养 267
第五节 研究生的考核与检查 268
第六节 研究生的学籍管理 268
第五章 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审批与管理 270
第六章 学位工作 275
第一节 学位委员会 275
第二节 学位授予工作 275
第七篇 教育(下)——高等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281
第一节 沿革 281
第一章 高等技术教育 281
第二节 教学 282
第三节 中澳学院教学情况 287
第二章 成人教育 288
第一节 沿革 288
第二节 教学 289
第三节 教学研究与科研 306
第三章 职业教育 307
第一节 职业教育学院的成立 307
第二节 教学 307
第三节 中德职教师资培养合作项目 309
第一节 高等技术教育 310
第四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 310
第二节 成人教育 311
第四节 党组织机构及领导 313
第三节 职业教育 313
第八篇 科学研究 317
第一章 沿革 317
第一节 解放前 317
第二节 全国解放至“文化大革命”前 31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320
第四节 恢复发展时期 320
第五节 迅猛发展时期 322
第二章 机构与制度 325
第一节 学术组织 325
第二节 科研机构 325
第三节 管理制度 330
第一节 课题 331
第三章 课题与成果 331
第二节 成果 338
第三节 获奖 339
第四章 学术活动 357
第一节 概况 357
第二节 学会活动 357
第三节 主办国际(地区)学术会议 359
第四节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361
第五章 论文著作 363
第一节 学术论文 363
第二节 学术著作 364
第三节 学术刊物 365
第二节 服务内容及管理 368
第六章 科技服务 368
第一节 沿革 368
第三节 成果推广 369
第四节 产学研合作 377
第一节 基本情况 385
第一章 实验室 385
第九篇 教学设施 385
第二节 重点实验室介绍 388
第三节 实验室管理 396
第二章 图书馆 399
第一节 沿革 399
第二节 文献工作 402
第三节 读者服务 406
第四节 现代化设施和技术服务 413
第五节 管理工作 414
第六节 学术研究与对外交流 415
第三章 出版社 415
第一节 沿革 415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418
第三节 管理 419
第四节 出版 420
第一节 沿革 429
第四章 档案馆 429
第二节 档案工作管理 430
第三节 馆藏档案 430
第四节 馆藏资料 434
第五节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434
第一节 沿革 435
第五章 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 435
第六节 学术活动和科研成果 435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436
第三节 主要工作与成果 437
第四节 设施与服务 438
第六节 电教中心 439
第五节 对外交流 439
第六章 体育场馆 440
第七章 教室 441
第一节 管理与机构沿革 441
第二节 教室发展 442
第十篇 后勤保障 447
第一节 解放前校址变迁及建设状况 447
第一章 基本建设 447
第二节 解放后校园建设 449
第三节 学校主要建筑 453
第四节 基建管理 454
第五节 历年基建拨款情况 455
第二章 房地产管理 4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57
第二节 现有房地产概况 458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459
第一节 沿革 461
第三章 物资供应与管理 461
第二节 物资的供应和管理 462
第三节 清产核资工作 465
第四节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466
第一节 概况 468
第四章 总务工作 468
第二节 后勤社会化改革 469
第三节 财务管理 470
第四节 通信管理 471
第五节 膳食管理 472
第六节 学生宿舍管理 473
第七节 房屋修缮管理 474
第八节 校园绿化与校园卫生 475
第九节 其他 480
第五章 财务与审计 488
第一节 沿革 488
第二节 经费收支概况 491
第三节 资产概况 494
第四节 审计工作 496
第六章 医疗卫生 496
第一节 沿革 496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497
第三节 医疗业务 498
第四节 预防保健 499
第六节 社区服务 501
第五节 医院管理 501
第七章 同济大学红十字会 502
第一节 校办工厂的起步与发展 505
第一章 基本情况 505
第十一篇 校办产业 505
第二节 校办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505
第二章 校办企业介绍 509
第一节 主要企业 509
第二节 现有企业 5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34
第三章 产业管理 534
第二节 管理制度 536
第一章 基本情况 541
第十二篇 对外交流与合作 541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 543
第一节 招生工作 543
第二节 教学工作 554
第三节 管理工作 556
第三章 外籍专家 559
第一节 外籍专家、教师的聘请 559
第二节 名誉学位、职称的授予工作 560
第三节 “顾问教授”的授予工作 563
第一节 校际合作 568
第四章 国际合作 568
第二节 国际会议 571
第三节 合作科研 574
第四节 合作办学 576
第五节 国际互访 578
第六章 海外捐赠 580
第一节 奖励(基)金 580
第二节 重大捐赠项目 582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 587
第十三篇 精神文明建设 587
第一节 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587
第二节 创建文明单位 588
第三节 齐抓两个文明 589
第一节 校级文明单位评比 591
第二章 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591
第二节 三风建设 593
第四节 共建活动 594
第三节 先进评选 594
第三章 校园文化工作 595
第一节 源远流长 595
第二节 阵地和设施 597
第三节 文化活动及节 庆 598
第四节 文化社团 599
第四章 校园治安管理 6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 601
第二节 主要工作 602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607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607
第十四篇 中共同济大学组织 607
第一章 战争年代同济党组织 60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608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609
第二章 组织机构 609
第一节 沿革 609
第二节 党员大会及党员代表大会 610
第三节 党委会 612
第四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615
第五节 基层组织 617
第三章 党的主要活动和中心工作 619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6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62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624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 625
第一节 组织建设 632
第四章 党的建设 632
第二节 党员 634
第三节 干部 635
第四节 思想建设 637
第五节 廉政建设 638
第十五篇 民主党派与群众团体 641
第一章 民主党派组织 641
第一节 九三学社同济大学委员会 641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同济大学委*员会 644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同济大学支部 646
第四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同济大学支部 647
第五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同济大学支部 648
第六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济大学支部 648
第一节 沿革 649
第二章 工会 649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人员 650
第三节 主要工作 651
第四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 654
第三章 妇女与计划生育组织 657
第一节 妇女工作委员会 657
第二节 计划生育委员会 660
第二节 历次团员代表大会 661
第四章 共青团组织 661
第一节 沿革 661
第三节 组织机构 664
第四节 团的自身建设 664
第五节 主要工作与活动 667
第一节 学生会 673
第五章 学生组织 673
第二节 研究生会 676
第六章 校友会 679
第一节 沿革 679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80
第三节 主要工作 685
第七章 其他群众团体 686
第一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686
第三节 欧美同学会同济大学分会 687
第二节 海外联谊会 687
第十六篇 院系所 691
第一章 院系所发展变更概况 691
第二章 经济与管理学院 696
第一节 沿革 696
第二节 组织机构和人员 696
第三节 教学 698
第四节 科学研究 706
第五节 教学科研设施 707
第六节 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707
第七节 对外交流 709
第一节 沿革 710
第三章 文法学院 710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人员 711
第三节 教学 715
第四节 科学研究 721
第五节 同建律师事务所 723
第四章 外国语学院 724
第一节 概述 724
第二节 英语系 724
第三节 德语系 728
第四节 日语系 732
第五节 留德预备部 735
第五章 理学院 737
第一节 理学院 737
第二节 应用数学系 741
第三节 物理系 749
第四节 化学系 757
第五节 工程力学与技术系 764
第六节 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774
第七节 声学研究所 783
第六章 机械工程学院 789
第一节 学院概况 789
第二节 机械工程系 792
第三节 热能工程系 803
第四节 汽车工程系 809
第七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15
第一节 沿革 815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人员 818
第三节 教学工作 823
第四节 科学研究 828
第五节 对外交流 830
第一节 概述 832
第八章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832
第二节 电气工程系 833
第三节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841
第四节 CAD研究中心 847
第五节 CIMS研究中心 850
第九章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853
第一节 沿革 853
第二节 组织机构和人员 854
第三节 教学 857
第四节 科学研究 859
第五节 教学科研设施 860
第六节 对外交流 860
第十章 土木工程学院 862
第一节 土木工程学院 862
第二节 建筑工程系 868
第三节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884
第四节 桥梁工程系 893
第五节 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909
第六节 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918
第七节 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934
第十一章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946
第一节 沿革 946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人员 947
第三节 教学 952
第四节 科学研究 971
第五节 教学、科研设施 972
第六节 对外交流与合作 974
第一节 沿革 976
第十二章 新生院 976
第二节 组织机构 977
第三节 主要工作 978
第十三章 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980
第一节 沿革 980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人员 981
第三节 科学研究 981
第四节 教学与人才培养 987
第五节 教学与科研设施 989
第六节 对外交流 990
第十四章 中德学院 991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人员 991
第二节 教学 994
第三节 其他 998
第十五章 研究所 999
第一节 高等教育研究所 999
第三节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 1006
第二节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问题研究所 1006
第一节 医学院 1008
第十六章 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院系 1008
第二节 其他院系 1016
第十七篇 人物 1021
第一章 学校领导人 1021
第一节 历任校长 1021
第二节 历任党委书记 1027
第三节 历任副校长 1029
第四节 历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038
第二章 专家、学者 1043
第一节 院士 1043
第二节 一、二、三级教授 1048
第三节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及 1057
第四节 上海市科技精英、建设功臣 1060
学科评议组成员 1060
第五节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062
第六节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065
第三章 部分知名校友 1068
第四章 英雄烈士 1069
第一节 沿革 1135
第二节 组织机构 1137
第三节 教学工作 1143
第四节 科学研究 1146
第五节 教学与科研设施 1149
第六节 民主党派与群众团 1151
第二章 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153
第一节 概述 1153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人员 1155
第三节 教学 1174
第四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1178
第五节 教学与科研设施 1183
第六节 民主党派与群众团体 1186
第三章 附属中学 1189
第一节 沿革 1189
第二节 教学 1191
编后记 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