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司法制度的一般意义 17
一、司法制度的理论起点 17
二、司法制度的功能定位 25
三、司法制度的功能实现条件 41
(一)规制对象的结构性分化 41
(二)司法理性的主导性地位 44
(三)司法技术的自主性运行 51
(四)司法伦理的基础性支持 57
第二章 中国司法制度历史探析 65
一、中国司法制度的传统观念 67
二、中国司法制度的传统面貌 75
(一)分化不充分的司法职能 76
(二)法律素质缺乏的司法官员 81
(三)道德至上的司法标准 83
(四)国家本位的诉讼结构 87
三、中国司法制度传统的反思 90
四、中国司法制度的现代化探索 99
(一)冲击与碰撞 99
(二)学习与借鉴 112
(三)构建与确立 116
第三章 西方司法制度历史考评 124
一、西方司法制度的传统观念 125
二、西方司法制度的传统面貌 132
(一)专门化的司法机构 132
(二)形式化的法律推理 137
(三)职业化的法官群体 142
(四)当事人权利为主导的诉讼程序 152
三、西方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 166
(一)观念基础的多元化 168
(二)纠纷解决机制的多样化 172
(三)司法有限度的非职业化 174
(四)法官职业思维有限度的大众化 178
(五)法官管理有限度的开放化 182
(六)诉讼程序有限度的效率化 184
第四章 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观 193
一、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机理 194
(一)司法制度发展的规律性启示 194
(二)司法制度的发展内涵 205
二、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动力 212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 212
(二)全球化的挑战 217
(三)公民权利诉求能力的提升 22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230
(一)尊重人权 231
三、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方向 231
(二)平等公正 236
(三)高效便利 238
(四)形成特色 240
(五)宗旨为民 242
四、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及制约因素 244
(一)中国司法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245
(二)中国司法制度发展制约因素的表现形式 258
(三)中国司法制度发展制约因素的消解障碍 261
五、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路径 272
第五章 司法制度的体制理性 281
一、国家权力结构关系的基本类型 282
(一)弱分权、弱制衡 283
(二)弱分权、强制衡 286
(三)强分权、弱制衡 289
二、实现人大体制下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独立与制约 291
三、科学确定法院的功能配置 297
(一)法院级别功能的配置类型 297
(二)法院的功能配置原则 303
第六章 司法制度的管理理性 306
一、正确设定法院在司法行政管理中的制度性地位 307
二、行政管理与审判管理相分离 311
(一)审判管理机制类型 317
三、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审判管理机制 317
(二)建立科学的审判管理机制 321
第七章 司法制度的诉讼理性 324
一、诉讼模式的基本类型 327
(一)职权主导模式 328
(二)当事人主导模式 330
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诉讼模式 331
三、提高诉讼效率 333
(一)诉讼效率的制度保障 334
(二)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343
(一)诉讼权威的制度来源 347
四、强化诉讼权威 347
(二)诉讼制度与诉讼权威 354
第八章 司法制度的职业理性 360
一、法官职业化的意义 360
二、法官职业化的制度保障 365
(一)法官选任与晋升的机制类型 366
(二)探索符合现实条件的法官惩戒制度 375
三、法官的职业道德建设 380
主要参考书目 388
后记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