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情感世界(1908—1992) 1
生死观 1
奇特的想象 6
党的儿女 10
金婚伴侣 13
母子情 16
慈母心 23
手足情 25
第二章 童年及少女时代(1908—1926) 29
可怜的“绍兴师爷” 30
爱的熏陶 35
辛亥革命浪潮的冲激与灌溉 38
后街小院 40
邻居 41
张老师 43
老槐树下 46
四姨 47
缠足与上学 49
一斤茄子 51
竞进小学 52
“五·卅”革命风暴 54
投身革命与上海“住机关” 62
奔向莫斯科 65
第三章 莫斯科——国际无产者的圣地中山大学——培养革命干部的大本营(1926.12—1930.) 69
初入学校 69
中山大学 73
名誉学生 76
中大行政机构及教学原则 80
聆听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演讲 84
来自祖国的消息之一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胜利 88
来自祖国的消息之二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89
见到了斯大林 91
宋庆龄来到中山大学 92
与国民党右派学生的斗争 96
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98
王明其人 101
东方工人指导员 110
中大清党 118
三年见闻 121
归来 133
第四章 回国以后——艰难危险的一年(1930.8—1931春) 136
生活在包身工中 136
苏州女牢 139
初到福建 编辑《红旗》 143
第五章 印尼《赤潮》案(1931春—1936初春) 148
落脚印尼 148
出版《赤潮》 151
荷兰殖民当局的大逮捕 152
香港脱险 155
扎根泉州农村 158
找党 166
第六章 战斗在厦门(1936—1938) 166
关于妇女问题的论战 168
争取妇女运动的领导权 173
“慰劳工作团”的日日夜夜 178
创办《抗敌导报》 185
“我们是钢铁的一群” 192
第七章 在建瓯、上饶、永安(1938—1942) 208
建瓯失联 208
在前线通讯社 211
赵家欣经历 215
相爱 224
晚年成就 229
第八章 燕江风雨 榕城春秋(1942—1949) 232
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 237
抗战胜利,回到福州,迎接解放 242
第九章 解放后的岁月 欢乐与痛苦 幸福与悲伤(1949—1992) 248
后记 254
附录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