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
1.1 电路及模型 1
1.1.1 电路的作用及组成 1
1.1.2 实际电路及电路模型 1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正方向 2
1.2.1 电流 2
1.2.2 电压 2
1.2.3 电动势 2
1.2.4 功率 3
1.3 电路的工作状态 3
1.3.1 电路开路工作状态 3
1.3.2 电路短路工作状态 3
1.3.3 电路有载工作状态 4
1.3.4 电路元件额定值 4
1.4 欧姆定律 4
1.4.1 欧姆定律 4
1.4.2 含源支路欧姆定律 5
1.4.3 广义的欧姆定律 5
1.5 基尔霍夫定律 6
1.5.1 基尔霍夫定律综述 6
1.5.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7
1.5.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7
1.6 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8
1.6.1 电位的概念 8
1.6.2 电位的计算 9
1.6.3 电子电路中电路图的习惯画法 9
本章小结 9
习题 10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13
2.1 电阻的等效变换 13
2.1.1 电阻的串联及分压 13
2.1.2 电阻的并联及分流 13
2.1.3 电阻混联及电压、电流的计算 14
2.1.4 电阻的星形/三角形连接及等效变换 15
2.2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16
2.2.1 电压源特性 16
2.2.2 电流源特性 17
2.2.3 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7
2.3 支路电流法 19
2.3.1 定义 19
2.3.2 支路电流法分析步骤 19
2.4 网孔电流法 20
2.4.1 定义 20
2.4.2 网孔电流法分析步骤 20
2.5 节点电压法 22
2.5.1 定义 22
2.5.2 节点电压法分析步骤 22
2.5.3 弥尔曼定理 23
2.6 叠加定理 24
2.6.1 叠加定理 24
2.6.2 几点讨论 24
2.7 戴维宁定理 25
2.7.1 问题的提出 25
2.7.2 戴维宁定理 25
2.8 受控源和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26
2.8.1 受控源 27
2.8.2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27
本章小结 27
习题 28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3.1 正弦交流电量及数学模型 31
3.1.1 正弦交流电的数学模型及其参考方向 31
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及物理意义 32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4
3.2.1 正弦量与旋转相量 34
3.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5
3.2.3 正弦量的简单相量运算 36
3.3 电阻、电感及电容元件 37
3.3.1 电阻元件 37
3.3.2 电感元件 37
3.3.3 电容元件 38
3.4 R、L、C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40
3.4.1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40
3.4.2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41
3.4.3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42
3.5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分析 45
3.5.1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分析 45
3.5.2 RLC并联电路的相量图分析 47
3.5.3 RLC混联电路的相量图分析 47
3.6 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48
3.6.1 复阻抗Z及复导纳Y 48
3.6.2 复阻抗的串联及分压计算 49
3.6.3 复阻抗的并联及分流计算 50
3.6.4 复阻抗的混联及电路计算 50
3.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1
3.8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52
3.8.1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52
3.8.2 功率因数的提高 55
3.9 电路中的谐振 56
3.9.1 串联谐振 56
3.9.2 并联谐振 58
3.10 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路 59
3.10.1 周期性非正弦量的分解 60
3.10.2 线性电路对非正弦周期激励信号的分析方法 60
3.10.3 周期性非正弦量的有效值 60
本章小结 61
习题 64
第4章 三相电路 69
4.1 对称三相电源电压 69
4.1.1 三相电源的特性 69
4.1.2 三相电源的连接 70
4.2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72
4.2.1 星形连接的电路 72
4.2.2 负载对称的三相星形电路 72
4.2.3 负载不对称的三相星形电路 75
4.3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76
4.3.1 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76
4.3.2 负载三角形连接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77
4.3.3 负载三角形连接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77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 79
4.4.1 一般三相电路功率 79
4.4.2 负载对称三相电路功率 79
本章小结 80
习题 81
第5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84
5.1 换路定则及换路中电量初始值的确定 84
5.1.1 换路 84
5.1.2 换路定则 84
5.1.3 换路后瞬间电量初始值的确定 85
5.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6
5.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7
5.2.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9
5.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90
5.3.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90
5.3.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91
5.3.3 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规律 91
5.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92
5.4.1 全响应的经典分析法 92
5.4.2 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分析法 92
5.5 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 95
5.5.1 阶跃函数 95
5.5.2 阶跃响应 96
5.6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97
5.6.1 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电路及初态 97
5.6.2 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 97
5.6.3 电路微分方程解的分析讨论 97
本章小结 99
习题 101
第6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104
6.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04
6.1.1 本征半导体 104
6.1.2 杂质半导体 105
6.1.3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05
6.2 半导体二极管 107
6.2.1 二极管的构成 107
6.2.2 伏安特性 107
6.2.3 主要参数 108
6.2.4 应用 108
6.3 稳压二极管 109
6.3.1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 109
6.3.2 稳压管的主要参数 110
6.4 整流、滤波及稳压电路 110
6.4.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110
6.4.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12
6.4.3 电容滤波电路 113
6.4.4 电感滤波电路 114
6.4.5 稳压电路 115
本章小结 116
习题 117
第7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 119
7.1 晶体三极管 119
7.1.1 结构和类型 119
7.1.2 电流放大原理 119
7.1.3 晶体管共射特性曲线 120
7.1.4 主要参数 121
7.1.5 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122
7.2 基本放大电路 122
7.2.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123
7.2.2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124
7.2.3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24
7.2.4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26
7.3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129
7.3.1 电路组成和Q点稳定原理 130
7.3.2 静态分析 130
7.3.3 动态分析 130
7.4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31
7.4.1 静态分析 132
7.4.2 动态分析 132
7.5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及多级放大电路 133
7.5.1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33
7.5.2 多级放大电路及级间耦合方式 134
7.6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 136
7.6.1 四种负反馈形式 137
7.6.2 交流负反馈中反馈极性与类型的判别方法 138
7.6.3 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41
7.7 差动放大电路 143
7.7.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漂现象 143
7.7.2 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44
7.7.3 差动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方式及分析计算 145
7.7.4 共模抑制比 147
7.8 功率放大电路 148
7.8.1 主要技术指标 148
7.8.2 功放管放大电路工作状态 148
7.8.3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9
7.9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150
7.9.1 结型场效应管 150
7.9.2 绝缘栅场效应管 152
7.9.3 微变等效电路 154
7.9.4 主要参数 154
7.9.5 放大电路 155
本章小结 157
习题 159
第8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65
8.1 集成运放简介 165
8.1.1 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图形符号 165
8.1.2 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165
8.1.3 理想集成运放及其特点 166
8.2 集成运放应用于信号运算 167
8.2.1 比例运算电路 167
8.2.2 加减运算电路 169
8.2.3 积分运算电路 169
8.2.4 微分运算电路 170
8.3 集成运放应用于信号处理 173
8.3.1 有源滤波器 173
8.3.2 采样保持电路 174
8.3.3 电压比较器 175
本章小结 179
习题 179
第9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184
9.1 自激振荡 184
9.1.1 自激振荡及条件 184
9.1.2 自激振荡的建立过程 184
9.1.3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 185
9.2 RC振荡电路 185
9.2.1 电路图及原理分析 185
9.2.2 振荡的建立及稳幅 187
9.3 LC振荡电路 187
9.3.1 变压器反馈式的LC振荡电路 188
9.3.2 LC三点式振荡电路 189
本章小结 189
习题 190
第10章 数字电路基础 193
10.1 数字脉冲信号 193
10.2 基本逻辑门电路 193
10.2.1 基本门电路及逻辑功能 194
10.2.2 复合门电路及逻辑功能 195
10.3 逻辑函数及数学表示 197
10.3.1 逻辑代数及运算法则 197
10.3.2 逻辑函数及数学表示方法 198
10.3.3 逻辑函数表示形式的相互关系 199
10.3.4 逻辑函数的代数式化简法 201
10.4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201
10.4.1 组合逻辑电路及特性 201
10.4.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201
10.5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203
10.5.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任务 203
10.5.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主要步骤 203
10.6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204
10.6.1 加法器 204
10.6.2 编码器 206
10.6.3 译码器 207
10.7 双稳态触发器 208
10.7.1 基本R-S触发器 208
10.7.2 可控R-S触发器 209
10.7.3 JK触发器 210
10.7.4 D触发器 211
10.7.5 T触发器 212
10.8 寄存器 213
10.8.1 数码寄存器 213
10.8.2 移位寄存器 213
10.9 计数器 214
10.9.1 计数器的分类 214
10.9.2 二进制计数器 214
10.9.3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 216
10.9.4 一般同步计数器 217
本章小结 219
习题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