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自 序 1
绪论 1
第一篇文献供给 53
第一章亚当·斯密的供需理论 53
一、财富的本源观 55
二、财富的生产观 60
三、财富的供需观 67
四、财富生产与流通的环境 77
第二章萨伊的供需理论 83
一、转折性的新一页 83
二、财富是协作生产的结果 86
三、产品生产如何创造需求 94
四、提倡合理消费的消费观 100
五、李嘉图对萨伊供需理论的评价 106
六、萨伊的四个结论 109
第三章西斯蒙第的供需理论 111
一、消费不足形成生产过剩 112
二、浪漫主义的理想社会 118
第四章凯恩斯的供需理论 122
一、国家主义理论的背景 122
二、“充分就业”理论 126
三、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130
四、主张实行国家主义的经济政策拉上需求 133
五、凯恩斯供需思想的实质 136
第五章拉弗、吉尔德的供需理论 139
一、经济滞胀孕育出新供给学派 139
二、拉弗曲线 141
三、乔治·吉尔德“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供需观 148
第六章马克思的供需理论 155
一、财富观 155
二、生产是起点 159
三、供给与需求的定义 162
四、有效供给的条件 164
五、竞争与价值规律在市场供需中的作用 167
六、商品交换实质是社会分工范围内的一部分劳动购买另一部分劳动 170
七、供需平衡模型 172
八、资本主义之后的供需设想 178
本篇结语 181
第二篇市场供给 185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生态 185
一、何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生态的主要表现 189
第八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20
一、强者主决全球车同轨、书同文 221
二、美国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 223
三、国内名校门槛高还挤破门 225
四、名家作品天价可售 227
五、一部好电视剧胜过一个金矿 229
六、洋快餐竟也风靡中国城市 229
七、神仙—游选佳境 232
八、百凤朝阳,群英向富 233
九、洋人青睐中国彩电 234
十、酒香不怕巷子深 235
十一、小商品大市场 237
十二、价格合理就有客 238
十三、一支可爱的小圆珠笔 238
第九章闹市老鼠人人喊打 240
一、食品,病从口入之祸害 240
二、服装,不得安身 257
三、商品房,难求安居 263
四、用品,易触雷 267
五、假药,猛于虎 275
六、假广告,为虎作伥 285
七、价格,欺诈如刀宰 291
八、股市,黑庄操作圈钱 294
九、其他,无处没有假 307
十、羊年春节警告 310
第十章打假以整顿市场秩序 312
一、市场经济秩序与市场秩序 312
二、整顿市场秩序大行动 313
三、市场秩序混乱的经济根源分析 316
四、既要严打,也要引导 323
本篇结语 327
第三篇有效供给 331
第十一章有效供给的决定作用 331
一、市场萧条谁之过 332
二、需求无过 336
三、何谓需求 339
四、有效供给决定市场兴衰 344
五、供给决定需求 346
六、居民收入购买负荷率 350
七、凯恩斯和萨伊一样是供给学派 357
八、新凯恩斯主义的一个佐证 362
九、重读“蜜蜂的寓言” 365
十、经济曲线大团圆 371
第十二章有效供给与供给管理 377
一、不能回避和忽视供给管理 377
二、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的“与国际接轨” 384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要强化供给的竞争力 396
四、纸老虎的生成与雌伏 404
五、优化产品供给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415
六、崇尚艰苦创业,控制社会成本 423
七、顺应“上帝”才是上上策 436
一、两极分化已成事实 441
第十三章构建购买力 441
二、发展产业,扩大就业 460
本篇结语 494
第四篇理论供给 501
第十四章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性与历史性 501
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政治经济学 501
二、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504
三、不能坐吃牛奶,应当奋起勤牧 506
四、理论发展也是硬道理 508
五、确立辩证唯生产力论 511
六、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两种所有制形式 514
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 516
第十五章马克思经济学说今日观 518
一、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历史命运 519
二、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错误理解与应用,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最大不幸之一 526
三、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教条式理解与应用,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最大不幸之二 530
四、老祖宗不能丢,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讲新话,谱写新篇章 536
第十六章劳动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 540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应当发展,但切忌穿凿附会 541
二、不能再以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划分科学与庸俗 549
经济学的标志 549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 553
四、知识劳动将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天赋劳动的 556
特殊性只能认可 556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558
六、双重价值理论的回归 561
七、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与剥削的界限 564
八、不再欢迎剥削 569
九、应当从参与WTO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考虑重视产品 572
国际价值的创造 572
本篇结语 576
附录:作者自1996年以来论述有效供给问题的 578
论文目录 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