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篇 百年新史学的开端 1
一、《新史学》挑起“史界革命”大旗 1
二、史界革命的目的:用新学术救国 7
三、史界革命的主要内容 9
四、新史学的特征 24
第一编 学派 34
第一章 史料学派 34
一、王国维 34
二、陈寅恪 40
三、傅斯年 45
四、顾颉刚与古史辨派 52
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历史观 66
一、历史观流行的原因 66
二、各派历史观的相互关系及特点 67
三、各种历史观简介 69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学派 88
一、李大钊奠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基础 89
二、郭沫若开创马克思主义史学 94
三、吕振羽等人的继往开来 99
四、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114
五、马克思主义学派内部的分歧 119
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决定性影响 121
第二编 史学编纂与研究 135
第一章 中国通史的产生和发展 135
一、新通史的诞生 135
二、马克思主义学派通史 146
三、新时期通史的新尝试 155
四、通史的意义 161
一、发展概况 163
第二章 中国社会史 163
二、研究状况 169
三、社会史的意义 195
第三章 中国文化史 197
一、形成和发展概况 197
二、研究概况 201
第四章 中国经济史 214
一、学科的建立 214
二、学科的发展 223
三、新时期的成就 228
第五章 中国史学史 235
一、梁启超开创中国史学史新学科 235
二、草创时期的史学史 239
三、新时期的史学史 241
四、理论研究 254
第一章 中国社会史论战 264
第三编 专题研究与讨论 264
一、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265
二、关于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奴隶社会的问题 268
三、中国社会发展阶段问题 270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 272
一、古史的划分 272
二、产生分歧的原因及评价 283
第三章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讨论 288
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289
二、对“长期延续论”或“停滞论”的质疑 311
第四章 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讨论 315
一、对土地所有制形式的不同看法 315
二、讨论中涉及的理论问题 321
第五章 农民战争问题 326
一、中国农民战争历史作用的讨论 326
二、“让步政策”问题 334
三、关于农战史“失实”问题的争论 342
第六章 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问题的讨论 350
一、何谓“资本主义萌芽” 350
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 352
三、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357
四、反对和质疑的观点 359
五、小结 363
第七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365
一、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解释 365
二、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 376
三、论战的意义 390
第八章 社会形态演进问题 397
一、几种生产方式之争 397
二、理论辨析: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 403
三、关于有无奴隶社会问题 405
四、对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新认识:关于有无封建社会问题 414
五、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 420
第九章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争论 429
一、革命与改良:起源及相互关系 430
二、对改良、改良主义及改革的辨析 434
三、认识革命的真实含义 435
四、对具体历史事实的新认识 439
第十章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450
一、早期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450
二、80年代后的新观点 455
三、相关的理论问题 462
四、评价 476
第十一章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481
一、近代史的分期 482
二、近代史内部的阶段划分 490
一、主张历史学是科学的不同目的 497
第四编 史学理论 497
第一章 历史学的性质:历史学是否是科学 497
二、对历史学科学性的判断标准 500
三、“科学”的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506
四、历史学两重性的观点 508
五、反对历史学是科学的观点 511
六、对唯科学主义的批评和反思 512
第二章 历史规律问题 518
一、自由知识分子对有无历史规律的看法 518
二、马克思主义学派对“历史规律”的看法 523
三、对历史规律的具体解释 526
第三章 史学方法 543
一、历史统计学与计量史学 544
二、比较史学 548
三、心理史学 553
四、系统方法 555
第四章 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 559
一、问题的产生 559
二、80年代后的讨论 561
三、评价 569
第五章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 572
一、几种不同的观点 572
二、讨论中引起较大争议的问题 578
三、评价 583
第六章 “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问题 585
一、历史主义原则的运用 586
二、历史主义的范畴 589
三、历史主义的内容 591
四、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关系 592
五、讨论的意义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