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部份 概念 3
第一章 简介 3
1.1 前言 3
1.2 操作系统的演进 6
16.6 网路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功能 45 8
1.3 早期的操作系统 9
1.4 1960年代早期的发展 11
1.5 IBM 360系列电脑 12
1.6 工业界对360系列的反应 13
1.7 分时系统 15
1.9 软体和硬体分离 16
1.8 软体工程为一个很急需的方向 16
1.10 将来的趋势 17
摘要 19
第二章 硬体、软体、韧体 23
2.1 介绍 25
2.2 硬体 25
2.3 软体 32
2.4 韧体 37
第二部份 处理单元管理 53
第三章 处理单元概念 53
3.1 介绍 54
3.2 “处理单元”定义 54
3.4 处理状态转换 55
3.3 处理状态 55
3.5 处理控制段 57
3.6 处理单元操作 58
3.7 暂停和继续 60
3.8 中断处理单元 62
3.9 作业系统的核心 65
摘要 68
第四章 异步并行处理单元 75
4.1 简介 76
4.2 平行处理 76
4.3 用以指出平行性之控制结构:Parbegin/Parend 77
4.4 互斥 79
4.5 关键区 80
4.6 互斥基元 81
4.7 互斥基元之完成 82
4.8 Dekker's演算式 83
4.9 N—处理单元互斥 90
4.10 互斥之硬体解决方法:测而立指令 91
4.11 号志法 93
4.12 以号志作处理单元同步 95
4.13 生产者-消费者关系 96
4.15 P、V号志运作之完成 98
4.14 计算号志 98
摘要 99
第五章 平行程式:监督器;Ada集结 105
5.1 简介 106
5.2 监督器 106
5.3 以监督器作简单之资源分配 108
5.4 监督器的用例:环型缓冲器 109
5.5 监督器的用例:作者和读者 111
5.6 Ada:1980年代之并行程式语言 113
5.7 Ada多工化的动机 114
5.8 并行程式之正确性 114
5.9 Ada集结 115
5.10 接受指述 116
5.12 选择指述 117
5.11 Ada用例:生产者-消费者关系 117
5.13 Ada用例:环型缓冲器 119
5.14 Ada用例:作者与读者 120
摘要 124
第六章 死结 129
6.1 介绍 131
6.2 死结的例子 131
6.3 一个相关的问题:不确定的延期 135
6.4 资源概念 135
6.5 死结的4种必要条件 136
6.6 死结的主要范围 137
6.7 死结防止 138
6.8 死结避免和Banker的演算式 141
6.9 死结侦测……………………………………………………………? 141
6.10 死结复原 150
6.11 未来系统死结的考虑 151
摘要 152
第七章 真实储存体 163
第三部份 储存体管理 163
7.1 介绍 164
7.2 储存体组织 164
7.3 储存体的管理 165
7.4 储存体阶梯式体系 165
7.5 储存体管理策略 166
7.6 邻近的虚拟系统和不邻近的储存体分配 167
7.7 单一使用者邻近储存体分配 168
7.8 固定划分区多程式操作 172
7.9 可变划分区多程式操作 176
7.10 多程式操作的储存体搬移 181
摘要 184
第八章 虚拟储存体架构 191
8.1 介绍 192
8.2 储存体架构的改革 192
8.3 虚拟储存体:基本概念 193
8.4 多层次储存架构 194
8.5 段对映 198
8.6 分页:基本概念 200
8.7 分段 209
8.8 分页/分段系统 218
摘要 224
第九章 虚拟储存体管理 231
9.2 虚拟储存体管理策略 232
9.1 介绍 232
9.3 取代策略 233
9.4 局部性 238
9.5 作业局 240
9.6 要求分页 244
9.7 预期分页 244
9.8 页解除 246
9.9 页的尺寸 246
9.10 分页下的程式行为 248
摘要 251
第四部份 处理机管理单元 263
第十章 工作与处理机定序 263
10.1 介绍 264
10.2 定序层次 265
10.3 定序目的 265
10.4 定序标准 267
10.5 可空出和不可空出的定序 268
10.6 间隔计时器与中断计时 269
10.7 优先次序 269
10.8 限期定序 270
10.10 循环式定序 271
10.9 先入先出定序 271
10.11 时间段的大小 272
10.12 最短的工作最先定序 273
10.13 最短的剩余时间定序 275
10.14 最高反应比例优先定序 276
10.15 多层次回馈佇列 276
摘要 279
第十一章 多重处理 289
11.1 介绍 291
11.2 可靠性 292
11.3 并行性的拓展 292
11.4 大量的并行性 293
11.5 多重操作系统的目标 293
11.6 自动侦测并行性 294
11.7 “绝不等待”规则 298
11.8 多重处理机的硬体架构 299
11.9 松弛组合与紧密结合系统 303
11.11 多重处理机操作系统 305
11.10 主/从架构 305
11.12 多重处理机操作系统架构 306
11.13 多重处理机绩效 309
11.14 多重处理机的价格效益 310
11.15 错误复原 311
11.16 在Tops-10上均衡的多重处理系统 311
11.17 C.MMP与CM 314
11.18 多重处理机未来的展望 315
摘要 315
第五部份 辅助储存体管理 323
第十二章 磁碟定序 323
12.1 介绍 324
12.2 移动头的磁碟储存体操作 324
12.3 为什么定序是必要的 325
12.4 定序策略中所期望的特性 327
12.5 寻找的最佳化 328
12.6 旋转最佳化 334
12.7 系统考虑 334
摘要 338
第十三章 档案及资料库系统 343
13.1 介绍 345
13.2 档案系统的功能 345
13.3 资料层次 346
13.4 分散与缓冲 347
13.5 档案结构 349
13.6 排队和基本存取方式 350
13.7 档案特性 351
13.8 档案系统 351
13.9 配置空间和空出空间 353
13.11 使用权控制矩阵 360
13.10 档案描述 360
13.12 依据使用者的等级控制使用权 361
13.13 备存和回复 362
13.14 资料库系统 363
13.15 资料库的模式 364
摘要 368
第六部份 绩效 379
第十四章 绩效测定、监督与评估 379
14.2 影响绩效的重要趋势 380
14.1 介绍 380
14.3 为何需要绩效监督和评估 381
14.4 绩效评估 382
14.5 绩效评估的技术 384
14.6 瓶颈和饱和 391
14.7 反馈回路 391
摘要 393
第十五章 分析模式 407
15.2 佇列理论 408
15.1 介绍 408
15.3 马可夫处理程序 429
摘要 439
第七部份 网路和保密性 447
第十六章 网路操作系统 447
16.1 介绍 449
16.2 计算机网路的组成要素 449
16.3 网路种类 451
16.4 包对交换 454
16.5 网路操作系统 458
16.7 网路拓扑 460
16.8 网路操作系统与分散式操作系统 462
16.9 保密性、隐私性、编码与验证 463
16.10 区域性网路 464
16.11 范例研究:Ethernet 467
16.12 范例研究:DECnet 470
摘要 475
第十七章 作业系统之保密 481
17.1 介绍 483
17.2 保密之必备要件 484
17.3 保密之整合解决方式 485
17.4 外界保密 485
17.5 作业程序保密 485
17.6 监督 486
17.7 恐吓之监视 486
17.9 暗语之保护 487
17.8 加权 487
17.10 监听 488
17.11 存取控制权 488
17.12 核心之保密 489
17.13 硬体之保密 489
17.14 可存活系统 489
17.15 权力与目的导向系统 490
17.16 学习范例:目的导向结构之IBM系统/38 492
17.17 密码学 495
17.18 作业系统之贯常与渗透 497
17.19 学习范例:贯穿与渗透作业系统 501
摘要 502
第八部份 范例研究 511
第十八章 UNIX 511
18.1 介绍 513
18.2 演进历程………………………………………………………………51? 513
18.3 UNIX的版本………………………………………………………5? 513
18.4 设计目标 516
18.5 处理单元控制 517
18.6 输出/入系统 523
18.7 档案系统 525
18.8 Shell 528
18.9 绩效对可用性 532
18.10 XENIX:一个商业的UNIX标准 534
摘要 536
第十九章 VAX 541
19.1 介绍 543
19.2 VAX的设计目标 543
19.3 PDP-11相容性 544
19.4 指令和储存体 545
19.5 VAX-11/780 546
19.6 储存体的管理 548
19.7 处理的定序 551
19.8 VAX/VMS的输出/入 556
19.9 记录管理服务 563
19.10 处理单元之间资料的通讯和同步性 568
摘要 571
第二十章 CP/M 575
20.2 演进历程 577
20.1 介绍 577
20.3 PL/M 578
20.4 CP/M族系 578
20.5 CP/M的结构 580
20.6 记忆体配置 581
20.7 逻辑装置对映至实体装置 582
20.8 控制台命令处理器 584
20.9 基本的输出/入系统 586
20.11 档案系统 587
20.10 基本的磁碟操作系统 587
20.12 MP/M的操作 595
20.13 MP/M 596
20.14 CP/NET 599
20.15 PL/I的子集合G:CP/M应用语言 604
20.16 处理机架构上的改革 605
20.17 以CP/M为基础的软体 606
20.18 IBM个人用电脑 606
20.19 CP/M的未来 607
摘要 608
第二十一章 MVS 613
21.1 MVS的历史 615
21.2 MVS的设计目标 618
21.3 S/37φ的硬体 619
21.4 MVS的功能 622
21.5 监督器 623
21.6 主定序器 623
21.7 工作进入子系统 623
21.8 系统管理设施和系统活动计量设施 625
21.9 分时选择 625
21.10 资料管理 626
21.11 真实记忆体管理器 630
21.12 辅助记忆体管理器 630
21.13 虚拟记忆体管理器 631
21.14 系统资源管理器 631
21.15 记忆体组织 633
21.16 资源控制 635
21.17 上琐 635
21.18 入列 635
21.20 工作和服务要求 637
21.19 保留 637
21.21 分配者 638
21.22 多重处理 638
21.23 绩效 641
21.24 系统活动监看 641
21.25 结论 643
摘要 644
第二十二章 VM:虚拟机器作业系统 651
22.1 介绍 652
22.2 历史 657
22.3 控制程式(CP) 659
22.4 交谈监督系统(CMS) 667
22.5 外地周边机连线同时操作和通讯系统 668
22.6 VM的强度 671
22.7 VM/379的演进 672
22.8 绩效的考虑 672
22.9 可靠性,可用性,和服务性 674
22.10 VM:1980年代IBM的大型作业系统? 675
摘要 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