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国内外概况 1
第二章 病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5
的改变 5
第一节 病因学改变 5
一、神经变性学说 5
(一)植物神经的生理解剖简介 5
(二)神经系统的变性 7
二、儿茶酚胺代谢或分泌障碍学说 9
(一)儿茶酚胺代谢或分泌简介 9
(二)儿茶酚胺代谢或分泌的异常 11
第二节 病理学改变 13
一、病理解剖 13
二、病理学的分型 20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改变 23
第三章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9
二、典型症状出现期 34
一、早期 34
第四章 诊断 34
第一节 临床表现 34
三、出现合并症,病情危重期 35
第二节 特发性起立性低血压检查要领 39
一、起立性低血压的测定 39
(一)体位变换 39
(二)血浆容量与血液容量测定 41
(三)心脏超声波检查 41
二、神经学的检查 41
(一)外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41
(一)药物学检查法 42
(二)泌尿科检查 42
三、植物神经系检查 42
(二)压迫眼球试验 43
(三)Ozermak氏试验 44
(四)蹲踞试验 44
(五)呼吸性不整脉 44
(六)皮肤纹划征 44
(七)冷加压试验 45
(八)Valsalva试验 45
四、内分泌系检查 46
(一)尿中儿茶酚胺测定 46
(九)发汗试验 46
(二)血浆Renine活性(P.R.A)和血浆aldosterne浓度(P.A.C)测定 47
(三)尿中17-酮类固醇和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 49
第三节 诊断 49
第五章 鉴别诊断 51
第一节 低血压分类 51
一、原发性低血压 51
(一)特发性起立性低血压 52
(二)继发性起立性低血压 52
三、起立性低血压 52
二、继发性低血压 52
(三)起立性调节障碍 53
第二节 与其他类似疾病及症状的鉴别 54
一、与晕厥的鉴别 54
二、与非植物神经系疾病出现起立性低血压的鉴别 54
三、与植物神经系其他疾病出现起立性低血压的鉴别 55
四、与震颤麻痹或橄榄核桥脑小脑萎缩症(脊髓小 56
脑变性症)的鉴别 56
第六章 治疗、合并症及其治疗 58
第一节 治疗 58
一、物理疗法 58
三、药物治疗 59
二、高压氧治疗 59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61
(二)拟肾上腺素药物 62
(三)食盐疗法 66
(四)其他 66
第二节 合并症及其治疗 68
第七章 中医学对本病的分型及辨证施治 70
一、肝肾阴虚,阴虚肝旺型(早期) 70
二、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典型症状出现期) 73
三、脾肾阳虚,中气下陷型(仍为典型症状出现期) 73
四、毒热炽盛,气阴两虚型(出现合并症,病情危重期) 75
第八章 临床护理 77
一、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77
二、鼻饲的护理 77
三、口腔的护理 78
四、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78
附录: 80
病历摘要(1) 80
病历摘要(2) 84
病历摘要(3) 91
参考文献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