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宝库 第57辑 家训·处世散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齐豫生,夏于全主编;(宋)苏轼著
  • 出 版 社: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6482849
  • 页数:538 页
图书介绍:

第五十七辑目录 3

颜氏家训 3

序致第一 3

教子第二 3

兄弟第三 5

后娶第四 6

治家第五 8

风操第六 10

慕贤第七 17

勉学第八 19

文章第九 28

名实第十 33

涉务第十一 35

省事第十二 36

止足第十三 38

诫兵第十四 39

养生第十五 40

归心第十六 41

书证第十七 45

言辞第十八 56

杂艺第十九 59

终制第二十 62

治家 68

温公家范 68

卷 一 68

卷 二 73

祖 73

卷 三 76

父 76

母 79

卷 四 84

子上 84

卷 五 91

子下 91

女 97

卷 六 97

孙 100

伯叔父 102

侄 103

卷 七 104

兄 104

弟 105

姑姊妹 111

夫 112

妻上 115

卷 八 115

卷 九 120

妻下 120

卷 十 126

舅甥 126

舅姑 126

妇 127

妾 129

乳母 130

性不可以强合 135

卷之上 睦亲 135

袁氏世范 135

人必贵于反思 136

父子贵慈孝 136

处家贵宽容 137

父兄不可辩曲直 137

人贵能处忍 137

亲戚不可失欢 138

家长尤当奉承 138

顺适老人意 138

孝行贵诚笃 138

父母不可妄憎爱 139

人不可不孝 139

子弟须使有业 140

子弟不可废学 140

教子当在幼 140

父母爱子贵均 141

父母常念子贫 141

子孙当爱惜 141

父母多爱幼子 142

祖父母多爱长孙 142

舅姑当奉承 142

兄弟贫富不齐 143

同居长幼贵和 143

同居贵怀公心 143

分析财产贵公当 144

同居不必私藏金宝 144

分业不必计较 145

兄弟贵相爱 145

众事宜各尽心 146

同居相处贵爱 146

友爱弟侄 146

和兄弟教子善 147

背后之言不可听 147

同居不可相讥议 147

婢仆之言多间斗 148

妇女之言寡恩义 148

亲戚不宜频假贷 149

亲旧贫者随力周济 149

子孙常宜关防 149

子弟贪缪勿使仕宦 150

家业兴替系子弟 151

养子长幼宜异 151

子多不可轻与人 151

立嗣择昭穆相顺 152

庶孽遗腹宜早辨 152

养异姓子有碍 152

三代不可借人用 153

收养义子当绝争端 153

孤女财产随嫁分给 153

孤女宜早议亲 154

再娶宜择贤妇 154

妇人不必预外事 154

寡妇治生难托人 155

男女不可幼议婚 155

议亲贵人物相当 155

媒妁之言不可信 156

因亲结亲尤当尽礼 156

嫁娶当父母择配偶 156

女子可怜宜加爱 157

妇人年老尤难处 157

收养亲戚当虑后患 157

分给财产务均平 158

遗嘱公平维后患 158

遗嘱之文宜预为 159

置义庄不若置义学 159

卷之中 处己 159

人之智识有高下 159

穷达自两途 160

礼不可因人轻重 160

处富贵不宜骄傲 160

世事更变皆天理 161

人生劳逸常相若 161

贫富定分任自然 162

忧患顺受则少安 162

谋事难成则永久 162

性有所偏在救失 163

人性行有长短 163

人不可怀慢伪妒疑之心 163

人贵忠信笃敬 164

厚于责己而薄于责人 164

公平正直人之当然 165

为恶祷神为无益 165

处事当无愧心 165

悔心为善之几 166

恶事可戒而不可为 166

善恶报应难穷诘 166

人能忍事则无争心 166

小人当敬远 167

老成之言更事多 167

君子有过必思改 167

小人为恶不必谏 168

觉人不善知自警 168

言语贵简寡 168

门户当寒生不肖子 169

正己可以正人 169

浮言不足恤 169

谀巽之言多奸诈 170

凡事不为已甚 170

言语虑后则少怨尤 170

与人言语贵和颜 171

老人当敬重 171

与人交游贵和易 171

小人作恶必天诛 172

君子小人有二等 172

才行高人自服 172

居官居家本一理 173

小人难责以忠信 173

戒货假药 174

言貌重则有威 174

衣服不可侈异 174

居乡曲务平淡 175

妇女衣饰务洁净 175

礼义制欲之大闲 175

见得思义则无过 175

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 176

子弟当谨交游 176

人为情惑则忘返 176

兴废有定理 177

用度宜量入为出 177

起家守成宜为悠久计 178

节用有常理 178

事贵预谋后则时失 178

居官居家本一理 179

子弟当习儒业 179

荒怠淫逸之患 180

周急贵乎当理 180

不可轻受人恩 180

讼不可长 181

报怨以直乃公心 181

受人恩惠当记省 181

人情厚薄勿深较 181

暴吏害民必天诛 182

民俗淳顽当求其实 182

官有科付之弊 183

卷之下 治家 184

宅舍关防贵周密 184

山居须置庄佃 185

夜间防盗宜警急 185

防盗宜巡逻 185

夜间逐盗宜详审 185

刻剥招盗之由 186

富家少蓄金帛免招盗 186

防盗宜多端 186

失物不可猜疑 187

睦邻里以防不虞 187

火起多从厨灶 187

焙物宿火宜儆戒 188

田家致火之由 188

致火不一类 188

小儿不可带金宝 188

婢仆奸盗宜深防 189

亲宾不宜多强酒 189

小儿不可临深 189

小儿不可独游街市 189

严内外之限 190

婢妾常宜防闭 190

侍婢不可不谨出入 190

婢妾不可供给 190

暮年不宜置宠妾 191

婢妾不可不谨防 191

美妾不可蓄 191

待奴仆当宽恕 192

轻诈之仆不可蓄 192

仆厮当取勤朴 192

赌博非闺门所宜有 192

奴仆不可深委任 193

顽很婢仆宜善遣 193

婢仆不可自鞭挞 194

教治婢仆有时 194

婢仆横逆宜详审 194

婢仆疾病当防备 195

婢仆当令饱暖 195

凡物各宜得所 195

人物之性皆贪生 196

求乳母令食失恩 196

买婢妾当询来历 197

雇婢仆要牙保分明 197

雇女使年满当送还 197

婢仆得土人最善 197

买婢妾当审可否 198

狡狯子弟不可用 198

淳谨干人可付托 198

存恤佃客 199

佃仆不宜私假借 199

外人不宜入宅舍 200

溉田陂塘宜修治 200

修治陂塘其利博 200

田产界至宜分明 201

桑木因时种植 201

邻里贵和同 201

分析阄书宜详具 202

寄产避役多后患 202

冒户避役起争之端 203

析户宜早印阄书 203

田产宜早印契割产 203

邻近田产宜增价买 204

违法田产不可置 204

交易宜著法绝后患 204

假贷取息贵得中 205

富家置产当存仁心 205

兼并用术非悠久计 206

钱谷不可多借人 206

债不可轻举 206

赋税宜预办 207

赋税早纳为上 207

造桥修路宜助财力 207

营运先存心近厚 208

起造宜以渐经营 208

袁采自序 209

附录一 209

《袁氏世范》序 210

重刻《袁氏世范》序 210

跋(一) 211

跋(二) 211

跋(三) 212

附录二 212

集事诗鉴(原著附录) 212

菜 根 谭 229

菜根谭 229

三 真机与真味 323

二 大气与形体 323

性命篇 323

呻 吟 语 323

一 鬼神与梦魂 323

四 性分与情欲 324

五 六合与圣人 324

六 人性与天气 324

七 阴阳与存亡 324

十 无体质而用不穷 325

十一 念头与气血 325

九 见性与生情 325

八 五行与生物 325

十二 君子与小人 326

存心篇 326

一 心灵与天平 326

二 收放心与追放豚 326

三 不动气与事事好 327

四 放心与邪正 327

五 放心与收心 327

六 防欲与力善 327

十一 无心与有心 328

十 妄见与妄闻 328

九 畏法与畏理 328

七 屋漏与宇宙 328

八 万善与百邪 328

十二 虚静与主张 329

十三 浮躁心与委靡心 329

十四 涵蓄与浑厚 329

十五 待事与养心 329

十八 主静与勇力 330

十九 摆脱与沾恋 330

二十 我心与天地 330

十七 怕理与恃人 330

十六 胸中景与眼前景 330

二十一 尘芥与荆榛 331

二十二 心灵与万事 331

二十三 蓄疑与过思 331

二十四 迷人之迷与明人之迷 331

二十五 忍激与祸福 331

二十六 殃咎与快心 332

二十七 坦荡荡与常戚戚 332

二十八 恶恶与乐善 332

二十九 有见闻与无见闻 332

三十二 心虚与心实 333

三十三 大公与天下 333

三十 种子与果实 333

三十一 带走带不走 333

三十四 心灵与躯壳 334

三十五 恕心与罪过 334

三十六 七尺与方寸 334

三十七 生门与死户 334

三十八 心念与天知 334

四十一 刀剑与寇仇 335

四十三 人心与家贼 335

四十二 为恶与为善 335

四十 大公与自私 335

三十九 气盛与涵养 335

四十四 虚实与大小 336

伦理篇 336

一 家长与修养 336

二 富贵与淫逸 336

三 门户与气焰 337

四 家庭与自我 337

谈道篇 337

一 太平的定义 337

四 自然与当然 338

五 身心与外物 338

二 意味与至宝 338

三 七情与五性 338

六 性生与情死 339

七 闻道与幸福 339

八 兵法与处世 339

九 一身与万类 339

十 制欲与无欲 340

十一 爱欲与烦恼 340

十二 安虑与止水 340

十三 相同与不同 340

十四 利刃与迅炮 340

十八 我心与世界 341

十九 道深与言浅 341

十六 三教与戒律 341

十七 鬼神与教化 341

十五 病痛与根本 341

二十 从容与急遽 342

二十一 有我与无我 342

修身篇 342

一 六合与人我 342

二 环境与修养 343

三 余气与受用 343

四 做人与其他 343

五 谨德与养生 343

九 善恶与忠奸 344

八 嫉妒与诋毁 344

六 处己与处人 344

七 心胸与天下 344

十 违众与违己 345

十一 万全与缺绽 345

十二 心身与操劳 345

十三 俗念与俗眼 345

十四 现在与到头 346

十五 智愚祸福与贫富毁誉 346

十六 可人意与可我意 346

十七 盗跖、伯夷与老子 346

二十一 自是与自私 347

二十二 贫贱与老残 347

十八 城池与门户 347

二十 名心与作伪 347

十九 气盛、心满与才露 347

二十三 所不能与所当尽 348

二十四 知足与无厌 348

二十五 天人与自我 348

二十六 笑人与可笑 348

二十七 闻毁与怒毁 348

二十九 祸福与生死 349

三十 外世之十态 349

二十八 贪爱与制欲 349

三十一 本色与近情 350

三十二 毁谤与君子 350

三十三 自亡与他亡 350

三十四 出言与见义 350

三十五 刚明与婉晦 350

三十八 爱身与贵名 351

三十九 多门与多口 351

四十 殃子孙十条 351

三十七 有过与认过 351

三十六 处身和待人 351

四十一 自责与自反 352

四十二 贫富与贵贱 352

四十三 君子求四真 352

四十四 说话是难事 352

四十五 益世与损世 353

四十六 安常与盛满 353

四十七 自责与相责 353

四十八 不逐物工夫 353

四十九 不作空躯壳 353

四 学者与器度 354

三 吾心与觉悟 354

二 口耳与身心 354

问学篇 354

一 读书与做人 354

五 学病与静治 355

六 读书与寡过 355

七 好处不好处 355

八 一己与天下 355

九 中字与敬字 355

应务篇 356

二 难任事与难处人 356

一 纡徐与迫切 356

十一 随人与自得 356

十 性急与性缓 356

三 下手与见功 357

四 察观与度量 357

五 智愚与巧拙 357

六 浑厚与涵蓄 357

七 与小人相处 358

八 果决与因循 358

九 使气与使心 358

十 自得与天遇 358

十一 共事与成败 358

十六 顺境最难处 359

十五 处事与长民 359

十二 无识见与偏识见 359

十三 支吾与废驰 359

十四 饭路人话事 359

十七 善用人与不善用人 360

十八 从是与不从不是 360

十九 轻生死与善用死 360

二十 争利与争言 360

一 昼夜与日星 361

二 水火与虚实 361

天地篇 361

二十一 过错与责让 361

三 遂恶与祸亡 362

四 欺心与欺天 362

世运篇 362

世人难与言 362

圣贤篇 363

一 圣人与凡人 363

二 天道与圣人 363

三 圣人平天下 363

三 士人与死物 364

二 士人三不顾 364

四 达人智士与忠臣孝子 364

品藻篇 364

一 小人荐与君子弃 364

五 无心与无我 365

六 圣贤乐与众人乐 365

七 当事与说理 365

八 修养与境遇 365

九 聪明与昏愚 366

人情篇 366

一 掩过与喜誉 366

二 相非与自是 366

五 泰然与安稳 367

三 己美与人美 367

四 人生三大妒 367

物理篇 368

一 钉子与锁子 368

二 相忘与所生 368

广喻篇 368

一 坐井与游天 368

二 圣人鉴尺权 369

三 无我与空有 369

四 爱小体与毁大体 369

一 胸中与眼前 370

词章篇 370

五 瓦砾与君子 370

六 梃刃与挞杀 370

二 文章与明道 371

围炉夜话 373

围炉夜话 373

小窗幽记 407

小窗幽记 407

双节堂庸训 419

卷一 述先 419

本系 419

显祖考文林公轶事 421

显祖妣沈太孺人轶事 422

显考奉直公轶事 422

显妣方太宜人轶事 423

显妣王太宜人轶事 424

显生妣徐太宜人轶事 425

卷二 律己 426

尽心 426

人须实做 427

人从本上做起 427

须耐困境 428

常存退一步想 428

做人先立志 428

时日不可虚度 429

作事要认真 429

作事要有恒 429

事必期于有成 430

要顾廉耻 430

贵慎小节 430

当爱名 431

勿好胜 431

财色两关尤当著力 431

不可责报于目前 432

因果之说不可废 432

名过实者造物所忌 433

不可妄与命争 433

少年富贵须自爱 433

处丰难于处约 434

欲不可纵 434

贫贱当励气节 434

择稳处立脚 435

居官当凛法纪 435

宦归尤当避嫌 435

卷三 治家 436

统于所尊则整齐 436

守身 436

孝以顺为先 437

惟孝裕后 437

继娶难为父 438

事后母 438

事鳏父寡母更宜曲体 438

友难于孝 439

冢子宜肩重任 439

弟当敬事兄长 440

齐家须从妇人起 440

妇言不可听 440

佳子弟多由母贤 441

妇人不良咎在其夫 441

女子当教以妇道 441

教子弟须权其才质 442

子弟勿使有私财 442

谨财用出入 442

财贵能用 443

勿贪不义之利 443

勿争虚体面 444

俭与吝啬不同 444

非俭不能惜福 444

服用戒过奢 445

俭非勤不可 445

妇职不可不修 446

妇道尤以勤为要 446

妇不宜男当买妾 447

置妾不当取其才色 447

有子勿轻置妾 447

勿使妾操家 448

娶醮妇宜慎 448

无子当立后 448

勿以异姓乱宗 449

无子可继宜依礼袝食 449

祭先宜敬 450

不可求为人后 450

祭产宜豫 451

值祭不宜论产 451

宾宴宜洁 452

勿淹葬 452

疾病宜速治 452

婚嫁宜量力 453

相子择妇 453

攀高亲无益 453

奴婢宜督约 454

奴婢不中用宜速遣 454

缔姻宜取厚德之家 454

奴婢疾病宜善遣 455

婢女当养其廉耻 455

乳媪不宜轻雇 455

保全节操 456

无志秉节者不可强 456

酒最偾事 457

戏具不宜蓄 457

架上不可有淫书 457

便宜产业不宜受 458

契税不可漏 458

田宅交易须分明 458

勿欠额赋 459

官项不宜借 459

勿受来历不明之物 459

勿贪重息出贷 460

勿因息轻举债 460

债宜速偿 460

子孙多产宜分析 461

析产宜酌留公项 461

有室有家之男女宜为曲谅 462

嫁女亦须体恤 462

勿营多藏 463

宜量力赡族 463

爱怜少子长孙之故 463

宜储书籍 464

造宅不宜过丽 464

长斋拜经宜戒 465

女尼宜绝其往来 465

卷四 应世 466

勿欺 466

处事宜小心 466

大节不可迁就 467

宁吃亏 467

勿图占便宜 467

让人有益处 468

勿任性 468

遇横逆尤当忍耐 468

断不可启讼 469

勿斗争 469

言语宜慎 469

小人不可忤 470

嫉恶不宜太甚 470

善恶不可不分 470

勿苛人所短 471

勿过刚 471

遇事宜排解 471

势力不可恃 472

勿预人讼事 472

勿轻作居间 472

信不可失 473

勿傍人门户 473

勿贪受赠遗 473

贫贱勿取厌亲友 474

富贵勿薄视姻邻 474

须予人可近 474

失意人当礼遇 475

保全善类 475

敬官长 475

受恩不可不报 476

勿交结官长 476

睦邻有道 476

索债毋太急 477

贷亲不如贷友 477

宜量友力 477

讳贫伪贫皆不必 478

受怜受忌皆不可 478

与人共事不可不慎 478

勿破人机关 479

知受侮方能成人 479

故人子宜念 480

老成人不可忽 480

先友宜敬事 480

不必议论二氏 481

卷五 蕃后 481

裕后有本 481

济美不易 482

教当始于孩提 482

宜令知物力艰难 482

宜令习劳 483

宜令知用财之道 483

父严不如母严 484

宜令勿游手好闲 484

宜杜华奢之渐 484

蒙师宜择 485

不宜受先生称字 485

读书以有用为贵 486

读书求于己有益 486

须学为端人 486

作文字不可有名士气 487

文字勿涉刺诽 487

文章关福泽 488

读古人文取法宜慎 488

勿作秽亵词 488

勿轻为人作诗文序 489

勿记录时事 489

浮薄子弟不可交 489

勿轻换帖称兄弟 490

择友有道 490

业儒亦治生之术 490

读书胜于谋利 491

勿慕读书虚名 491

勿任子弟匿瑕作伪 491

授徒勿误人子弟 492

不宜轻令子弟附学 492

力田勿欠人租息 493

艺事无不可习 494

幕道不可轻学 494

习医宜慎 495

勿妄言相墓术 495

作事须专 496

临财须清白 496

勿自是 497

勿自矜 497

当明知止知足之义 497

门阀不可恃 498

言动当念先人 498

干蛊大难 499

须作子孙榜样 499

不可道他人先世短处 500

为后人留余地 500

穷达皆以操行为上 500

得志当思种德 501

人当于世有用 501

清议不可犯 502

宜知盈虚消长之理 502

恶与过不同 502

听言不可不察 503

宜长念忠恕之道 503

圣贤实可学而至 503

人在自为 504

不孝者不祥 504

善恶不在大 505

双节赠言不可不读 505

申嫡庶之辨 506

传世名系 506

童子试 507

乡试 507

卷六 述师 述友 507

会试 508

受业 509

亡友 510

治家格言 515

治家格言 515

郑板桥家书 521

十六通家书小引 521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521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 522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 522

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寄舍弟墨 524

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 525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 525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 526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 527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 527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529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530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531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532

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 535

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 536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