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问题提出 1
二 文献评论 4
三 研究途径与方法 7
四 相关概念界定 10
五 研究架构与重点 16
第一章 宋代皇帝制度与“书” 21
第一节 宋代皇帝“书”的历史考察 22
一 宋太祖——宋仁宗时期 23
二 宋英宗——宋哲宗时期 39
三 宋徽宗——宋孝宗时期 44
四 宋光宗——宋度宗时期 54
第二节 宋代皇帝对“书”功能的认识 58
一 “心术之接在兹,非以字画之妙为贵”——“书”的道德教育功能与钞书 59
二 “听政之暇,无所用心,特以此为乐尔”——“书”的审美愉娱功能 68
三 宋代皇帝对“书”功能认识的历史影响 70
第三节 宋代皇家书册宝制度与篆玺文制度 75
一 宋代书册宝制度 76
二 宋代篆玺文制度 90
三 宋代书册宝制度和篆玺文制度对“书”约定的意义 93
第四节 宋代皇帝在书法史上的影响 95
一 宋太宗与宋初书法人才的五个主要来源 95
二 宋代皇帝“书因文为用”的观念与士大夫的接受 98
三 宋代皇帝以笔法为核心的书写实践观念 103
四 宋代皇帝篆书、飞白书实践的意义 105
五 宋代皇帝与院体书法、学书范本 108
六 宋代皇帝在书法史上的贡献 111
第二章 宋代翰林书伎术官制度及其书刻 115
第一节 宋代翰林书伎术官机构的建立与沿革 118
一 宋代翰林御书院的制度溯源 118
二 北宋初翰林御书院的建立时间及其衙署 124
三 北宋翰林书艺局的状况 129
四 南宋高宗时期翰林御书院的置废 137
第二节 宋代翰林书伎术官的职官制度 140
一 宋代翰林御书院的职掌 140
二 宋代翰林书伎术官的职官构成 147
三 宋代翰林书伎术官的遴选途径及其培养 159
四 宋代翰林书伎术官的出路与社会地位的变化 166
第三节 宋代翰林书伎术官的书法实践与历史影响 181
一 宋代书伎术官的篆书实践 182
二 宋代书伎术官的楷书实践 195
三 宋代书伎术官的行书实践 203
四 宋代翰林书伎术官书法实践的一般特征及其历史影响 207
第三章 宋代书吏制度及其书迹 221
第一节 宋代文书吏——以令史与书令史为考察核心 222
一 令史和书令史职名沿革 223
二 宋代令史与书令史的行政管理 225
第二节 宋代最重要的专职书吏——“楷书”吏 239
一 “楷书”吏名溯源 240
二 宋代“楷书”吏 242
第三节 宋代其他专职书吏 255
一 “书吏” 255
二 书写人 258
三 书写文字与书手 260
第四节 宋代书吏的书迹 261
第四章 宋代书学制度及其书刻 267
第一节 宋太宗时期的书学官 268
一 翰林书学与翰林书直 268
二 宋太宗时期的国子书(学)博士 272
第二节 宋仁宗时期的“知国子监书学”学官 275
一 周越生平考及其书学影响 276
二 杨南仲生平考及其书学影响 296
三 周越与杨南仲比较 306
第三节 宋徽宗时期书学机构的沿革 308
一 宋徽宗时期书学机构的置废 309
二 宋徽宗时期书学与兴学、政局的关系 318
第四节 宋徽宗时期书学的教育管理 323
一 宋徽宗时期书学教职员的选任 323
二 宋徽宗时期的书学课程、教材与考试、升级 341
第五章 宋代考试制度与“书” 352
第一节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对“书”的限约与影响 353
一 宋代科举制度对字书的要求 354
二 宋代行卷与评卷对书写的约定 356
三 宋代誊录制度对书写的约定 358
四 宋代科举制度对“书”的影响 366
第二节 宋代“身、言、书、判”恩科试制度及其对“书”的影响 373
一 唐、五代的任官常科考试“身、言、书、判” 373
二 宋代“身、言、书、判”科目之始停及其性质 376
三 对“身、言、书、判”试具体施行的考察 383
四 唐宋“身、言、书、判”试对“书”的影响 390
第三节 书判拔萃科之书非“书”考辨 395
一 唐代书判拔萃科的沿革及其“书”的内涵 396
二 宋代书判拔萃科的沿革及其“书”的内涵 399
第四节 宋代“书札”考试制度与书札体书风 404
一 五代十国时期的“书札” 405
二 宋代“书札”作为文书意义上的制度考察 407
三 宋代“书札”作为书写意义上的制度考察 410
四 宋代书札体书风在社会领域的扩衍 420
五 馀论 424
结语 428
一 宋代书制的史实考察 428
二 古代书制的基本特征 436
附录 439
主要参考文献 458
后记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