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篇:《因明正理门论》直解 3
第一章 序 3
第二章 能立、似能立和立具 5
第一节 能立与宗和似宗 5
1.能立与宗等 5
2.似宗 9
第二节 因与似因 17
1.因是宗法与四不成因 17
2.同品、异品与九句因 48
3.正因与相违因和不定因 65
第三节 喻与似喻 86
1.同法喻与异法喻 86
2.似喻 95
3.二喻与因三相 99
4.古因明的弊病 107
第四节 能立、似能立唯悟他 117
第五节 立具:现量与比量 117
1.现量与比量唯自悟 117
2.现量 119
3.似现量 127
4.比量 132
第三章 能破与似能破 140
第一节 颂说能破与似能破 140
第二节 能破 140
第三节 似能破概述 141
1.颂说同法相似等七过类 143
2.第一过——同法相似 145
3.第二过——异法相似 148
4.第三过——分别相似 150
5.第四过——无异相似 152
6.第五过——可得相似 160
7.第六过——犹豫相似 163
8.第七过——义准相似 166
9.七过总评 168
10.颂说至非至和无因相似 181
11.第八过——至非至相似 182
12.第九过——无因相似 186
13.至非至、无因相似二过总评 188
14.颂说无说相似、无生相似、所作相似 193
15.第十过——无说相似 193
16.第十一过——无生相似 195
17.第十二过——所作相似 198
18.三过总评 199
19.第十三过——生过相似 206
20.第十四过——常住相似 208
21.十四过类与负处 211
第四章 总结 216
下篇:《因明正理门论》研究 221
第一章 陈那因明的必读书及研读方法 221
第一节 《理门论》——陈那因明必读书 221
1.《理门论》研究很不充分 221
2.《入论》的局限性 223
第二节 怎样读《理门论》 224
1.是当完整体系来读,还是割裂成几部分来读 224
2.是我注《理门论》,还是《理门论》注我 227
第二章 《理门论》述要 232
第一节 序 232
第二节 能立、似能立和立具 232
1.能立与宗和似宗 232
(1)能立与宗等 232
(2)立宗原则 232
(3)似宗五种 232
(2)宗法等须立敌决定共许 233
(3)四不成似因 233
2.因与似因 233
(1)因是宗法 233
(4)宗义一分为因过和相符极成过 234
(5)因外别有喻支 234
(6)同品、异品与九句因 234
(7)相违决定因 235
(1)同法喻与异法喻 236
(2)似喻 236
3.喻与似喻 236
(3)二喻与因三相 237
(4)古因明的弊病 237
4.能立、似能立唯悟他 238
5.立具:现量与比量 238
(1)现量与比量唯自悟 238
(2)现量与似现量 238
(3)比量 238
(2)异法相似 239
(1)同法相似 239
第三节 能破与似能破 239
2.似能破 239
1.能破 239
(3)分别相似 240
(4)无异相似 240
(5)可得相似 241
(6)犹豫相似 241
(7)义准相似 241
(8)至非至相似 242
(9)无因相似 242
(10)无说相似 242
(11)无生相似 242
(12)所作相似 243
(13)生过相似 243
(14)常住相似 243
第四节 总结 244
(2)对古师负处之评说 244
3.十四过类与负处 244
(1)对十四过类总评 244
第三章 《理门论》的逻辑体系 245
第一节 讨论立破之则限于共比量 245
1.共比量的总纲 246
2.为什么要共许极成 247
3.四不成因与“一切品类所有言词” 248
4.二论之比较 250
5.自比量中的同、异品 252
第二节 同、异品定义与九句因和因三相 255
1.什么是同品、异品 255
2.同、异品除宗与九句因和因三相 260
3.因后二相与同、异喻体 263
第三节 新因明之利与古因明之弊 269
1.二喻显因与所立不相离性 269
2.无穷类比和处处类比使古因明无有功能 271
3.因明之新、古与十四过类 272
第四节 总结 274
第四章 陈那、法称因明逻辑体系之比较 275
第一节 陈那因明的逻辑形式 275
1.同、异品的逻辑表达方式 275
2.九句因的命题形式 275
3.因三相的命题形式 276
4.三支作法的推理形式 277
5.因三相不能表示宗命题为真的图表法 277
第二节 法称因明的逻辑形式 279
1.同、异品不除宗有法 279
2.因三相的命题形式 279
3.三支作法的推理形式 280
第三节 法称因明对陈那因明的重大发展 280
1.从毫无例外的一般命题推出个别结论 281
2.自性因、果性因和不可得因确保喻体为全称命题 281
附录 明代汉传因明概述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