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铅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生产、用途和天然存在 1
1. 生产 1
目录 1
2. 用途 2
3. 自然存在 4
第三节化学性质 4
1. 元素铅和一般无机化学性质 4
2. 有机金属化学性质 8
3. 络合物的生成和螯合作用 10
第四节分析方法 11
1.采样方法 11
4.地球化学性质 11
2. 分析方法 12
第五节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 14
1.储库、途径和循环 14
2. 在空气中的迁移 14
3. 在水中的迂移 16
4. 在土壤中的迁移 17
第六节物理、化学和光化学反应 17
1. 物理转化 17
2. 化学转化 18
第七节代谢 18
1. 吸收 18
2.分布和保留 20
4.烷基铅代谢 22
3. 排出 22
第八节暴露和积累 23
1.职业暴露 23
2. 饮食暴露 23
3.环境空气暴露 24
4.铅在人体内的积累 24
5. 外暴露和血铅水平之间的关系 25
6.持久性 25
第九节生物效应和毒性 26
1.对人的效应和毒性 26
2.对植物的效应和毒性 28
参考文献 29
第二节 砷 32
第一节引言 32
第二章砷、铍、硒和钒 32
1.生产、用途和运输 33
2. 化学性质 34
3.分析方法 34
4. 迁移行为 35
5. 积累和代谢 41
6.暴露和毒性 41
参考文献 43
第三节铍 44
1.生产、用途和运输 44
2. 化学性质 46
3.分析方法 47
4. 迁移行为 48
5.积累和代谢 49
6. 暴露和毒性 50
参考文献 52
第四节硒 53
1.生产、用途和运输 54
2. 化学性质 55
3. 分析方法 57
4. 迁移行为 59
5.积累和代谢 60
6.暴露和毒性 61
参考文献 66
第五节钒 68
1. 生产、用途和运输 68
2. 化学性质 70
4. 迁移行为 71
3. 分析方法 71
5.积累和代谢 72
6.暴露和毒性 75
参考文献 80
第三章C1和C2卤化碳 81
第一节引言 81
第二节生产过程 81
1. 卤甲烷类 83
2. 卤代C2化合物 84
3. 氯乙烯及偏二氯乙烯 84
4. 其他类化合物 84
第三节物理性质 85
第四节分析方法 85
第五节应用方式及在环境中的损失 88
2. 主要产品在生产及加工过程中的损失 89
3. 副产品的形成 89
1.使用后大量排放的产物 89
4.水及废水氯化的产物 90
5.环境中的形成物 90
6.对环境的总输入 91
第六节在环境中的存在 92
1.大气 92
2. 表面海水和底泥 93
3. 淡水 94
4. 污水及工业废水 96
5. 野生生物 96
6. 人类食品和人体组织 96
1.进入环境及初始分布 97
第七节分布和降解 97
2.大气中的分解 98
3. 水中非生物分解 99
4.水中生物降解 99
5. 脊椎动物的代谢作用 101
第八节对有生命机体的影响 101
1. 哺乳类 101
2.水生有机物 101
3. 地面物种 102
4. 微生物 102
第九节控制排放的可能性 103
第十节总结 103
参考文献 104
第一节引言 106
第四章卤代芳烃 106
第二节生产和性质 107
1. 多氯联苯 107
2. 多氯三苯 108
3. 多氯萘 109
4. PCB、PCT、PCN中的杂质 109
5.多溴联苯 116
6. 氯苯类 116
第三节使用和损失于环境 117
1.多氯联苯 117
2.多氯三苯 118
3. 多氯萘 118
第四节分析方法 119
4.多溴联苯 119
5. 氯苯类 119
第五节在环境中的存在 121
1. 多氯联苯 121
2. 多氯三苯 125
3. 多氯萘 125
4. 多溴联苯 125
5. 氯苯类 125
第六节在环境中的分布和降解 126
1. 在空气、水及沉积物中的分布 126
2. 由化学反应引起的降解 128
3.光降解 128
4. 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 128
5. 生物积累 130
6. 脊椎动物的代谢作用 131
第七节对生物系统的影响 133
1. 哺乳动物 133
2. 鸟 133
3. 水生物 134
第八节废物的处理和清除 134
1. 污水、排放液体和水处理 134
2.焚烧或燃烧 135
3. 固体废物或泥浆的化学处理 135
4.清除于填埋地 135
第九节管理控制措施的影响 136
参考文献 137
1.媒和褐煤中的挥发性芳烃 142
第一节生产(来源、应用、运输)及排放物 142
第五章挥发性芳烃 142
2. 石油中的挥发性芳烃 143
3. 苯 147
4. 甲苯 148
5. 二甲苯、乙苯及苯乙烯 149
6. 氯苯类和硝基苯 150
7. 高烷基化苯、萘、1,2,3,4—四氢萘及烷基萘 151
第二节分析方法 152
第三节在环境中的转移行为 154
第四节化学和光化学反应 156
1.苯的光化学分解 157
2. 甲苯及二甲苯的光化学分解 158
3. 在汽车排放物中发生的反应及烟雾的形成 158
第五节生物降解及对微生物和植物的影响 159
4.芳烃在水中的降解反应 159
1.苯及苯同系物的生物降解 160
2.萘及萘同系物的生物降解 161
3. 自然或半自转环境(水或废水污泥)中挥发性芳烃的微 161
生物降解 161
第六节环境中的浓度,总的环境结局 162
1. 排入空气的挥发性芳烃 163
2.地表水污染 166
3.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168
4. 海洋污染 169
第七节摄入、生物积累、排泄 170
1. 人及陆生哺乳动物对苯、甲苯、二甲苯及苯乙烯的摄入 170
及排泄 170
2.水生生物体中挥发性芳烃的摄入、排泄及毒性 172
第八节代谢作用 174
1. 苯在人体及哺乳动物中的代谢作用 174
2. 甲苯、二甲苯在人及哺乳动物中的代谢 177
3.苯乙烯在人及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 178
4.萘类的代谢 178
第九节对哺乳动物的生物效应和毒性 179
1.一般评论 179
2.苯的急性毒性 181
3. 苯的慢性影响:细胞遗传、致癌性、血癌、各类血细 182
胞减少、染色体畸变 182
4. 苯的其他影响:诱变性、影响胚胎、协同作用、影响神 184
经系统、眼睛反射,皮肤损害 184
5.甲苯的毒性 185
7. 乙苯及苯乙烯的毒性 186
6.二甲苯的毒性 186
8. 氯苯及硝基苯的毒性 187
9.挥发性芳烃的气味 187
参考文献 188
第六章表面活性剂 196
第一节引言和历史的回顾 196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97
第三节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合成 199
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99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03
第四节应用………………………………………………(2?) 203
1. 家用和清洗用的洗涤剂 203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05
4.两性表面活性剂 207
2. 工业用表面活性剂 210
第五节经济意义 215
第六节引言 219
第七节法规 220
1.洗涤剂法规 220
2. 水资源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有关规定 222
第八节分析方法 223
第九节在环境中的行为 225
1.生物降解试验 225
2.生物降解性 228
3. 在天然水体中的浓度 233
第十节毒理学 235
1. 低等生物 235
2. 哺乳动物 236
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