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乐夫,郭巍青等著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06019600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宪政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 1

一、宪政及其几重关系 1

(一)宪政的一般涵义 1

(二)与宪政相关的几个概念 3

(三)宪政的基本理念 8

二、宪政体制改革过程 10

(一)近现代中国对宪政的追求 10

(二)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到“法治国家”目标的确定 17

(三)作为宪政与法治根本的宪法及宪法性法律法规的发展 22

(四)宪法监督与违宪审查对党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24

(五)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保障 30

(六)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的构建 32

三、我国宪政体制改革的发展与对策 34

(一)从政治体制改革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宪政的经济基础改革阶段 34

(二)当代宪政体制改革——民主和法治取向的宪政 36

(三)我国宪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3

四、法治建设的问题与法治发展——法治的健全与完善 54

(一)法治健全与完善依赖于多种因素 54

(二)增强中国法治发展的内驱力——法治意识和宪政意识 56

(三)法治建设的关键与难点——党的领导地位与党政分开问题 58

(四)法治的规范与依据——宪法与法律的健全 61

(五)法治的重心——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62

第二章 党的领导体制改革 65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68

(一)传统体制存在诸多弊端 68

(二)适应市场化改革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69

(三)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70

(四)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71

(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72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73

(一)党的自身建设的总体情况 73

(二)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74

(一)改革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 79

三、调整党与国家机关、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79

(二)理顺党与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88

四、实现党的领导民主化、法治化 91

(一)党的领导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意义 91

(二)党的领导民主化、法治化的基本思路 94

第三章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理论与实践 97

一、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理论 97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同盟军和政党关系的理论 97

(二)列宁主义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多党合作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内容 99

(三)毛泽东的多党合作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多党合作理论 102

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变革与发展 107

(一)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07

(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形成 109

(三)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曲折发展 111

(四)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新发展 113

三、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法治化 122

(一)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法治化是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主流趋势 123

(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法治化已具备一定的实施基础 125

(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法治化有法可依 128

(四)建立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法治化的保障机制,确保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131

第四章 人大制度与选举制度的改革 137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37

(一)1949~1977年:曲折之路 137

(二)1978年起至今:改革之道 140

(三)展望将来:坚持和完善 151

(一)萌芽阶段 153

二、选举制度的改革 153

(二)初步确立阶段 155

(三)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 157

第五章 行政体制与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173

一、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过程 173

(一)行政体制改革背景的简要分析 173

(二)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 176

二、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调整 180

(一)中央政府结构及机构改革 180

(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182

(三)政府职能调整 184

三、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92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决策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193

(二)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实现途径 194

四、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改革 197

(一)中国行政区划体系的基本概况 197

(二)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区行政公署 200

(三)行政区划的调整与改革 201

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行政法治建设 204

(一)干部人事制度政革 204

(二)行政法治建设 213

六、行政体制的创新与发展 218

(一)实现政府职能的全面而彻底的转变 218

(二)建立市场导向的服务行政 219

(三)建立动态、开放、透明的行政 219

(四)实现依法行政 220

第六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 221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理论 222

(一)国家结构形式 222

(二)中国实行的是单一制 225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演变 228

(一)20世纪80年代的放权改革 232

(二)20世纪90年代加强中央权威的改革 234

三、特别行政区的成立与运行 236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运作及其与中央的关系 238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运作及其与中央的关系 245

四、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 249

(一)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重要性 249

(二)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涵义与内容 251

五、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基本思路 255

(一)端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指导思想 255

(二)实行中央必要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的纵向权力配置模式 256

(三)科学地划分与配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 257

(四)大力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建设 258

(五)建立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民主化、规范化 259

(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创造条件 259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改革 262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63

(一)形成 263

(二)发展 266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70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271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73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 276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点 280

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2

(一)不断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经济社会 283

发展的功能作用 283

(二)进一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285

(三)实行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 287

(四)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 289

(五)加强民族自治机关的自身建设 290

(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292

(七)大力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94

第八章 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 297

一、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的形成与发展 298

(一)村民自治的社会背景 298

(二)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 303

(一)村民自治的基本涵义 307

二、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 307

(二)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 309

三、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314

(一)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314

(二)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对国家政治的民主也产生了推动作用 316

四、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 321

(一)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二)改革和完善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路 327

后记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