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变形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单文琅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62504776
  • 页数:15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一、当代构造地质学的进展 1

二、北京西山构造的特色 2

第二章 构造解析的原则和方法 4

一、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和观念 4

(一)构造的尺度观 4

(二)构造的层次观 7

(三)构造的新陈代谢观 12

(四)构造组合的观点 16

二、构造解析的内容和方法 17

(一)构造几何学分析 18

(二)构造运动学分析 21

(三)构造动力学分析 23

(四)构造变形相分析 27

(五)构造序列分析 27

第三章 构造变形相分析 30

一、概念和术语 31

二、构造变形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2

(一)岩石的变形习性 32

(二)岩石变形的环境因素和时间因素 38

(三)岩石的变形机制、环境和变形相 39

三、构造变形相分析的工作准则 40

(一)同相异样准则 40

(二)同物异相准则 42

四、北京西山的构造变形相分析 42

(一)北京西山的变形相序列 42

(二)北京西山的变形相变 43

第四章 区域变质岩的构造序列解析和变质构造的理想演化模式 48

一、北京西山南部的盖层构造演化 48

(一)变形序列 49

(二)岩浆活动序列 52

(三)变质作用序列 54

二、构造演化史纲要及变质构造的理想演化模式 55

(一)北京西山南部变质盖层构造演化史纲要 55

(二)变质构造的理想演化模式 56

第五章 伸展构造在基岩中的表现 59

一、伸展构造模式及其基本类型 61

二、剥离断层 64

三、近水平的韧性剪切带 65

四、北京西山的剥离断层与近水平的韧性剪切带 67

(一)断层的几何学 67

(二)两盘岩石的变形特征 69

(三)小结 71

五、变质核杂岩构造 72

第六章 糜棱岩的构造研究 76

一、韧性剪切带及其产状 76

(一)逆冲式韧性剪切带 76

(二)走滑式韧性剪切带 77

(三)正断式韧性剪切带 77

二、岩石塑性变形机制简介 77

(一)晶内滑移和位错滑移 78

(二)位错蠕变 79

(三)颗粒边界滑动和超塑性流动 81

(四)压溶作用 82

三、糜棱岩类岩石的基本特征 83

(一)糜棱岩概念的新认识 83

(二)糜棱岩的宏观地质特征 83

四、糜棱岩类岩石的显微构造特征 84

五、糜棱岩系列岩石的分类 88

六、糜棱岩与变质相 90

第七章 褶叠层与?“层”固态流变构造群落 93

一、褶叠层的概念及其基本构造特征 93

二、北京西山褶叠层的顺“层”固态流变构造群落 95

(一)顺层韧性剪切带 95

(二)顺层掩卧褶皱 96

(三)顺层面理(片理)和拉伸线理 101

(四)粘滞性香肠构造和构造透镜体 102

(五)同构造分泌结晶脉 103

三、褶叠层的形成机制 105

(一)褶叠层发育的构造条件 105

(二)顺层掩卧褶皱的发育机制 105

第八章 构造置换作用 109

一、面状构造的置换 109

(一)纵弯褶皱压扁过程中的面状构造置换 111

(二)韧性剪切带递进单剪过程中的面状构造置换 112

二、构造置换的变形分解和剪切-压溶机制 113

(一)构造变形分解作用 113

(二)剪切-压溶分异作用 117

三、构造置换的类型 120

(一)纵向构造置换 120

(二)横向构造置换 121

四、横向构造置换面理与顺层面理 123

第九章 区域变质岩区填图的构造地层学准则 126

一、变质地质体的填图单位 126

(一)变质地质体的构造分类 126

(二)区域变质岩系的双重地层系统概念 127

二、区域变质岩系构造地层单位的基本模式 128

(一)褶叠层的成层构造特性 128

(二)褶叠层的构造地层型 129

三、划分构造地层单位的构造地层学准则 131

四、区域变质岩区的填图方法 134

第十章 逆冲推覆构造 139

一、北京西山的推覆构造 139

(一)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 139

(二)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 143

二、平衡剖面及位移距离的估算 146

(一)编制平衡剖面的基本原则 147

(二)平衡剖面的编制步骤 148

(三)北京西山逆冲推覆构造平衡复位的研究 149

三、黄山店褶皱-冲断构造的位移-距离图解 151

(一)断层面扩展的位错模式 151

(二)位移-距离图的编制 152

(三)黄山店褶皱-冲断构造的位移-距离图解 153

四、讨论 153

(一)逆冲断面的几何学 153

(二)逆冲断层的扩展作用 154

(三)逆冲断层和褶皱作用 155

结束语 157

主要参考文献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