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家教育思想篇 3
第一章 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 3
柏拉图 3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3
二、教育思想 3
三、结语 6
亚里士多德 6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6
二、教育的目的或宗旨 7
三、教育制度 10
四、教学法 12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4
昆体良 14
五、结论 14
二、教育思想 15
三、结语 17
第二章 中世纪教育家教育思想 18
法拉比 18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8
二、教育的目的 20
三、什么是教育 21
四、教学方法 22
五、教师与学生 24
六、课程 25
七、哲学,学科之王 26
八、教学中的讲解法 27
九、法拉比的影响 28
九、评估 28
米斯卡瓦伊赫 29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29
二、教育思想 31
三、看法和批评 39
阿维森纳(伊本·西拿) 41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42
二、阿维森纳教育观的哲学基础 43
三、阿维森纳的教育观 46
加扎利 52
一、生平及其实践活动 52
二、加扎利的哲学 54
三、教育的目的和原则 55
四、知识概念和教学法 57
五、学者、教师和学生 60
六、对世界的影响 62
伊本·赫勒敦 64
一、穆斯林社会的教育体系 64
二、方法与内容 69
第三章 近代以来教育家教育思想 71
托马斯·莫尔爵士 71
一、莫尔身处的历史背景 72
二、托马斯·莫尔的生平 73
三、英国宗教改革中的莫尔 75
四、托马斯·莫尔——文艺复兴人物兼教育家 77
五、莫尔的“学院” 78
六、《乌托邦》 79
胡安·路易斯·比韦斯 81
七、托马斯·莫尔的遗产 81
一、教育和教学 82
二、人文主义哲学家 83
三、和平缔造者 85
四、作为教育家的比韦斯 85
五、路易斯·比韦斯的历史性影响 90
蒙田 92
一、蒙田的位置 92
二、蒙田的矛盾 92
三、“论儿童教育” 94
四、怀疑主义和人类本性 95
五、蒙田的现象学 97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00
洛克 100
二、教育思想 101
三、对世界的影响 105
詹巴蒂斯塔·维科 105
一、首次讲课 105
二、新科学 107
三、知识的理论与实践 108
四、阐释维科思想的学派 111
卢梭 112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12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113
三、对世界的影响 115
伊曼努尔·康德 116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16
二、康德的教育学主张 118
三、康德著作的影响 122
四、康德永恒的功绩 124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 127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27
二、教育哲学与心理学 128
三、受教育者应是谁? 129
四、课程和方法 129
五、致力于建立新秩序的教育 131
六、普里斯特利对教育的影响 132
孔多塞 133
一、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134
二、新教徒问题 135
三、政治教条主义 136
四、科学的误用与进步的思想 137
五、人类的思维和教育 139
六、作为解放力量的教育机构 140
加斯珀·梅尔乔·霍维利亚诺斯 142
一、霍维利亚诺斯和他的时代 142
二、教育家霍维利亚诺斯 142
三、教育大动荡 143
四、霍维利亚诺斯的教育理论 144
五、教育的理论定义 146
六、幸福是教育的动力和目标 148
七、霍维利亚诺斯所认为的教育特性 148
八、重要的思想意识 150
裴斯泰洛齐 151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51
二、教育思想 152
三、结语 154
威廉·冯·洪堡 155
一、对教育的影响 155
二、法国大革命 157
三、关于对国家行动的限制 157
三、教育大臣 158
四、柏林大学基金会 160
五、教育理论家 162
格奥尔格·凯兴斯泰纳 163
一、一位富有开创精神的全民教育家 163
二、更新教育体制 166
三、工作技能的指导方法 167
四、公民教育 169
五、个性的形成 172
罗伯特·欧文 173
一、工业革命的影响 174
二、学术影响 174
三、新的社会观 175
四、新拉纳克镇及其学校 177
五、新和谐试验 180
六、社会主义和最后阶段 182
马克-安东尼·朱利安 185
一、从丧失政治信仰到神奇地信仰教育 185
二、教育“科学”:介于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间 187
三、“教育科学”中教育的矛盾 191
四、“一位被完全遗忘的法国教育家……” 193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95
赫尔巴特 195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196
三、结语 199
安德烈斯·贝略 200
一、在委内瑞拉的生活 200
二、在英国的生活 202
三、在智利的生活 204
四、大学 205
五、初等教育 207
六、教育的其他问题 207
福禄贝尔 209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209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210
三、结语 212
尼古拉·格伦特维 213
一、活的语言 214
二、最初的民众中校 216
三、一个世界公民 218
格奥尔格·黑格尔 218
一、现代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 221
二、现代理性观 222
托尔斯滕·鲁登舍尔德 223
一、瑞典社会 223
二、学校制度 224
三、托尔斯滕·鲁登舍尔德的生涯 225
四、社会乌托邦 226
五、一个地方教师和组织者 228
六、一项全国性的办学计划 229
八、宗教教育 230
七、小学的高级班 230
九、鲁登舍尔德的教育原则 231
里法埃·塔塔维 232
一、社会背景 232
二、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233
三、学术成果 234
四、重视西方文明的访问者 234
五、教育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基础 235
六、教育家 240
七、教育的概念 242
八、有用的科学 244
九、为教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 246
一、萨米恩托教育思想的根源 247
多明戈·法斯蒂诺·萨米恩托 247
二、文明与公共教育 248
三、民主和大众教育 250
四、世俗教育 251
五、师范教育 252
六、其他成就 252
七、妇女教育 253
八、发展与国民教育 253
九、社会教育的先驱 254
尤瑟夫·艾福 255
一、教育思想 255
二、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258
克里斯滕·米克尔森·科尔 263
一、奋兴运动 263
二、格伦特维、科尔和1830年前后的丹麦学校 264
三、民族觉醒 265
四、建立私立学校和学校的教学法 266
五、科尔的教育理论 268
六、今天的人民中学 271
阿戈什顿·特赖福特 271
一、最初的措施 272
二、寄宿学校 272
三、新教师资格评审制度 273
四、实习和研习班 275
布特鲁斯·阿勒-布斯坦尼 276
一、教育在布斯坦尼著作中的地位 276
二、布斯坦尼教育理论的根源 276
三、布斯坦尼的教育理论 277
四、从理论到行动:国民学校 279
斯宾塞 281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281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281
三、对世界影响 283
康斯但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 284
一、综合评述 284
二、生平与事业 286
三、重要的教育观 287
列夫·托尔斯泰 290
一、教育之路 290
二、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291
三、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学校和杂志 294
四、《初级读本》和《新初级读本》 296
福泽谕吉 298
一、童年和学生时代 299
二、走向首都和世界 300
三、鼓励学习 301
四、文明论 302
五、艰难的岁月,1877,1881年 303
六、批评与赞赏 304
弗朗西斯科·希内尔·戴·洛斯·里奥斯 306
一、希内尔所受教育 306
二、西班牙的克劳泽学说 307
三、独立教育学会 308
四、国民教育 309
五、新的教育 311
六、理想的大学 313
七、希内尔的影响 314
何塞·佩德罗·巴雷拉 315
一、最初的民主 315
二、属于其时代的人 315
三、教育论争:青年的教育 318
四、巴雷拉的设想:平等教育 319
五、关于全国教育制度 321
六、是改革还是革命?方法问题 322
七、从巴雷拉走向未来 324
达弗林·特鲁斯坦雅克 325
一、自由的追索者 325
二、学会怎样学 326
三、自由战士 327
一、埃伦·凯伊的著作 328
埃伦·凯伊 328
二、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329
三、教育思想 331
四、未来的学校 334
五、对世界的影响 336
奥托·萨洛蒙 337
一、什么是斯勒伊德 337
二、当代瑞典社会 337
三、萨洛蒙的基本教育思想 338
四、纳斯教师进修学院 339
五、制作方式 341
六、萨洛蒙的影响 342
八、一些结论性意见 344
七、对萨洛蒙的批评 344
阿尔弗雷德·比奈 345
一、他的一生走过了许多不同的路 346
二、研究的对象是个体 347
三、心理测量 349
四、教育家:评价和前景 351
何塞·马蒂 353
一、教师 353
二、马蒂的教育思想 355
三、教育思想 355
四、教育是一种创造行为 356
五、教育和儿童的发展 357
六、教育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357
七、科学教育 357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359
一、生平与事业 360
二、实践与教育思想 361
三、现实 363
四、可教性 366
五、最终目标 367
埃米尔·涂尔干 369
一、结构-功能模型和教育社会学 370
二、社会动力学和教育学 372
三、师生关系 374
四、文化知识 376
五、教师培训 377
六、关于教育的独立性 377
七、对世界的影响 378
一、达维德及其时代 379
扬·瓦迪斯瓦夫·达维德 379
二、先驱者 381
三、翻译与编辑 384
四、教师 386
五、达维德对波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386
迈克尔·厄内斯特·萨德勒 388
一、青少年时期 388
二、从成人教育到中等教育 389
三、调查研究室主任 390
四、教育史和教育管理教授 391
五、高等教育 392
六、最后的十年 393
七、最后的评论 395
一、新浪漫主义思想家和改革家 396
鲁道夫·斯坦纳 396
二、歌德主义 397
三、人智学 398
四、人智学教育基础 400
五、新教育面面观 401
六、与宇宙相结合的教育 402
七、一个巨大的成功 404
八、莫衷一是的评价 405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406
一、家庭背景与早期影响 406
二、印度的教育:历史背景 409
三、泰戈尔论教育 409
四、第二个实验:斯里尼盖登 413
五、影响 414
彼得·诺伊科夫 416
一、成长时期 416
二、教学活动 417
三、教育的民族原则 418
四、论积极教育 418
五、论教师 420
六、关于儿童 421
七、对教育学经典著作的兴趣 421
八、对保加利亚教育史的兴趣 423
九、先行者的功与过 424
阿兰 425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生活 425
二、阿兰的著作的历史背景 425
四、教育的目标 426
三、必要性的概念 426
五、受教育者的特性 428
六、创造性和文化 429
七、达到目的的手段 430
八、学生失败和教育方法 432
默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435
一、人与机器 436
二、自给自足 437
三、对立 439
四、贯彻实施 440
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克鲁普斯卡娅 441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441
二、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442
三、扫盲斗争 443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科学基础 444
五、综合技术教育 445
六、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46
七、综合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 446
八、对世界影响 448
玛丽娅·蒙台梭利 448
一、为童年服务的一生 448
二、主要经历 449
三、蒙台梭利与新教育 449
四、儿童之家 451
五、教育性材料 452
六、蒙台梭利工作法的科学根据 453
七、感知能力 454
八、独立活动,达到自我实现 455
让-奥维德·德克罗利 457
一、未曾预料到的事业生涯 457
二、实验学校 458
三、心理发生研究 460
四、整体性的职能 461
五、兴趣 461
六、表达 462
七、从心理学到教育领域 463
八、教学方法的演化过程 464
九、学校在生活中的作用 465
十、从游戏到劳动 468
十一、方案和工作计划 469
十二、从兴趣到兴趣中心 470
十三、从整体性到协调 471
十四、颠倒的次序 473
十五、测量 474
十六、读与写 475
十七、深层文化 476
十八、对世界的影响 476
埃杜阿尔德·克拉帕雷德 477
一、一场折衷主义的论争 477
二、日内瓦公民 478
三、是心理学家,还是道德家 479
四、生平及著作 479
五、对“机能主义”的刻苦研究 480
六、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概念 482
八、三个主要问题 483
七、“强硬派”还是“温和派” 483
雅努什·科尔恰克 485
一、他的性格发展 485
二、他的社会纲领 486
三、他的行医生涯 487
四、他的教育纲领 488
五、自我管理 489
六、作为一名教育家与教师的工作 489
七、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 490
八、科尔恰克的遗产 491
马丁·布贝尔 492
一、“现实生活完全是人际交往” 493
二、教育关系 494
三、模范教育者和儿童 495
四、用和平办教育和为和平的教育 496
五、成人教育 498
六、布贝尔教育思想的主旨 500
阿道夫·费里埃 500
一、阿道夫·费里埃的工作 501
二、很想当教师的人 502
三、思想的积极宣传者 505
四、费里埃的哲学 508
五、阿道夫·费里埃的遗产 514
六、现代的新斯多噶主义 515
亨利·瓦隆 516
一、生涯历程 516
二、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517
三、教育心理学 519
三、亨利·瓦隆和精神分析学 520
四、《童年》杂志 521
五、瓦隆论卢梭 521
六、今天的瓦隆:只留下一个名字 522
艾萨克·利昂·坎德尔 523
一、历史——功能能主义 524
二、比较教育领域的先驱 525
三、对世界的影响 527
四、国际性学术活动 528
五、进步与传统 529
六、坎德尔的贡献 530
罗歇·库西内 532
一、罗歇·库西内的经历 532
二、实验工作的年月自由小组作业方法 533
三、对新教育的全面看法 538
四、库西内的启示 539
季米特里·格利诺斯 540
一、改革的含意 540
二、格利诺斯的生平 542
三、格利诺斯的成就 545
四、季米特里·格利诺斯的遗产 548
何塞·巴斯孔塞洛斯 549
一、巴斯孔塞洛斯:大学校长 550
二、新的教育部 550
三、理论框架 551
四、实际运用 552
卡尔·雅斯贝斯 554
一、雅斯贝斯论教育 556
二、“包罗万象”的思想 563
一、1920年代的创业者 567
亚历山大·苏瑟兰德·尼尔 567
二、夏山 568
三、自由的冲动 569
四、坚定的个人主义者 569
五、基督徒的情感 570
六、精神分析学的吸引力 571
七、关于兴趣的学说 572
八、兴趣的消失 572
九、不同的现实 573
十、在梦想与现实之间 574
一、西班牙问题是教育问题 575
二、奥尔特加及其环境 575
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 575
三、理想主义的教育方法 577
四、一种活力论的教育学 580
五、成熟的教育学 582
六、奥尔特加作为一个教育家的重要性 584
安东尼奥·塞尔吉奥 585
一、在卢梭学院时期的塞尔吉奥 586
二、从教育理论到改革 589
三、塞尔吉奥的教育格言:“工作与自治” 591
四、社会意义:重要性和适时性 594
帕维尔·彼得罗维奇·布隆斯基 595
一、生平与著作 595
二、布隆斯基的心理学观点 597
三、普通教育学问题 598
四、教学的基本问题 601
五、教师和师资培训 602
德米特里·乌兹纳泽 603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604
二、乌兹纳泽的哲学观点 605
三、教育观点 606
四、心理学理论 608
玛丽娅·格日戈热夫斯卡 612
一、社会工作与组织工作 613
二、科研活动 615
安东·马卡连柯 619
一、为马卡连柯工作法定位 619
二、教育家马卡连柯 620
三、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620
四、教育集体 622
五、与社区融为一体 624
六、马卡连柯的著作 624
七、马卡连柯的遗产 626
塔哈·侯赛因 628
一、侯赛因的生平和思想 628
二、教育的总体框架 630
三、教育的目标 632
四、不同教育阶段的目标 633
五、教育、国防和司法 635
六、国家指导的必要性 636
七、免费教育 636
八、教育的发展 637
九、教育经费 638
十、师资培训和就业条件 639
十一、教育中的若干问题 641
外国教育家教育思想篇 643
安东尼奥·葛兰西 643
一、政治见习期 643
二、葛兰西:一个象征 645
三、葛兰西的教学法 646
四、实践哲学 649
五、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651
赫伯特·里德 652
一、引言 652
二、生平及思想概况 653
三、创造性教育的现行状况 655
四、里德的通过艺术实施教育的哲学 657
五、冲击及影响 660
凯洛夫 662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662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662
三、结语 665
让·皮亚杰 665
一、毕业的事业:科学 666
二、对童年和教育的认识 667
三、从国际教育局的事业到皮亚杰的教育原则 667
四、发生认识论的漫长过程 670
五、发生构成主义的双重意义 671
列夫·S.维戈茨基 672
一、维戈茨基的生活和工作 672
二、智力发展理论和教育问题 673
三、维戈茨基的教学思想 679
一、独特的生活 681
塞莱斯坦·弗雷内 681
二、“弗雷内技巧”的独到之处 683
三、学习的转化(1956) 683
四、学校构架的改革 686
五、弗雷内运动以及世俗教育合作社 687
六、哪一种哲学 687
七、弗雷内对当今有何可借鉴之处 689
伊斯梅尔·夸巴尼 691
一、埃及的“约翰·杜威” 692
二、实用主义的原则 693
三、进行改革 694
四、实用主义在阿拉伯世界的兴起 701
二、教育实践活动及教育思想 702
赞科夫 702
一、生平及教育著作 702
三、结语 706
卡尔·罗杰斯 707
一、最重要的条件 708
二、学习的原则 711
三、运用罗杰斯的原则 712
波格丹·苏可多尔斯基 714
一、其人及其时代 714
二、教育与文化 718
三、教育为了未来 720
四、可悲的人本主义 722
一、精神分析的实际应用:儿童发展矫正学校 724
布鲁恩·贝特尔海姆 724
二、在儿童发展矫正学校为儿童提供教育 725
三、心理分析的运用:家庭生活 727
四、精神分析的实际应用:社会问题 728
五、重新解释精神分析 730
六、贝特尔海姆的导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734
B.F.斯金纳 735
一、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735
二、对世界的看法 736
三、现实中的运用 738
四、斯金纳论教育 739
五、其他主要著作 741
六、批评者及提出的批评 741
七、对世界的影响 742
一、早期活动 743
J.P.奈克 743
二、奈克的教育思想 744
三、印度教育的历史 745
四、学校的基础教育 745
五、民众教育 746
六、论教育与社会 747
七、改革家奈克 748
保罗·古德曼 749
一、有关教育的三本书 755
二、古德曼在教育评论家中的地位:过去和现在 760
布鲁纳 764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764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765
三、对世界的影响 768
托尔斯滕·胡森 769
一、人生的选择 769
二、从心理学转向教育学 771
三、双胞胎研究 772
四、马尔默纵向研究 772
五、教育改革研究的作用 772
六、国际领导地位 773
七、诲人不倦 774
保罗·弗莱雷 775
一、早期印象和影响 776
二、大学时期 777
三、教育实践与思想 779
四、流亡生活 780
五、重返巴西 783
六、对世界的影响 784
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 785
一、尼雷尔生平简介 786
二、坦桑尼亚的发展思想 786
三、为了自力更生的教育 788
四、成人教育、终身学习和为获得解放的教育 790
五、哲学与实践 792
伊万·伊里奇 793
一、早期生平与职业 793
二、伊万·伊里奇在教育领域所作的工作 794
三、其他的选择 798
四、对世界的影响 799
二、教育思想 800
巴班斯基 800
一、生平及教育著作 800
三、对世界的影响 804
中国教育家教育思想篇 807
第一章 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 807
孔子 807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07
二、教育思想 808
三、对世界的影响 812
孟子 813
一、孟子生平及教育活动 81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孟子的影响 816
三、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817
二、教育思想 818
董仲舒 818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18
三、结语 820
王充 820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20
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821
四、结语 822
胡瑗 823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23
二、教育思想 823
三、结语 825
程颐 825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25
二、教育著作和教育思想 826
三、结语 829
朱熹 829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29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830
三、结语 833
王守仁 834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34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834
三、结语 837
王夫之 838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38
二、教育思想 838
三、结语 840
张之洞 841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41
二、教育思想 843
三、结语 844
梁启超 845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45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845
三、结语 848
第二章 近代以来教育家教育思想 848
孙中山 848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48
二、教育思想 849
三、孙中山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853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54
蔡元培 854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855
三、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859
四、结语 860
黄炎培 861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61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862
三、结语 864
陶行知 864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64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866
三、结语 868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69
杨贤江 869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870
三、结语 872
徐特立 873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73
二、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874
三、结语 877
陈鹤琴 877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77
二、教育思想 878
三、结语 880
毛泽东 881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881
二、1949年以前毛泽东的主要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 88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884
五、中国的文化遗产 886
六、总结 887
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十七年 893
一、关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称谓与概念界说 893
二、关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895
三、关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渊源 896
四、关于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898
五、关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902
周恩来 908
一、教育思想 908
二、周恩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914
邓小平 923
一、教育思想 923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941
三、邓小平教育思想与教育的改革发展 958
四、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的未来 971
中外教育家论教学法篇 985
第一章 古代教育家论教学方法 985
孔子论教学方法 985
一、知行联系及学思结合的教学法原则 985
二、教学的启发原则 985
三、自学中努力与兴趣相结合的原则 985
四、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986
五、教学的身教原则 986
墨子的教学方法观 986
一、“量力之所能致” 986
二、“察类明故” 986
一、他律的、外铄的原则 987
荀况论教学方法 987
三、重譬喻,又重抽象思考 987
孟子论教学法 987
二、以“闻”与“见”的感情认识为基础,使“知”进入理性阶段的原则 988
《学记》中的教学方法理论 989
一、教者要心诚,尽其材 989
二、要适当处理“多”、“寡”、“易”、“止”关系 989
三、教学“知其心” 989
四、教学要“及时而教” 989
五、循序进行问答的方法 990
六、教学要善于启发诱导 990
七、教学要掌握预、时、孙、摩的方法 990
一、采取“问难”“启发”的教学方式 991
二、重视实践、强调身教 991
郑玄论教学方法 991
张载论教学方法 992
一、要根据学生的难易情况因材施教 992
二、要鼓励学生立志“生疑”自强不息 992
三、要教育学生,虚心无我 992
王安石的“三舍法” 993
朱熹论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993
一、“穷理”和“笃行”并重 993
二、积极教导 994
三、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的学习方法 994
王守仁论教学法 995
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教法原则 995
二、王守仁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知识和“知行统一”观点 996
柏拉图的阶段教育思想及其做法 997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 997
亚里斯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按年龄阶段进行教学的方法 998
第二章 近代以来教育家论教学方法 999
杨贤江提倡自学自得重视能力培养 999
陶行知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 1000
徐特立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 1001
一、“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 1001
二、科学的大众化,要靠典、显、浅 1001
三、总结了一套“定量”、“有恒”、“经常”、“量力”的自修读书方法 1001
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法 1002
夸美纽斯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002
一、直观 1003
二、循序渐进 1003
昆体良的早期教育思想和教学法观点 1004
三、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和主动性 1004
四、教学要彻底与巩固 1004
袭斯塔洛齐的要素教育论和各科教学法 1005
一、要素教育论 1005
二、各科教学法 1006
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法 1007
第斯多惠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008
乌申斯基论教学、教学原则和课堂教学 1009
杜威论教学法 1010
一、关于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1011
二、关于教学方法 1011
三、关于教学上的“三中心” 1012
皮亚杰论活动教学法 1012
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1013
赞可夫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 1013
三、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的原则 1014
赞可夫的实验教学法 1014
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1014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学方法 1017
一、教学与教育相渗透 1017
二、教学与发展的统一 1018
三、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018
四、手脑并用 1019
五、课内课外相结合 1019
巴班斯基论教学方法的基本观点 1020
一、以完整性的观点看待教学方法 1020
二、以相互联系的观点看待教育方法 1020
三、以动态的观点看待教学方法 10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 1025
一、一定的教育是由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 1025
中外教育家教论荟萃篇 1025
第一章 伟人教论荟萃 1025
二、阶级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 1029
三、生产、科学技术与教育 1037
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039
五、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047
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1054
七、教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 1062
八、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1064
毛泽东论教育 1066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1066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068
三、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1073
四、理论联系实际,使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1075
五、必须造就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1089
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党组织要管教育 1095
邓小平论教育 1096
一、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 1096
二、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099
三、关于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1102
四、关于教育方针 1103
五、关于解放思想,加快教育改革 1104
六、关于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1108
七、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进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1111
八、关于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115
九、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希望 1117
十、关于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1119
第二章 中外教育家教育思想荟萃 1120
教育艺术和方法 1120
一、教育是一门科学 1120
二、教育艺术 1121
三、陶冶和磨练学生 1124
四、了解、尊重、爱护学生 1125
五、掌握学生的发展水平、学习心理 1128
六、唤起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1133
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发现 1135
八、启发式教学 1139
九、教学生如何学 1141
十、因材施教 1144
十一、对学生严格而不粗暴 1145
十二、注重正面教育 1150
十三、实践教育 1152
十四、寓教于乐 1154
十五、帮助后进的学生 1156
教师 1157
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1157
二、尊师重道 教学相长 1159
三、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1162
四、献身教育事业 1164
五、教师的职责 1166
六、教师的品格 1169
七、教师素养 1171
八、师表和身教 1174
九、教育者必受教育 1178
一、学需立志 1181
十、庸师误人子弟 1181
求学与治学 1181
二、勤学苦读 1183
三、博学贯能 1186
四、好思穷理 1189
五、贵疑好问 1192
六、循序渐进 1193
七、学以致用 1195
论德育 1197
一、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 1197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200
三、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1202
四、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 1205
五、进行高尚的道德教育 1207
六、民主的方法——德育的原则 1211
论智育 1220
一、知识就是力量 1220
二、传授科学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寓以道德教育 1221
三、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1229
论体育 1251
一、把健康当作第一重要的事 1251
二、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依靠体育 1253
三、注意卫生保健 1255
论美育 1256
一、美育磨炼人性 1256
二、生活中处处有美 1258
一、改造现代社会最有力的手段,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1261
论劳动教育 1261
二、在劳动中学习劳动 1262
三、进行生产技术教育,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1263
论教师 1265
一、教师——崇高的职业,光荣的职业 1265
二、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1269
三、为教而学,教学相长 1272
四、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1276
论家庭教育 1277
一、家庭对儿童生长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1277
二、开展全面的家庭教育 1281
论管理 1284
一、抓住管理的缰绳 1284
二、当好一校之长 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