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图设计和制图综合的数学基础 1
1.1 地图比例尺 1
1.1.1 基本公式的定义 1
目录 1
1.1.2 依比例尺表示的限度 2
1.1.3 根据可表示性选择比例尺 3
1.2 开方根规律 5
1.2.1 直接开方根规律 5
1.2.1.1 其他直接开方根规律的研究 6
1.2.1.2 经验常数的确定 7
1.2.2 实地尺度规律 8
1.2.3.1 线状地图尺度规律 9
1.2.3 地图尺度规律 9
1.2.3.2 面状地图尺度规律 11
1.2.4 选取规律 12
1.2.4.1 简单选取规律 12
1.2.4.2 选取规律中对图式符号的考虑 14
1.2.4.3 选取指标的确定 15
1.2.4.4 符号系数的确定和实用公式 17
1.3 开方根规律公式的通式 19
1.3.1 概论 19
1.3.2 实地尺度规律的通式 21
1.3.2.1 经验系数的确定 22
1.3.2.2 其他等高距函数的确定 23
1.3.3 重要性系数 25
1.3.4 地图尺度规律的通式 26
1.3.5 选取规律的通式 27
1.3.5.1 图面上单位面积地物数量的换算 27
1.3.5.2 相等的图面密度和实地密度 29
1.3.5.3 选取级系统 30
1.3.5.4 选取级的标准顺序 31
1.3.5.5 一览用途和基本用途 32
1.3.5.6 选取规律和选取级的计算 33
1.3.5.7 重要性变化的计算 35
1.4 面积比 36
1.4.1 原理 36
1.4.2.1 图面符号尺寸的计算 37
1.4.2 制作编绘原图时面积比的保持 37
1.4.2.2 已知符号尺寸计算选取指标 38
1.4.2.3 保持面积比的统计地图 39
1.4.3 接续比例尺地图上面积比的保持 40
1.5 地图负载量 41
1.5.1 信息量 41
1.5.1.1 信息的尺度单位 43
1.5.1.2 符号的信息含量 44
1.5.1.3 直接信息量 44
1.5.2 地图负载量标准 45
1.5.2.1 数值负载量(地物数) 45
1.5.2.2 符号量 47
1.5.2.3 地图的图解负载量 47
1.5.3 按负载量进行地图设计 49
1.5.2.4 地图的视觉负载量 49
1.5.3.1 地图负载量的检验与选择 50
1.5.3.2 图式符号的确定 51
1.5.3.3 地物数量的计算,密度标准 53
1.5.3.4 线状符号的公式 54
1.5.3.5 比例尺的选择 55
1.5.4 接续比例尺地图的负载量 55
1.5.4.1 地图负载量等级…………………………………………………( 55 )1.5.4.2 选取指标和符号尺寸的确定 56
1.5.4.3 郊区居民地示例 57
1.6 数值比 59
1.6.1 与面积成正比的数值比 59
1.6.1.1 符号尺度的计算 59
1.6.1.2 根据规定的符号尺度确定数值比 60
1.6.1.3 根据地图负载量确定数值比 61
1.6.2 与面积不成正比的数值比 62
1.6.2.1 平均值的考虑 63
1.6.2.2 用图解法确定数值比 64
1.6.3 分区统计地图 65
1.6.4 面积法统计地图 65
1.6.5 点描法 68
2.表示对象的数理统计分析 70
2.1 根据样本计算和评价平均值 70
2.1.1 平均值的确定 71
2.1.2 离散度 73
2.1.3 置信区间 73
2.1.4 选取指标的检验 74
2.1.5 所需样本容量的确定 75
2.2 分布函数的确定和检验 75
2.2.1 经验分布的确定 76
2.2.2 正态分布 79
2.2.3 指数分布 80
2.2.4 分布的检验 82
2.3 河网指数分布的应用 84
2.3.1 完整性的判断 84
2.3.2 河流密度的保持 85
2.3.3 取决于景观的最小长度的确定 86
2.4 表意分级值的确定 87
2.4.1 基本设想 88
2.4.2 频率曲线的解译 89
2.4.3 频率和的曲线处理 90
2.4.4 频率和的曲线及分级值的检验 91
2.5 类型分析 93
2.6 相关性检验 95
2.6.1 相关性的检验 97
2.6.2 回归直线的获得和评价 97
3.制图综合的编辑准备 100
3.1 客观依据与分析 100
3.1.1 地图用途 100
3.1.2 表示对象 100
3.1.2.1 地理环境因素 101
3.1.2.2 地物和现象的系统 101
3.1.2.3 物的特征 102
3.1.2.5 景观单元的分析 103
3.1.2.4 表示对象的三种等级 103
3.1.3 表示方法 104
3.1.3.1 轮廓符号 105
3.1.3.2 符号 105
3.1.4 原始资料 105
3.1.4.1 分析起始地图的重点 106
3.1.4.2 为确定选取指标分析原始资料 106
3.2 制图综合的目的 107
3.2.1 精度和直观性 108
3.2.2 完整性原则 110
3.2.3 景观特征的保持 110
3.2.4 制图综合的协调一致 111
3.3.1 题材选取 112
3.3 编辑制图综合措施 112
3.3.2 数量特征的概括 113
3.3.3 概念综合 114
3.3.3.1 顺序等级地物的概括 114
3.3.3.2 质量等级地物的概括 115
3.3.3.3 概念数目的减小 116
3.4 制图综合规则的制定 118
3.4.1 明确制图任务 118
3.4.2 地物分析 118
3.4.3 图式符号的制定 119
3.4.4 综合方法的确定 120
3.4.5 线性分界尺度的确定 120
3.4.6 综合细则的制定 122
4.制图综合方法 124
4.1 选取方法 124
4.1.1 按最小尺寸选取 124
4.1.1.1 按最小尺寸无条件选取 124
4.1.1.2 分界尺度的种类 125
4.1.1.3 按最小尺寸有条件选取 126
4.1.2 按地物数量选取 127
4.1.2.1 按选取指标综合 127
4.1.2.2 按密度指标选取 128
4.1.2.3 按地物综合区选取 129
4.1.2.4 选取规律在地物综合区的应用 130
4.1.2.5 按控制数选取 131
4.1.3 组合选取法 133
4.1.4 各种选取方法的比较 134
4.2 形状化简方法 136
4.2.1 按最小尺寸化简形状 136
4.2.2 形状化简的具体方法 137
4.2.3 按选取规律化简形状 139
4.2.3.1 形状化简的实用公式 140
4.2.3.2 制图综合时对图式符号的考虑 141
4.2.4 根据平均值化简形状 142
4.2.4.1 选取角点和求平均值 142
4.2.4.2 按滑动加权平均值平滑曲线 142
4.2.4.3 滑动加权平均值的选择 143
4.3 合并 145
4.4.1.1 地物质量的图形分级 146
4.4.1 图形质量的转换 146
4.4 质量转换 146
4.4.1.2 由轮廓图形转换成符号 148
4.4.2 地物质量的转换 148
4.4.2.1 转换为地物综合区 149
4.4.2.2 由概念综合引起的质量转换 149
4.4.2.3 其他类型的质量转换 149
4.4.3 根据分界尺度采用地图符号 150
4.4.3.1 根据实地尺度采用地图符号 150
4.4.3.2 根据地图尺度采用地图符号 151
4.5 移位 152
4.5.1 简单移位 152
4.5.2 均匀移位 154
4.5.3 保持相对位置 155
4.6 制图综合措施的实施 156
4.6.1 制图综合措施的基本过程 157
4.6.2 综合措施的总效果 158
4.6.3 多种比例尺的刻图综合 158
5.综合示例 160
5.1 水系综合 160
5.1.1 水系的选取指标 160
5.1.2 按最小尺寸综合沟渠系统 161
5.1.3 按选取指标综合沟渠系统 162
5.2 面状地物和现象的制图综合 164
5.2.1 周围面积的影响 164
5.2.2 森林面积的制图综合 165
5.2.2.1 按最小尺寸和选取指标进行综合 165
5.2.2.2 夸大面积、减少面积、保持面积不变的三种综合措施 166
5.2.3 按行政单位表示面积覆盖现象 167
5.2.4 地质构造的制图综合 168
5.2.5 按命题条件合并面积 169
5.3 连续统一体的制图综合 172
5.3.1 等值线综合的地形基础 172
5.3.2 等值线的分级值 173
5.3.3 线性内插和与地形有关的内插 174
5.3.4 展绘等值线应用得最多的方法 176
5.3.5 按平均值变化编图 177
5.3.6 数值点的合并和数值点的平均值 178
5.3.7 用滑动加权平均值平滑数值变化 179
5.3.8 接续比例尺地图上等值线的综合 179
5.4 地物系统的制图综合 180
5.4.1 按地物类别综合 181
5.4.2 街道网和道路网的综合 181
5.4.3 居民地轮廓的综合 182
5.4.4 中学地图集中褐煤区的表示 184
5.4.5 地图集的设计方案 185
6.附件 187
6.1 图表 187
6.2 辅助表格 223
6.2.1 信息计算表 223
6.2.2 频率分析表 224
6.2.3 其他辅助表格 227
参考文献 228
词目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