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宗明,赵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03011681X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本书概括和总结了20世纪科学技术和中医药发展的重大成就,以自然观、方法论、科技观3大块结构为主线,展示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自然观、方法论、科技观。赋编中医辩证法的,共30万字左右。

绪论 1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科性质 1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1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2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3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4

一、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传播与发展 5

第三节 学习与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7

一、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7

二、学习与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10

第一篇 自然观 13

第一章 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 13

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13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3

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14

三、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14

第二节 系统自然观 15

一、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16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和类型 18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矛盾 20

第三节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21

一、自然界的运动与发展 22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方向性 26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规律性 29

第二章 人与自然 33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33

一、人类的产生 33

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34

三、人的新进化 36

第二节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 37

一、天然自然、人工自然 37

二、人工自然的扩展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39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0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0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43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类的未来 44

第二篇 科学方法论 47

第三章 科学认识与科学问题 47

第一节 科学认识系统 47

一、科学认识的系统构成 47

二、科学认识的过程 49

三、科学方法的性质和发展 50

第二节 科学问题 52

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53

二、科学问题的来源 55

三、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56

第三节 科研选题 57

一、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57

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58

三、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 60

第四章 科学事实及其获取方法 61

第一节 科学事实 61

一、科学事实的含义 61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和作用 62

第二节 科学观察方法 63

一、科学观察方法及其类型 63

二、观察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64

三、科学观察方法的原则 66

第三节 科学实验方法 67

一、科学实验方法及其类型 67

二、科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69

三、科学实验过程的基本步骤 71

四、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72

第四节 科学观察和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73

一、观察渗透理论 73

二、仪器与测量问题 74

三、观察与实验中的机遇 75

第五章 科学思维方法 79

第一节 科学抽象 79

一、科学抽象的过程 79

二、科学概念 80

三、思想模型 81

四、理想实验 82

第二节 逻辑思维方法 83

一、比较、分类和类比 83

二、归纳与演绎 84

三、分析与综合 88

第三节 非逻辑思维方法 89

一、形象思维 89

二、直觉思维 91

三、创造性思维 92

第四节 数学方法 94

一、数学方法及其特点 94

二、数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95

三、数学模型方法与“数学实验” 96

第六章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99

第一节 科学假说 99

一、科学假说的产生、构成和基本特征 99

二、建立科学假说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101

三、假说的发展过程及向理论的转化形式 103

四、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105

五、正确对待不同的科学假说 105

第二节 科学理论 106

一、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107

二、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108

三、构造科学理论体系的一般方法 109

四、科学理论的评价 112

第七章 系统科学方法 114

第一节 系统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114

一、系统科学与系统科学方法 114

二、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 115

三、系统科学方法的作用 116

第二节 一般系统方法 117

一、系统分析方法 117

二、信息方法 118

三、反馈控制方法 121

四、黑箱方法 122

五、功能模拟方法 124

第三节 自组织理论方法 125

一、自组织理论 125

二、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启示 128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131

第八章 科学技术系统 131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体系结构 131

一、科学的一般性质 131

二、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 133

三、技术的一般特征 134

四、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35

五、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137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138

一、科学家与科学共同体 138

二、科学的社会组织 140

三、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 141

第三节 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 142

一、科学发展的内在矛盾 142

二、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 144

三、西方科学哲学几种科学发展模式评述 145

第九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152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152

一、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152

二、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作用 153

三、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保障作用 154

四、社会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 155

五、教育对科学技术的根本性作用 156

六、哲学思维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57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57

一、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 157

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159

三、科学技术促进制度文明的进展 160

四、正确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163

五、科教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 165

第十章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 168

第一节 大科学和高技术 168

一、高技术及其主要特点 168

二、大科学及其主要特征 169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171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度趋势 171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数学化趋势 172

三、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 173

四、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173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 174

一、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反思 175

二、评价科学技术的价值观 177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78

一、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178

二、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179

三、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 180

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协调问题 180

附篇 医学辩证法探微 183

第十一章 中西传统自然观的差异与中西医学 183

第一节 中医与西医 183

一、中西医概念的形成 183

二、中西医概念的含义 184

第二节 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 185

一、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形成 185

二、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 187

三、元气论与中医学 188

四、原子论与西医学 189

五、互补与结合 190

第三节 中西天人关系与中西医学 191

一、天人合一与中医学 191

二、天人分离与西医学 193

三、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193

第十二章 中西医方法论比较 197

第一节 功能观察与形态解剖 197

一、司外揣内与功能观察法 197

二、解剖与形态观察法 199

第二节 心悟法与科学实验 200

一、医者,意也 200

二、科学实验方法 202

三、近代中医未走实验科学之路的原因分析 203

第三节 象数方法与数学方法 205

一、中医象数方法 205

二、西医数学方法 206

第四节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 208

一、外在资料与内在资料 208

二、横的走向与纵的走向 209

三、随机性与规范性 209

四、实用理性与纯粹理性 210

第十三章 中医文化与中医发展 211

第一节 中医学的文化定位 211

一、中医学的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 211

二、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中医发展 214

第二节 近代中医发展缓慢的方法论原因分析 218

一、近代中医发展缓慢了 218

二、实体模型与唯象模型方法 219

三、实体模型方法的缺失是导致近代中医发展缓慢的方法论根源 221

四、实体模型方法缺失的社会文化原因 223

第三节 从多元性认识和发展中医 224

一、从多元性理解中医 224

二、从多元性发展中医 226

参考文献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