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提要和注释》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复旦大学政治理论课考古组编
  • 出 版 社:复旦大学政治理论课教研组
  • 出版年份:1973
  • ISBN:
  • 页数:198 页
图书介绍:

(一)历史背景 2

一 二十世纪初,革命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俄国 2

二列宁亲手缔造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5

三 日俄战争加速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 8

四《两种策略》在两条路线斗争中产生 10

(二)学习体会 15

一 无产阶级应当和可能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15

二 必须建立工农联盟,把农民作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22

三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则 26

四 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31

五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35

(三)内容提要 44

序言 44

一 一个迫切的政治问题 49

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临时革命政府的决议给了我们什么? 54

三什么是“革命对沙皇制度的彻底胜利”? 58

四 君主制度的铲除和共和制度 63

五 应当怎样“把革命推向前进”? 68

六 无产阶级在和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作斗争时陷于束手无策地位的危险是从哪个方面来的? 70

七“把保守派排斥于政府之外”的策略 79

八 解放派和新火星派 85

九 什么是在革命时期做一个持极端反对派态度的政党? 92

十“革命公社”与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 96

十一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某些决议和“代表会议”某些决议的一个粗略的比较 103

十二 民主革命的规模是否会因资产阶级退出而缩小? 107

十三 结论。我们敢不敢胜利? 115

书后 再论解放派,再论新火星派 123

一 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现实主义者为什么称赞社会民主党内的“现实主义者”? 124

二 马尔丁诺夫同志又来“加深”问题了 128

三 庸俗资产阶级的专政观和马克思的专政观 135

(四)注释 140

敖德萨事变(第3页) 140

过程起义论(同上) 140

社会民主党(同上) 141

社会革命党(同上) 142

民粹派(同上) 143

“社会革命党”纲领草案(同上) 144

麻痹民主派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半途性和叛卖性(第4页) 144

我们和群众的联系问题上流行的悲观主义(同上) 145

“经济主义”(第5页) 146

司徒卢威(同上) 147

阿基莫夫(同上) 147

新火星派中阿基莫夫主义的原则趋向(同上) 148

《火星报》(同上) 148

“解放社”(同上) 149

布尔什维克(同上) 150

孟什维克(同上) 150

马尔丁诺夫(第14页) 151

无政府主义(同上) 151

米勒兰主义(第15页) 152

一月九日事件(第17页 153

法兰克福议会(第18页) 154

《新莱茵报》(同上) 154

法兰克福的自由主义“解放派”(同上) 155

过程组织原则(同上) 155

“过程策略”(第19页) 156

黑帮(第21页) 156

等级君主制度(第22页) 157

政治派(第24页) 157

冬烘先生(第24页) 157

合法马克思主义(第24页) 158

旧唯物主义(第27页) 158

商品生产(第31页 159

资产阶级议会(第32页 159

《俄罗斯新闻》(第34页) 160

《祖国之子报》、《我们的生活报》、《我们的日子报》(同上) 161

套中人(第36页 161

不是退两步而是退三步(同上) 161

《前进报》(第38页) 162

雅各宾派(第41页 162

吉伦特派(第42页 163

尼古拉接见“人民代表”(同上) 163

斯塔罗维尔(第43页 163

对马事件(第45页 164

布里根“草案”(同上) 164

国家杜马(同上 165

地方自治派(第46页) 165

“议会迷”(第47页) 166

考茨基(第49页) 166

倍倍尔(第49页) 167

克里切夫斯基(同上 168

法国社会党(同上) 168

关于土地问题的分歧(同上) 169

旧《火星报》的旧口号“先划清界限,然后统一”(同上) 169

《怎么办?》(第51页) 170

上层建筑(第53页 171

《工人事业》(同上) 172

纳杰日丁(同上) 172

《法兰克福报》(第55页) 172

伯恩施坦主义(第58页 172

屠拉梯式的意大利改良主义(同上 173

马尔托夫(第60页) 174

骑士(同上 175

饶勒斯主义(第61页) 175

法官选举制(第64页 175

雇用劳动(第67页) 176

“石芯试纸”论(第72页) 176

俄国解放联盟(第73页) 176

巴枯宁主义者在西班牙革命前十个月作出的决议(第76页) 177

第二次代表大会(第89页) 177

“过程破坏”(第90页) 179

波拿巴主义的全民投票制(同上 179

“地方自治派运动的计划”(同上) 180

“泥潭派”(第97页) 180

特鲁别茨科伊(第98页) 181

彼特龙克维奇(同上 181

罗迪切夫(同上 182

布伦坦诺(同上 182

普罗柯波维奇(第99页 182

《黎明报》(同上 183

《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者》(第101页) 183

《共产主义者同盟执行委员会的通告》(第101页) 183

《曙光》杂志(第 104页) 183

格烈迭斯库尔(同上 184

自称为“社会主义者”的既有英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第106页) 184

哈尔科特(同上) 185

利奥十三世(同上 185

梯也尔(同上 185

二月革命(同上) 186

梅林(第109页) 186

康普豪森(第 110页) 187

康普豪森——汉泽曼内阁(第112页) 187

阿尔宁(同上 188

卡尼茨(同上 188

汉泽曼(同上) 188

施韦林(同上 188

1848年的德国革命只不过是对1789年法国革命的讽刺(第113页) 189

攻占巴士底狱(同上) 189

卡布鲁柯夫(同上 190

曼努伊洛夫(同上 190

格尔岑施坦(同上 190

莫尔(第115页) 190

沙佩尔(同上 191

科伦工人联合会(同上) 191

斯蒂凡·波尔恩(同上) 192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 117页) 192

路易·勃朗(同上) 193

蒲鲁东(同上) 194

1849年5月德勒斯顿的起义(同上) 194

勒南(第118页) 195

赫列斯塔科夫(同上) 196

柯里佐夫(同上 196

附录: 197

(一)书目 197

(二)关于1905年革命(资料)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