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儒学史 1
第一章 总论 1
目次 1
第二章 宋学勃兴之原因 2
第一节 序说 2
第二节 儒教之革新 3
第三节 士风之改善 4
第四节 儒道二教之融和 5
第五节 佛教之影响 6
前篇 宋学之先河 8
第三章 胡安定 8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8
第二节 门人徐积 10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14
第四章 孙泰山 14
第二节 门人石徂徕 16
第五章 欧阳修 19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19
第二节 经说 21
第三节 本论 26
第四节 结论 28
第五节 刘敞、刘攽 29
第六章 司马光 34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34
第二节 潜虚 36
第三节 性论 39
第四节 治心养气 40
第五节 中和 42
第六节 结论 44
中篇上 程朱学派 46
第七章 周濂溪 46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46
第二节 宇宙论 48
第三节 心性说 52
第四节 伦理说 55
第五节 结论 58
第八章 邵康节 60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60
第二节 宇宙论 61
第三节 天地之过程 65
第四节 万物之生成 67
第五节 经世论 69
第六节 人生观 71
第七节 结论 73
第九章 张横渠 75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75
第二节 本体论 76
第三节 鬼神论 79
第四节 人生观 82
第五节 心理说 85
一 性 85
二 心、知、情 87
第六节 伦理说 91
第七节 结论 94
第十章 程明道 96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96
第二节 学系 98
第三节 宇宙论 100
第四节 性论 104
第五节 心论 107
第六节 修养论 109
第七节 教育论 115
第八节 人生观 116
第九节 异端论 118
第十一章 程伊川 123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123
第二节 宇宙论 125
第三节 气化说 128
第四节 性论 131
第五节 心论 136
第六节 情论 138
第七节 知识论 139
第八节 修养论 141
第九节 学问论 147
第十节 结论 150
第十二章 程门诸子 152
第一节 总说 152
第二节 谢上蔡 155
一 事迹 155
二 学说(一)心论(二)修养法 155
第三节 杨龟山 159
一 事迹 159
二 学说(一)宇宙论(二)伦理说上、目的下、方法 159
第四节 游廌山 164
第五节 吕蓝田 165
一 事迹 165
二 学说(一)性说(二)良心说 166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169
第十三章 朱子 169
第二节 学系 172
第三节 宇宙论 173
第四节 心理说 178
一 性论 178
二 心与性情 185
第五节 伦理说 190
一 白鹿洞书院揭示 190
二 修养法 191
三 知行先后论 198
第六节 名分论 200
第七节 结论 202
第一节 朱子之讲友 204
第二节 张南轩 204
第十四章 朱子之讲友及朱门诸子 204
第三节 吕东莱 206
第四节 朱门诸子 207
第五节 蔡元定 209
第六节 蔡沈 209
第七节 黄干 210
第八节 陈淳 212
中篇中 陆象山 215
第十五章 陆象山 215
第一节 传略 215
第二节 学系 218
第三节 心即理 223
第四节 修养论 229
第五节 异端论 236
一 太极说 240
第六节 朱陆之异同 240
二 心性说 244
三 伦理说 247
第十六章 后继 251
第一节 杨慈湖 251
第二节 袁絜斋 252
第三节 舒广平 253
第四节 沈定川 254
中篇下 永嘉学派 255
第十七章 永嘉学派 255
第一节 永嘉九先生 255
第二节 周行己 255
第三节 许景衡 257
第四节 薛艮斋 258
第五节 陈龙川 261
第六节 陈止斋 263
第七节 叶水心 265
第八节 结论 268
后篇 明代儒学史 270
第十八章 明初之诸儒 刘基 宋濂 方孝孺 薛敬轩 吴康斋 娄一斋 陈白沙 270
第十九章 王阳明 275
第一节 事迹及著作 275
第二节 阳明之位置 280
第三节 心即理 283
第四节 致良知 288
一 良知 288
二 致知 294
三 格物 296
四 诚意 299
五 事上磨炼 301
第五节 知行合一 304
第六节 万物一体观 309
第七节 天泉证道问答 313
第八节 朱陆二子论 315
第九节 结论 320
第二十章 后继 322
第一节 总说 322
第二节 徐爱 323
第三节 钱绪山 324
第四节 王龙溪 328
第五节 王心斋 332
第六节 邹东廓 335
第七节 罗念庵 337
第一节 王学横流 341
第二节 东林党祸 341
近世儒学史 341
第二十一章 明末学界之风潮 341
清朝儒学史 341
第三节 明末诸儒 343
一 孙奇逢 343
二 黄宗羲 344
三 李颙 347
四 顾炎武 348
五 王夫之 349
六 馀论 350
第二十二章 清朝之奖励儒学 352
第二十三章 清、初考据学之始祖 354
第一节 阎若琚 354
第二节 胡渭 356
第二十四章 其他诸学派 358
第一节 万氏兄弟 358
第二节 马骕及王、梅二氏 359
第三节 朱彝尊 360
第二十五章 李纪二氏 361
第一节 李光地 361
第二节 纪昀 361
第二十六章 汉学之复兴 364
第一节 惠栋 364
第二节 同时之二大儒 366
一 焦循 366
二 江永 366
一 余萧客 367
第三节 惠门诸子 367
二 江声 368
三 王鸣盛 368
四 钱大昕 369
五 王昶 369
六 戴震 369
第四节 汉学之二大派 372
一 王念孙 王引之 俞樾 372
二 段玉裁 胡承珙 郝懿行 胡培翚 373
三 孔广森 桂馥 374
四 卢文弨 孙志祖 臧庸 臧理堂 375
第二十七章 崔述 376
第二十八章 朱筠 378
一 任大椿 378
二 洪亮吉 378
三 孙星衍 379
第二十九 其他之汉学者 380
第一节 毕沅 380
第二节 阮元 381
第三十章 汉学之功过 383
第三十一章 桐城派 386
第一节 方望溪 386
第二节 刘海峰 387
第三节 姚姬传 388
第四节 方东树 389
第三十二章 西汉今文学派 394
第一节 庄存与 394
第二节 刘逢禄 399
一 龚自珍 401
第三节 公羊学者诸子 401
二 魏源 405
三 陈寿祺乔枞 410
四 凌曙 411
五 宋翔凤 411
六 戴望 412
七 王闿运 412
八 廖平 413
九 康有为 415
一○ 谭嗣同 419
第三十三章 结论 424
儒学史结论 427
著者略历 432
著书略目 435
跋 437